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她自己弄得。

这个锦旗挂在宣室殿内也挺好的,正好也能时刻提醒陛下。

不过……陛下现在也就二十多岁,这个“慈眉善目”用的有些过分了,最起码也是他这个年龄,不过他们石家的男人与这词相差甚远。

那边刘彻也问出自己的疑惑,“阿瑶,朕早就想问你,朕长得‘慈眉善目’吗?不能用‘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伟岸英俊’这些吗?”

刘瑶眼睛弯成月牙,奶声奶气道:“阿父是大大的慈父,那些词都不好。”

刘彻真是服了。

可是他比较喜欢那些词。

哼哼……他就将这锦旗一直挂着,等到小家伙长大后,看着自己小时候做的蠢事,肯定很有意思。

石建忍笑道,“陛下在长公主心里,确实是慈父。”

可能长公主以为“慈眉善目”就是赞赏慈父的。

呃……这个意思确实没错,只不过现在不适合陛下,恐怕以后也不适合陛下。

等石建离开,刘瑶说出自己的目的——要钱。

刘彻挑了挑眉,“卫少儿现在已经是丹阳侯,不需要你再给钱。不对,一直是朕给钱。”

从卫少儿开始研究造纸术,阿瑶一直三番两次从他这里要钱,最后也确实都送到卫家了。

“阿父真好!”刘瑶竖起大拇指。

“少给朕戴高帽!朕现在不吃这一套。”刘彻抬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

“可是阿父,二姨母要去丹阳去建工坊,她缺钱。”刘瑶憋着气解释道。

刘彻松开手,“她不缺钱,丹阳的田赋都是她的,这些还不够吗?”

刘瑶:……

哦,她忘了这个时代的达官显贵尤其是诸侯、有侯爵的人,都是有自己封地的。

……她也有。

“这不一样,你给的金子代表阿父的重视,不要小气嘛!你出了钱,二姨母也将方子献给你了。我还觉得二姨母亏了呢。”前段时间刘彻又弄了一个造纸署,专门用于造纸,方子就是卫少儿给的。

“……小嘴怎么这么会叭叭。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你想要多少?”刘彻好笑道。

刘瑶伸出三根小短指,“我很知足,三千金就好了。剩下的让二姨母自己赚。”

“三千金?”刘彻挑了挑眉,“你还真不客气啊!阿父的钱难道你就不心疼?”

“阿父最有钱!”刘瑶一脸甜笑,讨好地看着他。

刘彻见状,抬手按下了其中两个小肉指,“一千金。”

刘瑶瞪眼,“……咱们俩各退一步,两千金。”

刘彻巍然不动,“一千金,再讨价还价,这也没了。朕说过,卫少儿现在不缺钱,是你觉得她缺钱。”

见对方似乎真的没得商量,刘瑶叹了一口气,“阿父,你这样,让人怎么跟你讨价还价啊!做不成买卖的……行,一千金就一千金吧。”

刘彻无语道:“所谓买卖,双方都有利益牵扯,朕没啥好处,能给一千金,已经算是慈父了。”

“嗯呢……慈眉善目的阿父!”刘瑶敷衍地点了点头。

刘彻:……

……

刘瑶拿到金子后,让子燕出宫将金子送给卫少儿。

对于金子的来历,子燕也没有隐瞒。

听闻金子是阿瑶从陛下那里“抢”的——此乃阿瑶的原话。

卫少儿哭笑不得。

子燕笑道:“女侯,长公主让你在丹阳造好多好多纸,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用上便宜的纸。”

卫少儿忍笑,“我尽量。”

虽然现在纸的成本降了下来,可是受限与人力和材料,产量也就提不上来。

子燕说完这些,左右看了看,然后凑近卫少儿,小声道:“女侯,长公主让我提醒你,有陛下参与的工坊麻烦会少些,当然女侯要吃些亏。”

这就要看卫少儿舍不舍得了。

卫少儿眸光微闪,“可是宫中已经有造纸署了。我若是拉着陛下参与进来,会不会得罪他们。”

子燕笑了笑,微微昂了昂下颚,反问道:“难道女侯现在没有得罪人吗?”

尤其当初研究造纸时,接到陛下命令的那些人眼中,卫少儿可是抢了他们的名和利。

卫少儿笑了笑,“你回去告诉阿瑶,让她莫担心,我知道如何做。”

子燕满意点了点头。

……

次日,刘瑶与卫子夫都收到了卫少儿送进来的契书,上面写明,刘瑶、卫子夫都分了一成丹阳造纸坊的所有权。

刘瑶:……

她建议对方给刘彻分一点,寻求庇佑,未来也好发展,谁知道自己与阿母也有份。

她与阿母都一成了,阿父肯定比他们的高吧。

去未央宫一打听,刘彻分到了三成。

刘瑶叹气,“果然出钱的是大爷!阿父是阿瑶的三倍。”

“那当然,朕是皇帝,岂能与你拿一样的。”刘彻对于此事也不怎么在意,他不缺这点钱,不过经由此事,倒是对卫少儿刮目相看,有些惋惜对方不是男儿。

刘瑶龇牙,“俗话说,太嘚瑟容易被人咬。”

刘彻失笑,轻轻扯了扯孩子的软腮,一脸促狭,“阿瑶什么时候改名‘俗话’了,这口牙倒是长得不错。”

“方……坊手。”刘瑶小手使劲拍了拍他,嘴巴都快被扯漏了,她可不想像妹妹那样流口水,

“哈哈哈!”刘彻大笑不已,不过也松了手,因为小孩已经想着要咬他了。

“阿父,你等着,俗话说……”话说到一半,她卡格了。

刘瑶陷入诡异的尴尬中,脑子转动的齿轮一下子停了,小嘴不断喃喃:“俗话说……欺负人……俗话说,以德服人……不对……”

刘彻好整以暇地看着女儿一脸纠结,自己为难自己,最后郁闷地如同小蘑菇一般抱着头蹲在地上。

他笑着蹲下身,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小孩的背,“阿瑶,要不要朕帮忙想一下!”

“你别说话!”刘瑶烦躁地抖了抖肩,“俗话说……子曰?嗯……还是俗话说吧……子曰,唯君子与小人难养也?好像不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刘彻:!

“阿父,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瑶终于找到一个适合的,兴奋地看向他。

刘彻被她的话呛到了嗓子,咳嗽不已,“咳咳……你这话从哪里看到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有意思,他遍读古籍,也没见过啊。

“啊?子曰?”刘瑶歪头,她也不清楚,上辈子大家都知道这话啊。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出自《史记》,说的是范雎被陷害后,卧薪尝胆十年,大仇得报。

此时就是去找太史公司马迁,都不一定得到结果。

刘彻大手无奈地揉了揉她的头。

儿啊!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