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
突然卷上闪过花影,落了几瓣桃花。裹儿一抬头,只见张昌宗手里拿着一支浓艳的桃花,在她眼前晃着。
裹儿忙起身笑说:“张郎君哪里去?”
张昌宗笑回:“桃花开得正艳,我折几枝回去插瓶。小郡主看什么书,这么入神,我唤了几声都没反应。”
裹儿闻言,慌的藏之不迭,回道:“我自己写的文章,文笔鄙陋不敢入张郎君的眼。”
张昌宗笑吟吟伸出手,道:“小郡主,你瞧我是傻子吗?”
裹儿犹犹豫豫递过去,说:“张郎君是爽利人,你看了不碍什么事,只别告诉圣人。”说着,她的头垂下来。
张昌宗只看到裹儿如扇子般的睫羽。他一面接了,一面将桃花递给裹儿拿着,捧着书卷立在桃花树下看了。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张昌宗就看完了,然而他仍旧出神,心还留在姿容绝艳的十娘和五嫂身上。
裹儿笑说:“张郎君,你把这书还我,我要还旁人呢。”
张昌宗猛抬头,这一刻惊讶地意识到,当初趴在棋盘上打双陆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了全天下最具魅力的小娘子。
他第一次注意到,小郡主的杏眼多么清澈灵动,笑容多么甜美可人,身姿多么窈窕婀娜,就像盛开在春江月色下的白芙蓉。
还有那对酒窝,笑起来那么深,盛满了蜜糖,简直能将人溺毙在里面。
“不行。郡主何等尊贵,莫要被这秽书污了心志。这书交给我保管,你以后不许再看这等书,若是再让我知道,我就告诉圣人。”张昌宗卷起书笑道。
裹儿央求了几句,张昌宗笑着不允,她遂道:“你且好生收着,不要告诉圣人,否则一众都要罚。”
她口里说着,瞅张昌宗不备,一把夺过,又将桃花枝抛还,连退几步,笑道:“这不是好书,我怕连累你,拿回去烧了。”
说着不待张昌宗说话,就急急地跑了。回到殿中,她的心仍在扑通扑通的跳,庆幸不已。
好险,这要落在张昌宗手中,就成了自己的把柄。
她一回来,忙去了煮茶的偏殿,将这卷书放到炉中烧成灰才放心。
赔了小宫女几百钱,她叮嘱道:“你给她们说,这书移人心性,不是好书,趁早毁了丢开。若是圣人严查,就不好了。”
张昌宗握着桃花枝呆愣了一下,然后气笑了,不愧是聪明伶俐的小郡主。
想毕,他低头一看,只见桃枝上花瓣零落,不成体统,又折了几枝,唤宫人前来拿着。
他回到殿中,兴冲冲找到阿兄张易之,挥退众人,俯耳说:“阿兄,你说太初宫里,谁最美丽?”
张易之瞥了眼张昌宗,眼睛里都是鄙视,不屑于回答。张昌宗再三央告,张易之才回:“当然是圣人。”
那件令人目眩神迷的龙袍,钟无艳披上,立刻变身夏迎春。
张昌宗眉头一挑,悄悄道:“圣人垂垂老矣,若早六十年前,当不失为美人。”
张易之明白过来,往榻上一靠,笑问:“你看上哪个宫女了?不要命了。”
第23章 朝堂空 我瞧着不像陛下,倒像我。……
张昌宗哼了一声,推了推张易之,笑说:“萤火之光哪比得上九天之月?”
张易之便笑道:“那你定是忘不了公主。”张昌宗先投在太平公主门下当男宠,然后被公主推荐给武曌,他为了争宠又举荐了其兄张易之。
张昌宗一双星眸闪闪发亮,灼灼的目光似乎穿透宫墙射向远方,道:“公主风韵犹存,但不及某人。”
张易之听了,猛地坐起来,抓起张昌宗的手,说:“你是看上了小郡主?”
张昌宗闻言激动道:“我是今天才发现小郡主如此迷人、纯洁、高贵、美艳。她不仅有着圣人的神秘,也有着公主的骄矜。我发现我喜欢上她了。”
张易之冷呵一声,说:“窈窕淑女,谁不喜欢?你不要招惹她。”
“为什么?”张昌宗凑过来,好奇问。他自知脑子不如兄长聪明,故而对兄长言听计从。
张易之:“圣人早有意将她许给梁王世子。你想同时得罪李武两家和圣人,尽管去招惹,丢了性命,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张昌宗不服:“公主可以,为何小郡主不可以?
还有梁王世子嫩瓜秧子一个,知道怎么讨好女人?即便知道,瞧着也是个银样镴枪头。”
张易之听了,目瞪口呆,以手试弟弟的额头,道:“你莫不是疯了?咱们兄弟都是让女人为我们疯为我们狂,你怎么就疯了?”
张昌宗拂开阿兄的手,说:“去,我好着呢,说不定以后做个主人翁。”
张易之不置可否,继续躺在榻上,再次告诫道:“圣人看重她,你不要招惹。”
“你说了两遍,可我还不明白你的意思。”张昌宗道。
张易之恨铁不成钢,掰碎了道理:“公主心智成熟,你与他有首尾,对公主而言就是风流韵事。
但小郡主年纪小,你要是移了她的性情,就是有八个头也不能平息圣人的愤怒。”
张昌宗吓了一跳,说:“这么严重?”
“你可以试试。”张易之语气平淡,但张昌宗却听出满满的告诫来。
张昌宗叹了一口气,往榻上一靠,念着《关雎》。念了一半,一个打挺坐起来,他笑道:“现在留个好印象,以后总有机会的。”
张易之眉头一挑,不置可否。这祖孙三代瞧着都不容易掌控的,他就等着弟弟去撞南墙。
天地呀,究竟有多少精华,才陆续养出这样的女人来。
裹儿烧了《游仙窟》后,闲居无事,就约了人一起去打马球。次日,继续当值,自不细说。
此后,裹儿遇见过张昌宗多次,他的态度倒殷勤,不像外面传言的那样跋扈残忍。
不过裹儿明白,对上位者礼貌客气不算什么,但对下位者的态度却能看出人品。
时光流逝,裹儿现在历练得有模有样。
忽然一日,负责狄仁杰病情的太医过来说,国老沉疴难愈,恐有不虞。武曌当场愣住,心仿佛被钝刀子一下又一下地割着。
因狄仁杰近年身体不好,武曌免了他的行礼、夜班,又不许官员以琐事扰他,更派太医日日照看,但还是到了这个地步。
武曌回过神来,立刻吩咐出宫探望狄卿。裹儿伴在武曌左右。
虽未能对二人的君臣之情感同身受,但裹儿依然为这位拥护李唐老臣的即将离去而难过。
朝野皆知,狄仁杰是促使圣人下定决心,复立李氏的关键人物,而且他病重之际依然不忘李唐,屡次请求太子监国。
他对东宫恩重如山,是李显一家的恩人,如今却要离去,裹儿的心沉甸甸的。
秋日寂寥,碧云天,黄叶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