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1


李世民他们只知道大唐被外戚篡权,但是并不是知道女帝登基这件事。

“她又不能当太子。”李治嘀咕一句。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三弟。”李承乾对李治道。

“大哥,她可是公主,怎可能当太子呢。”李治觉的荒谬。

后世的荒唐事听的太多,李承乾算是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什么不可能的,作为君王就要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

相比七年前,李承乾当真是成长了许多。

【李治】:她有何不满?

李治的心声出现在天幕上。

【因为于安乐公主而言 ,太子李重俊抢夺了她的储君之位。】

【阿斗】:是第二个武则天么!

阿斗有问题直接问,经过神迹所述武周历史,阿斗对女人当皇帝这件事情已然接受。

既然有了这个先例,那安乐公主当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阿斗这一句话,便让唐太宗李世民印证了心中的想法,篡了李唐江山的是他的儿媳武氏。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惊于女子为帝这件事,他更想知道大唐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必须借由外戚掌权,并一步步的让外戚篡权。

要知道权利的掌控不是一日两日,如同明朝的文官集团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

弊端定是在自己这一代就埋下了,会是什么呢?关陇集团还是权臣当权?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反应是自省,而不是怪后代无能。

李治明显感觉到殿内的气氛阴沉下来,因为李治才七岁,因此还不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咱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安乐公主,她是唐中宗李显和韦氏最小的女儿,亦是两人最疼爱的女儿。

唐中宗李显宠爱安乐公主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记载为“恣其所欲,奏请无不允许。”

若唐中宗李显在史书上的人设是蠢傻无能,这位安乐公主的形象则是娇纵跋扈,恶毒无能,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咱们先来看看《资治通鉴》对安乐公主的评价,书中记载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并且卖官鬻狱,势倾朝野。

她自己写诰命然后盖住内容,让她爹唐中宗李显批准,而唐中宗李显竟然由着安乐公主的性子,竟真的不看直接签署。】

天幕中出现李显和李裹儿的形象,只见李裹儿拿着奏章,李显则一只手蒙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拿着龙印,哐哐的盖章。

【而且安宁公主还自己请求立自己为皇太女,虽然唐中宗李显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谴责。

关于安宁公主想立自己为皇太女之事,在《旧唐书》中也有记载。

咱们看看《旧唐书》中的相关内容,因为李重俊庶子的身份,安乐公主常常欺负李重俊,并且讥讽他为奴才并且要求唐中宗李显废了李重俊,立她为皇太女。

从《旧唐书》这段记载来看,安宁公主和太子李重俊的确是敌对的状态,且因为李重俊没有什么背景,一直处于被欺压的劣势。】

【阿斗】:怪不得他要造反。

阿斗同情起李重俊来,都已经是太子了,竟然还被如此欺负。

“阿斗觉的唐朝太子只是因为被欺负了才造反?没其他原因?”刘备问道,他希望自家儿子能够再深层次的看待问题。

阿斗仔细想了想,“除了被欺负外,也是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他若不反迟早被废。”

刘备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家儿子果真是进步了。

【《新唐书》中也提过安乐公主要做皇太女之事,《新唐书》中的描述是安乐公主想要当皇太女,并称武则天都能为皇帝,自己为什么不能当皇太女,但是被大臣魏元魏元忠否决。

有关唐朝的史书上都提及了安乐公主要当皇太女的野心,可见太子李重俊的处境是多艰难。】

*

唐高宗,唐殿

听着李显的行为,唐高宗李治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感。

唐高宗李治对李显彻底失望,本以为二次登基后能有所改变,如今看来他的心中只有皇位权利,并无李唐江山。

若不是李显娇纵安乐,一个公主怎会生出当储君之心!!

李显感觉出自家父皇看自己的眼神不对,为了自保他立马怒斥自己还没出生的女儿,“如此孽障,竟然觊觎皇位,父皇放心,儿子绝对不会让此事发生。”

“宣朕旨意,废了太子之位。”唐高宗李治闭上眼睛,他下定决心不再给李显机会。

李显!!!

“父皇,您不能轻信神迹之言废了儿臣,您还要把大唐天下让给母后么,您如何面对李唐的列祖列宗!”李显听自己被废,已经急的口不择言。

在李显看来,自己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但是他家父皇却要废了自己,这不明摆着要把天下直接交给他家母后么!

武则天缓步上前,直接给了李显一巴掌让他冷静一下。

虽然李治的确对不起李唐的列祖列宗,但是李显却没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若不是李显废物,李唐天下也不会改朝换代。

“拉出去。”唐高宗李治不想再听李显的蠢话,神迹已经提点如此,但他仍旧没有一丝长。

李显被拉了出去,内殿再次安静下来,此时此刻,李旦一下子变的深沉起来。

李显被废,李旦自然知道接下来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虽然他对皇位不感兴趣,但是他也不想让大唐改朝换代。

李旦抬头看向他家母后,不知命运的齿轮会怎么运转。

第295章

【接下来咱们再一起唠唠跟着太子李重俊造反的大臣们, 禁军将领李多祚以及兵部尚书魏元忠,他们为何要支持毫无背景的太子李重俊呢?

李多祚是神龙政变中的功臣之一,当年就是他率领羽林军叛变逼宫。

魏元忠则是两朝元老,寒门出身, 在武周时期就担任宰相一职, 《新唐书》中那个反对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的大臣便是魏元忠。

这两人都是忠于李唐的大臣, 其中李多祚还是推李显登基的功臣, 那为何他们要叛变呢?】

*

武周

李显记住这两人的名字,心道日后若自己登基, 首先要处决了这两人。

此时的李显仍旧觉的自己登基的概率大,就凭他对武家后人的态度。

【咱们还是从朝堂的局势这点当年来分析。

之前说过,唐中宗李显为了稳坐皇帝之位,联合外戚势力武三思一起打压权臣集团。

五王的下场惨不忍睹,作为功臣集团的李多祚自然狐死兔悲, 说不定什么时候外戚集团就会对自己下手。

李多祚不是杞人忧天, 《资治通鉴》中提到过安乐公主卖官鬻狱, 而在《新唐书》中也提到过安乐公主纳訾售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