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时候知道的多了,对你没有什么好处,你如今锋芒太盛,是该好好藏一藏了。”
“多谢程伯父指点,成言受教了。”
果不其然,两个月后,陛下的千秋节上,左相以一封言辞恳切的贺寿万言书,感动了陛下,官复原职。
不仅如此,他还为自己的女儿求了一个恩典,得到了陛下的赐婚,他的乘龙快婿不是旁人,正是原书中的男主——周文远。
顾成言倒是很久没有关注过他了。
这本书的世界线倒是□□,都这样了,男主还是按照原来的主线迎娶了左相的千金。
左相开始不怎么露面,事事都是由他的女婿周文远出面周旋。
周文远在年轻人的一辈里,名气还是很大的,他素善诗文,出手又大方,不少人都喜欢簇拥在他身边。
今年的春闱马上要开始了。
顾成言被点名当了这届的主考官,除了翰林院的三位学士,还有一位周文远,也成为了考官中的一员。
如此一来,顾成言倒是放下心了,就算左相要整幺蛾子,也不至于把他的女婿拉下水,让他刚出嫁没多久的女儿守寡。
但周文远的小动作颇多,顾成言还是不得不防。
不知道是不是皇帝亲自赐婚让周文远娶了左相千金的事情太过热闹,不少人心中都开始浮动起来。
这其中就有喧和郡主跟清和公主。
喧和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没有见到李元洛了,最近她母亲长公主正在替她相看合适的年轻子弟,逼着她见上一见。
喧和十分着急,她担心,自己跟李元洛真的就此没了希望。
于是她寄希望于皇帝舅舅给她赐婚。
同样的,清和公主也是这样想的。
上次本来淑妃已经跟陛下提起过了,陛下也同意了,可这突然又把顾成言调去了边关待上了一年多,回来以后,也是马不停蹄的忙着,根本没有再商议的机会。
如今他已经是户部尚书了,瞧上他的人简直不要太多,清和愈发着急了。
到底是喧和胆子大,在被长公主硬压着见了一次适龄公子的长辈后,跑进了宫。
“舅舅!陛下!您帮帮喧和吧!喧和都要烦死了!”
被她扯着衣袖晃个不停地皇帝好笑的看着她问道:“谁惹我们喧和不开心了?一大早的就来朕这儿了!”
“还不是我娘。”
“长公主?她怎么让你不开心了?快跟朕说说。”
“我娘她逼我相看适婚的公子!可是喧和已经有喜欢的男子了!”
皇帝取笑她:“你倒是不害臊!说说看,是哪家的年轻人啊?”
“那喧和说了,陛下愿意为喧和赐婚吗?”
皇帝笑了笑,没有说话。
“舅舅!你都给左相家的小姐赐婚了,喧和还比不上一个臣子的女儿重要吗?”
“你这孩子!朕当真是白疼你了,这样吧,你先说是谁,若是合适了,朕自然会为你赐婚的!”
喧和悄悄笑了笑。
“喧和喜欢如今的镇国公李元洛!请陛下为喧和跟镇国公赐婚吧!”小姑娘期待的看着他。
皇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不行!怎么能是李元洛!”
喧和完全没想到陛下会生气,“为什么不行?陛下是觉得喧和配不上镇国公吗?”
“朕是不想你年纪轻轻便丧”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
“你回去吧,此事休要再提!”
第42章
喧和还是个小姑娘,又是第一回被宠爱自己的舅舅训斥,哭着便跑开了。
一回到府中,就关上了房门,躲在房间里哭泣。
长公主一听见侍女说女儿是哭着从宫里跑回来的,十分担心,以为她是在宫里受了哪个妃嫔的欺负,委屈的哭了。
她急切地敲了敲喧和的房门,“欢儿,可是谁欺负你了?你跟娘说,娘去找陛下为你主持公道,不要哭了,赶紧出来吧,啊?”
喧和打开了房门,一个人又跑进了内室,趴伏在床上。
长公主关上了房门,走到她身边,坐在床上,轻轻地抚摸她的长发。
温柔地问道:“怎么了?娘的欢儿向来坚强,今日怎么哭的这么伤心呀?”
逐渐平复情绪的喧和倚靠在长公主的膝上,问她:“娘,欢儿好难过,欢儿不想嫁给其他人。”
知女莫若母,长公主轻笑着问她:“原来娘的欢儿已经有心上人了?怎么不跟娘说呢,是哪家的公子啊?”
喧和犹豫了片刻,还是说了。
“是李元洛,镇国公李元洛,娘,我喜欢他!”
长公主闭上眼叹了一口气。
“你可是去找陛下为你赐婚了?”
喧和点点头。
“欢儿,镇国公娘见过,是个有热血的好儿郎,但是他不是你的良配。”
“我就知道娘你会这么说,所以才没有跟你坦白,您无非也就是觉得他常年驻守边关,一不小心便会身首异处,不安定不稳妥是不是?”
长公主点了点头,继续对女儿说:“娘确实不愿意,你若是跟他在一起,娘也不好叫你们两个分离,边关苦寒不说,又离我那么远,娘怕是到死也见不到你几回。
退一万步讲,你留在京城,他就算再骁勇善战,也只是血肉之躯,战争残酷,娘正是因为南凌战败才被送到北燕和亲,你不明白,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可能是永远的赢家!”
喧和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从眼眶中滑落。
“娘,我不想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您也是亲身经历过的,难道不能体会女儿现在的心思吗?”
长公主脑海中浮现出定远侯的身影,鼻子一酸。
那人为了她至今未娶,孤身一人,说起来她的内心就真的没有遗憾吗?难道她的女儿也要跟她一样过上一辈子充满遗憾的人生吗?
长公主妥协了。
“罢了,娘去替你跟陛下求一道旨意。”
“真的吗?”喧和破涕为笑,惊喜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谁让你是娘亲生的呢,儿女都是上辈子欠下的债,你呀,就是娘的小讨债鬼!”长公主轻点她的鼻子。
长公主进了宫,求见皇帝。
皇帝自然知道她是为何而来。
“长公主是为了喧和来的吧,她可是在你面前告状,说朕这个亲舅舅不疼她了?”
长公主柔柔地回答道:“陛下可误会喧和了,她知道陛下是因为疼惜她才会发怒,如今已经知错了,特意让我这个当娘的替她进宫请罪呢。”
皇帝叹了口气,“长公主,朕是为了喧和好,她是你唯一的孩子,朕是不想她跳进一个火坑,除了李元洛,这满朝的青年才俊朕都可以允了她,替她赐婚,哪怕是顾成言!”
在御书房门口候着的清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