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平阳侯被他缠的没办法,就给他也找了一只狗崽,曹襄的狗可不似刘小黑那种普通田园犬,而是贵族专门训养用于看家护院,甚至充当军犬的川东犬。

属于中型猛犬,嘴宽额方,脑袋多褶皱,给人一种又丑又壮的感觉,幼崽时期的川东犬则是丑萌丑萌的,像只充气的卡通沙皮狗。

曹襄学着刘瑶也给小狗起了名字——曹小灰,

听名字也知道它浑身是灰色,其实是暗灰色。

不知道长大会不会变色。

刘瑶看着抱着小狗向她炫耀的曹襄,看了看他手中虎头虎脑的肥狗崽,唇角微抽,“曹小灰?”

看着真肥啊!

干脆叫曹小肥算了!

这狗崽看起来傻愣傻愣的,她的刘小黑现在除了吃就是睡,有种傻白甜的感觉,将来两狗干架,刘小黑能赢吗?

“对啊。小灰是母的,阿父说了,将来可以让它嫁给刘小黑。它长大后,可以随我一起上战场杀敌。”曹襄将狗递到刘瑶跟前,请她撸狗。

刘瑶抬手挠了挠小狗的下巴,肥狗崽舒服的眯起眼睛,嗷嗷叫个不停,一看就知道是个虎妞。

就这样,某一日,未央宫中,刘彻来到外殿散步,就看到殿内又多了一只狗。

刘彻确定不是自己眼花,因为眼花不可能出现一只不同品种的小狗。

同时……

刘瑶:“嘬嘬!刘小黑!”

曹襄:“曹小灰,快过来,我这里有肉干!”

刘小黑看到刘彻,摇着尾巴就迎了上去,后面的肥狗崽曹小灰也摇摇晃晃地跟上去。

曹小灰对刘彻不熟,一边想接近,一边又畏惧他的气势,贴着地,冲着他一边摇尾巴,一边嗷嗷叫。

刘彻按了按眉心,“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莫雨:“陛下,曹小灰是小郎君养的狗。”

“朕有眼睛。”刘彻斜了他一眼,无奈道:“怎么都搬到朕这里了。”

还有“曹小灰”是什么鬼。

这不会在长安形成风气吧。

未来不只有“曹小灰”,还有“宋小花”、“张小云”……

光是想想,刘彻就头疼。

未央宫乃大汉理政之地,又不是养狗的,让大臣看到两只小狗,还以为他玩物丧志呢。

大臣们表示,他们已经习惯,毕竟刘瑶与曹襄经常在未央宫,小孩子和狗有什么可奇怪的。

说起这个,刘瑶小脸就有些心虚。

最近妹妹阿珏在学说话的关键阶段,不知道她小脑袋的雷达怎么接收外界信号的,平时除了“啊啊啊”乱叫,居然学刘小黑“哼哼”叫,而且她“嘬嘬”唤刘小黑时,阿珏也十分热情的回应,屁股扭得比刘小黑还起劲。

刘瑶:……

虽然这个状态的妹妹很萌,但是为了妹妹的成长着想,暂时不能让阿珏见到刘小黑,思来想去,还是将狗带在身边比较好,这样上学撸狗两不误。

刘瑶嘿嘿笑道:“阿父这里最大、最暖和。难道阿父不想我和阿狙吗?”

刘彻走到刘瑶跟前,捏了捏她的软腮,“朕说的是狗。”

“他们还小,占不了多少地方。”刘瑶口齿模糊道。

曹襄点头,“舅父,你放心,我们不会打扰你的。”

刘彻正欲说话,忽然察觉脚边不对劲,低头就看到刚才还害怕地乱叫的曹小灰已经在用嘴扯他的袍子了,而刘小黑则是乖乖地蹲坐在一旁,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曹小灰的动作。

不愧是阿瑶养的狗,就是比曹襄的狗乖。

……

为了防止打扰到刘彻,刘瑶做了牵狗绳,而且还让人准备了狗笼。

刘彻教她功课时,刘小黑就关在狗笼里,休息时,刘瑶会牵着它在未央宫殿前的空地上遛弯。

刘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刘彻虽然不赞成,但是也没有反对,对于刘瑶将狗暂时养在未央宫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在未央宫值守的朗卫,当值的日子很无聊,但是看奶娃娃遛狗,就是看几个时辰,也不厌。

……

年节过后,大汉正式来到元光元年。

这也是太皇太后薨逝,刘彻正式执掌朝政的第一年。

年初,刘彻昭告天下,命各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

对于这种挖自家墙角的做法,各郡国自然能敷衍就敷衍,加上按照朝廷规定,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与被选任者有连带责任,功罪并担。

谁也不想冒险,最后竟然无一郡国上报。

其敷衍态度不加遮掩。

大家表示,说不定朝廷眼光高,他们当成宝,朝廷以为草,将大家当草给烧了怎么办。

对此,刘彻气的直上火。

刘瑶看着抱着降火茶牛饮的阿父,小手撑着下巴。

这应该就是察举制了吧。

察举制不同于先秦的继承制和后面的科举制,主要是由地方官员经过考察、选取人才,然后推举给中央,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

从孝、廉二子可以看出,主要选取的是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咳咳……至于实际情况,先不提。

从察举制看出,它是注重声名取士,以考试为辅。

而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才在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

刘瑶想了想,小手敲了敲他的桌案,小心翼翼道:“阿父?”

“有什么事?”刘彻下意识收起冷脸,温和地看向她。

“阿父,你好点了吗?”刘瑶关切地望着他。

刘彻深吸一口气,铺好一张纸,莫雨见状,赶紧磨了墨。

刘彻决定再下一旨诏令,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罪论处(‘不敬’乃重罪,轻则斩首,重则族诛)。

刘瑶踮脚歪头看了看,差不多辨认了一半的内容,这是打算来强硬的。

刘彻写完,抬头对上刘瑶澄澈的眸子,唇角经不住上翘,“怎么了?刚刚被朕吓着了?”

“阿父,为什么咱们不自己招人?”刘瑶歪头。

据她了解,就是推荐上来,也要经过朝廷的考核,对此她不由得感慨,老祖宗做事就是靠谱。

察举的科目有很多,孝廉(孝顺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贤良方正(直言能变)、明经(通晓经义者)……

刘彻放下手中笔,扬了扬眉梢,“自己招人?民间寻才一直有,但是找到的人才不多。”

当然有时候实在缺人,帝王会广发求贤令。

刘瑶:“呃……大鱼咱们网的不多,可以降低要求,网点小一点鱼。”

她之前听东方朔私底下吐槽过,说阿父的选令过于严苛。

刘瑶:……

阿父是不是觉得各郡国都藏着不少一百分的人才,其实大家最多八十分,满分人才稀有,郡国自己搂着都来不及,也不舍得往朝廷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