分卷阅读350
到欣喜。
贾琮这个名次,很难不让人感到庆幸。
毕竟,他再稍微考得差一点儿,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桂榜上面了。
贾芸却没有贾琮这么幸运。
他并没有考中举人,即便是孙山之位也没有考上。
但贾芸心里不觉得失落。
因为在听到他不想继续考下去的想法后,三叔贾璋特意留下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在他身边帮忙,帮他打理生意、铺子的事。
这样的差事,比他之前想过的退路,即在族学当西席先生要好上百倍。
贾芸忙不迭地接下了贾璋的橄榄枝。
他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三叔愿意用他,是三叔信任他,他肯定要抓住机会。
在母亲与街坊倪二的建议下,接任新差事的贾芸采买了两盆极好的秋海棠与一些上等冰片,前往荣国府向贾璋致谢。
在前往荣国府的路上,贾芸心中弥漫着对贾璋的感激之情。
见到贾璋后,更是千恩万谢起来。
贾璋并不是很在意贾芸的礼物是否贵重。
他本就是荣国府的少爷,现在官位又不低,还得陛下与师父师祖的看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他很喜欢贾芸的态度,也欣赏他说话好听、做事敞亮的本事。
若贾芸没有这样的本事,即便贾璋想让族人盯着铺子掌柜,他也不一定非得用贾芸。
而贾芸在离开荣国府后,想到贾璋勉励他的话语后,在心中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把三叔交代的事情办好。
他一定不会辜负璋三叔的信任。
还有……
如果他能帮三叔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就能迎娶小红了?
贾芸心里很清楚,母亲不会喜欢自己迎娶荣府仆役的后代的。
而林大管家这种家财万贯的豪仆,也未必愿意把独生女儿嫁给他这样的穷小子。
但贾芸了解母亲卜氏。
若他既有事业、又有银钱,还格外喜欢小红、态度格外坚定的话,母亲她老人家就算反对,态度也不会十分坚定。
还有那林之孝夫妇,若他能办好差事,变成三叔跟前儿的红人的话,那他们就不会不愿意把他们家女孩儿嫁给他了……
想到这里,贾芸心里有些柔软甜蜜。
他摸了摸藏在袖袋里面的帕子,只觉那张帕子上还残存着茉莉粉的味道。
那是小红拾了他落下的帕子还给他时,他闻到的清新香气……
在贾芸离开后,紫鹃瞧着小红粉面含羞的模样,就猜到小红对贾芸动了心。
想到小红平日的聪明伶俐与对黛玉的真心实意,紫鹃私下里悄悄儿对她道:“你和芸二爷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听到紫鹃的话后,小红脸刷地一下就白了。
她心里十分急切,面上却强自镇定地道:“姐姐是想多了,我和芸二爷只说过几句话,并没有别的交集……”
紫鹃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好丫头!我不傻,所以你也别哄我!只要你不做出让咱们鹤鸣苑丢脸的事情,我才懒得把你的私事告诉别人呢。”
“我想和你说的事情是,那芸二爷是本家的爷们!他家里虽穷,身上却有秀才功名,还有三爷的看重。”
“这样的人,可不一定能娶你做正房太太。你要晓得,就算他愿意娶你为妻,他娘会同意这件事吗?”
“小红,你可得拿定了主意!要是他让你做偏房,你可千万不能点头。”
“你在三爷三奶奶身边做事,是有十二万分体面的大丫鬟,嫁三爷身边的管事小厮也好,嫁外面的小地主也使得,全都能过上体面富足的好日子,哪个不比给芸二爷做妾强?”
小红年纪年纪渐长,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了。
听到紫鹃的话后,小红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她很清楚,紫鹃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她才格外感激紫鹃的好意。
在紫鹃说完后,小红拉住紫鹃的手撒娇道:“好姐姐,我全都知道了。芸二爷他说是要娶我为妻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念着他。”
“紫娟姐姐,你放心,我不会丢了咱们鹤鸣苑的脸,更不会犯傻的。奶奶不是在家里念过‘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吗?我还记得这句诗的释意呢,才不会犯糊涂。”
“听到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虽然紫鹃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一辈子不嫁人,好守在黛玉身边,但她还是希望这些与她一起伺候过黛玉的小姊妹们都能得到好结局。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一起生活、一起做事,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即便平日里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地方,但这些事情,紫鹃从来都不放在心里。
所以,她也不会盼着她们过得不好。
更何况,鹤鸣苑的大丫鬟、小丫鬟们嫁得好、过得好,姑娘她就能得到体恤下人、宽和慈爱的好名声了。
虽说三爷和姑娘都不在乎这些事,但紫鹃希望自己看着长大的林姑娘能够得到最好的一切。
其实,黛玉在得知紫鹃要自梳做嬷嬷、照顾她一辈子的想法后,也曾劝说过紫鹃不要走上这一条道路。
她和紫鹃情同姊妹,不希望紫鹃因为自己,就耽误自己的幸福与人生。
但紫鹃说她不想嫁人。
她说她陪在黛玉身边,不但生活得轻松,还能天天见到黛玉和小少爷,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这就是她的幸福。
她还说这世上的男人,还是负心薄幸的多,她并不愿意拿虚无缥缈的婚后生活,来换现在每一天都很开心的辰光。
她要看着黛玉与三爷白头偕老,还要看着菱哥儿慢慢长大,她只想一辈子待在黛玉身边。
年轻时做大丫鬟,老了做老嬷嬷,这样就很好。
黛玉向来心细如发,她能看出来紫鹃所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心话。
因此,在探知道紫鹃的真实心意后,黛玉就不再劝说紫鹃了。
适合紫鹃的,才是对紫鹃最好的。
而且紫鹃的真切心意,确实让黛玉很感动。
于是黛玉默默地调高了紫鹃的月钱,又经常找由头给紫鹃做衣服、打首饰,非得找些借口给紫鹃塞好处。
见此情形,紫鹃立即劝说黛玉不要再给她赏赐了。
她对黛玉讲,她并不是为了得到额外赏赐才这样说的。
如果黛玉再赏赐她,她会感到良心难安。
在这之后,黛玉才不再继续煞费苦心地编造赏赐紫鹃的理由了。
想来,所谓的姊妹情深、主仆厚谊,大抵就是这样的罢!
在庆祝贾琮中举的小宴结束后,没过多久,二房那边又热闹了一场。
宝钗她有喜了。
这些年过来,宝玉脖子上面的玉石愈发黯淡,他本人也愈发喜欢阅读佛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