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刘彻在众朝臣的见证下,当面给三人授官,魁首程陶拜为谒者,二名雷兴、三名刘善则是授为郎中,还有赐金、赐宅。
听得东方朔都有些咋舌,他当年来找陛下时,陛下可没有这般贴心,况且他觉得此次考试内容不难,若是他来,“魁甲”唾手可得。
要不下一次试试?
一套流程走完之后,君臣和乐,就在刘彻开口打算再勉励这些殿试的考生时,就见刚刚还被他夸奖的第三名刘善出列,一下子跪在刘彻面前,大呼道:“请陛下为微臣和臣的母亲做主啊!”
“!”刘彻眼皮一跳。
为什么要在他如此高兴的日子里捣乱。
对了,这个捣乱者还是他选出来的。
众臣瞪大眼睛,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善。
这个刘善也算是燕王的堂弟吧,这次来到长安,难不成是要弹劾燕王?
刘瑶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没想到今日还能看到这种内容。
大汉首次科举实验,再加上有人当堂告御状,日后话题不会缺了。
既然情况都这样了,刘瑶也不藏着了,蹑手蹑脚地猫到刘彻身边,近距离看戏。
刘瑶声音虽然稚嫩,语气却坚定,“你放心,阿父公正英明,你有什么话直说,不用客气!”
众臣看到刘瑶也出来凑热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阿瑶!”刘彻扶额无奈地看着她。
心想自己是不是太宠她了,进大殿,朗卫居然都不拦。
刘瑶小脸无辜,“阿父,难道我说错了吗?”
刘善也紧张地看向刘彻。
刘彻心累,“没错!”
刘瑶闻言,向跪着的第三名眨了眨眼,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你要相信阿父!”
听到这话,刘善再次伏地叩拜,悲声颤抖,“陛下!求你救救我的母亲……”
事情倒不复杂。
刘彻有个哥哥,名刘定国,是燕国的王。
这家伙臭名昭著,无恶不作,不是人的事情几乎都做了,尤其喜好淫……乱,他先是将自己父亲的小妾霸占,还生了儿子,这事在燕国不少人知道。
接着又厚颜无耻地将弟弟的妻子抢了,占为己有,此女便是刘善的母亲,刘善的父亲懦弱,不敢与刘定国对抗,刘善数次想要夺回母亲,被刘定国殴打,刘善也曾经长安想向长安求救,谁知道信件被人截下,他也差点被刘定国害死,这次也是在燕国国相的帮助下,才能参加此次科举。
至于燕国国相为何愿意相帮,因为他的妻女也是受害者……
众臣听完不禁唏嘘,虽然他们之中也干一些不法之事,说不上是圣人君子,但是无耻到燕王这地步,也算是长见识了。
刘彻听着怒火上涌,怪不得刘善等不了,如此恶事放到任何人身上都忍不了。
“若是你所言属真,朕派人查明后,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刘彻板着脸严肃道。
能让刘善鼓起勇气,在这种场合说出来,刘彻已经信了七八成。
刘瑶点头,“对,阿父一定会帮你。”
刘彻轻轻摸了摸她的脑袋,示意她别捣乱。
主父偃一听,来了兴致。
他早年游历燕国时,也被燕王欺辱过,正想着如何报复燕国。
正瞌睡,来了枕头。
他出列,向刘彻行了一礼,“陛下,微臣愿意替陛下去燕国一趟,一定彻查燕王所犯之事。”
刘彻见主父偃愿意接手,当即应允,“朕准了!燕王若是有不法事,你不必手软。”
“诺!”主父偃要的就是这话。
刘善也见好就收,伏地喜极而泣,“多谢陛下!陛下英明!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刘彻将他扶起,“你此举也是为了你的母亲,此乃孝道,朕夸赞你都来不及,此次朝廷选才,你能被录取,朕很欣慰,没有输了刘家儿郎的气节。”
“微臣愧疚!”刘善再次泪流不止。
虽说出了刘善告御状这个小插曲,不过对方是为了生母,乃是孝道,而且还能处理一个郡国,刘彻很快就将心情调节过来。
次日,刘彻命人张榜将录取的名次贴在宫外,同时也命人将结果传给各郡国,日后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加考试。
因为殿试时间距离除夕很近,年底除夕时分,刘彻还准许殿试前三名参加宫宴,至于其他参加殿试的人,也都赐了酒肉。
一时间,长安城的读书人纷纷传颂刘彻的贤名!
刘彻乐的从年前一直笑到年后。
刘瑶觉得他的嘴巴都要笑歪了。
啧啧,阿父年纪轻轻,怎么这么追求虚名呢!
刘彻见她小脸带着些许嫌弃,凤眼微眯,毫不客气地轻手扯住她的脸颊,“阿瑶,你这是什么样子?”
刘瑶神情有些尴尬,抱住刘彻的大手,歪着嘴含糊道:“阿福……我这是佩服阿父,阿父英明……阿父最贤明!”
“真的?”刘彻自然知道小家伙内心诽谤他。
“比真金还真。”刘瑶连连点头,表情分外真诚。
“放过你了!”欺负够刘瑶,刘彻也满意松开手。
“……”刘瑶揉了揉腮帮,背着刘彻翻了一个白眼。
第53章 主父偃这拍马屁的功夫,他真是望尘莫及。
年后正月结束,主父偃就出发赶往燕国,准备收拾燕王,同时他还叫上了刘善一同回去。
旁人看他那架势,知道燕王此次多半要遭罪。
东方朔则是心中为燕王点了一炷香,主父偃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心眼小着呢。
不过他也觉得燕王死有余辜,主父偃怎么收拾他都不过分,他目前的注意力还在陛下弄的科举上,既然凭借考试选聪明人,他觉得他可以走一遭,说不定也能拿个魁甲。
不止他,一些低等官吏,常年不得晋升的读书人也起了心思,还有长安城窝着的那些一直找门路想要在皇帝或者权贵面前露脸的人也看到了机会。
所以即使科举结果已经出来,大家对它的讨论热情仍然十分大,许多人对殿试那日的场景津津乐道,还有一些参加殿试的人还将当然的场景写成骈文,让人更加向往。
其实应该说,正因为有了结果,大家看到了它的影响和作用,才会更加趋之若鹜。
刘彻听闻东方朔也想参加科举,没等他开口,恰巧在身边的刘瑶当即吐槽道:“东方朔,你是想让阿父封你当丞相吗?科举是选才,不是选丞相,你别捣乱!”
东方朔振振有词道:“微臣觉得只有通过科举,才能让陛下看清微臣的才华。重用微臣。”
刘彻斜眼看着他,眼神不言而喻。
阿瑶这样的孩童都看清你了,你还厚着脸皮说这些。
东方朔被刘彻的眼神看的有些发毛,轻咳一声,掩唇尴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