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


武则天让李旦亲自出去招兵,以此来扭转大唐外弱的局面。

武则天不是没能力,只是之前篡唐后不得军心,且朝堂内政让她也分不出太多心思对外。

如今李旦为太子,也正好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么多重担一下压了下来,李旦一时间有点承受不来,他忽然理解自己为何要仰仗自家妹妹和儿子,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足。

李旦,唉……

“三郎,你得快快长大才是。”李旦摸着自己三子李隆基的小脑袋。

如今李隆基才六岁,但是已经精通骑射,聪慧过人。

李旦越看越觉的自家儿子是有帝王之相,李旦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大唐江山好好培养自家儿子。

只是,神迹那句自己儿子是最让人期待早死的皇帝,到底是几个意思?

每当想到神迹那句话,李旦心里都咯噔一声。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这次咱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看唐代宗李豫到底是不是无能之君。】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武皇武则天进入直播间】

【季汉太子刘阿斗进入直播间】

【唐睿宗李旦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除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周武则天这两个平行世界过去了两年,其他平行世界的直播都发生在第二天。

【不知道大家对唐代宗李豫的固有印象是从哪里来的,主播最早是从大诗人杜甫的《登楼》中知道的唐代宗李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

杜甫把唐代宗李豫比作了蜀后主刘禅,可见在大诗人杜甫心中,唐代宗继续豫是多么无能。

而宋朝对唐代宗的评价也不高,宋孙之翰评唐代宗李豫为优柔寡断的君王,苏辙则评论唐代宗李豫为唐之庸主。】

阿斗听着自己竟然成了无能的代名词,虽然心里有点难受,但是阿斗自己却觉得神迹说的并没有错。

自己竟然能在儿子和臣子们奋力抗争的时候束手就擒,又说出乐不思蜀那样的话,的确该骂。

刘备过来拍拍阿斗的肩膀,来自老父亲的安慰。

“儿子这次定会好好努力,绝对不会给咱们季汉丢脸!”阿斗攥紧拳头,下定决心。

*



“就咱们这样的还评论人家。”赵匡美吐槽。

“不过这个唐代宗李豫到底算不算明君呢?”赵匡美也拿不准了,实话实说,他对唐代宗李豫的印象并不怎么样。

他记得唐代宗李豫杀了很多大将,最后还逼着将臣造反,并且信任宦官,给宦官封王。

还有还有,被外族打到家门口,没有守城门反倒是没估计的跑了。

赵匡美摸着下巴,怎么想这个唐代宗李豫都不是一个好的君王。

但是神迹总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人,因此赵匡美也不好轻易的下结论。

【但是咱们翻开史书,却发现史书上对唐代宗李豫的评价其实还很不错。

先来看看《旧唐书》中对唐代宗李豫的评价,古代的贤良君王,从字面上便能看出是多高的评价。

而《新唐书》中对唐代宗李豫的评价也不低,和旧唐书的评论差不多,都是有才能的君王。

可见新旧唐书对唐代宗李豫的评价都不低,和大诗人杜甫的评价形成了鲜明对比,确切的说是截然相反的对比。】

*

唐太宗,唐

听神迹再次提到李豫,唐太宗李世民不由的想起安史之乱。

之前神迹讲述安史之乱时,简要的将了将唐肃宗李亨还有唐代宗李豫。

李世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父子二人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借用外族之力,并答应回纥的抢夺。

后面唐代宗李豫登基后还接二连三的重用宦官,从以上事迹来看,唐代宗李豫无疑是昏君。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代入到当时的政治格局,他却不认真李豫是昏君。

唐太宗李世民看事情向来不单看一面,就像神迹所述大明之事,若只看明朝帝王做的事,个个都是昏君。

若结合当时的朝堂政治,结合内忧外患,事情的角度就会变的完全不一样。

*

唐睿宗,唐

“母后,神迹又出现了。”李旦直接激动的站了起来。

李旦正好有朝堂大事找他家母后商量,没想神迹再次出现。

李旦登基后,没有打压武则天,反而事事找他家母后商量。

李旦心里清楚的很,如今武家后人全被被他家父皇处死,自己的众位哥哥也病的病死的死。

如今的自己是自家母后唯一需要扶持的对象,李旦也不怕他家母后篡位,反正皇位最终还是李家人的。

想明白这点,李旦便放心向武则天请教各种朝政,让武则天拿主意。

在当甩手掌柜方面,李旦是相当有天赋的。

因此武则天虽然没有李治辅国的圣旨,但是在李治驾崩后,朝堂的朝政她仍旧参与其中,且起决定性作用。

众臣心里明白,朝堂当家做主的还是皇太后,在朝堂动荡交接之时,也只有皇太后武则天能压的住朝堂。

*

武周

见神迹再次出现,武则天当下手中朝政,并让太子李旦一同来听神迹。

既然选定了李旦为太子,武则天便下定决心好好的培养。

李旦来了,还带着六岁的李隆基一起来了,他不想错过如此教育儿子的好机会。

李旦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他就指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好好治理江山。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唐代宗李豫到底是昏君还是中材之主。

首先咱们先前情回顾一下安史之乱,也就是唐代宗李豫登基前的烂摊子。】

武则天揉搓着指尖,“安史之乱。”

她不由的看向自己的皇太孙,李隆基。

第305章

见自家皇祖母如此看着自己, 李隆基一下子紧张起来。

别看李隆基仅仅六岁,但是身为皇家子,特别跟着李旦经历了那么多事,早就不是六岁孩童的心智。

本来李隆基小小年纪被赐给已故的大伯为子嗣, 在宫人眼中已然是皇家废弃的皇子。

其中世态炎凉自不必多说, 但没成想神迹的出现竟然逆转了他的人生轨迹, 如此也算的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李隆基很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 虽然李旦并没有告诉李隆基神迹之说,倒不是李旦不想说而是没经过他母后允许, 李旦不敢说。

虽然如今的李旦是太子,但手中的权利仍旧有限。

【公元75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最信任的节度使安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