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学着她以前的动作,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刘瑶立刻合上嘴,见他用手按着太阳穴,皮笑肉不笑道:“阿父,你还要继续吗?”
要挑刺,说的好像只有他会似的。
刘彻掩唇轻咳,仍然嘴硬道:“朕不想与你计较这些。”
“哦——”刘瑶意味深长地应了一声,“那咱们就计较其他的,儿臣自然对阿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会让阿父无聊的。”
“朕现在很充足!”刘彻深吸一口气,想了想,决定换一个话题,“阿瑶,曹襄与你已经成婚,平阳公主府就长姐独身一人,所以朕打算给她说一门亲事。要不,你替朕掌掌眼?”
“我?”刘瑶愣住,这话题跨度有些大啊。
她才成婚,就要操持自己婆婆的婚事吗?
这也太难为她了。
难道阿父想要平阳长公主与卫青成婚。
刘彻点头,“朕觉得汝阴侯夏侯颇不错,你觉得如何? ”
“汝阴侯,夏侯颇?”刘瑶皱眉。
平阳长公主的二婚如何结束的,她后来想起一些,听说是夏侯颇与其父的姬妾通奸,事后畏罪自杀。
不管真相如何,可以看出汝阴侯与平阳长公主的这场婚姻绝非良配。
刘彻见她这样,扬眉道:“你不喜欢?”
刘瑶白了他一眼,无奈道:“阿父,我乃小辈,长辈的婚事,你让我怎么管?”
“既然这样,朕……”刘彻话没有说完,就被刘瑶打断。
刘瑶:“夏侯颇我不熟,他相貌如何?贵庚?家中可有姬妾?可有子女?有多少私产?品性如何?喝酒吗?有军功吗?性格怎么样?性子可否稳妥?平时可有不良嗜好?私底下有没有在外养女人?身子骨怎么样?”
“……刚刚是哪个小辈说,不管长辈的事情。” 刘彻心中好笑,打趣问道。
这人前脚才说管不了,现在直接打前脚的脸,听听这一大串,十分关切啊!
刘瑶冠冕堂皇道:“阿父以孝治天下,阿瑶最孝顺了。”
“是是是!你最孝顺了! ”刘彻敷衍地摆摆手,示意她老实点。
刘瑶见状,继续道:“此事我要回去和曹襄说一声,幸好曹襄还没走,否则事情就遭了。”
“说的好像朕在逼婚似的!”听到这话,刘彻脸色微拉,当即不满地看着她。
刘瑶:“女子成亲可是大事,若是是姑母娶夫,我才不关心这个。”
刘彻闻言,直接赶人,“既然你觉得朕坏心眼,此事也别管了。”
“别!等我查清了再说!”刘瑶连忙上前扯住他的袖子,娇声道:“阿父,你别急,姑母其实现在的生活也不错,她可能不想嫁人来着。要不,你先给我时间,让我查一查。”
刘彻斜眼瞅着她,“现在知道说软话了,当利长公主刚才的勇气呢?”
“咱们是父女,不讲究这个。”现在轮到刘瑶讪笑了。
同时她也要想想,若是将平阳长公主这门婚事搅黄了,阿父会不会还有另外的人选。
“哼!”刘彻挥手再次赶人,算是记下了她的话。
“阿父!”刘瑶不动,轻咳一声,在对方的眼神催促下,问出自己的疑惑,“除了汝阴侯,还有其他人选吗?”
“怎么?你还想再多选几个?”刘彻挑眉。
刘瑶连忙摇头,“此事不急,等我先查清楚,查清楚再说!”
总之先回去问问曹襄、平阳长公主的想法。
第105章 长公主真会“举一反三”。
刘瑶的公主府占地八百亩,虽然明面上五进五出的府邸,其实内里布置与旁的宅子还是有所区别的,在建设公主府时,刘瑶也插了一手,宅邸内亭台楼阁、曲栏横榭应有尽有,处处雕梁画栋,移步易景。
光是大小花园就有是三个,其中有一个院子被开辟成菜园,里面种了许多果树、作物和蔬菜,最大的园子中还挖了一个湖,湖中有莲,夏日在湖心亭赏景品茶,特别有诗意,岸上则是点缀着假山、树木、奇石……尤其窈窕的柳树成排地站在岸边,姿态优雅,遥遥一瞥,煞是好看。
在大汉的帝都拥有这么大一处私人宅邸,刘瑶心中甚是美哉。
所以自从搬到公主府后,甚少出去,大多时候都宅在府内。
没办法,实在是外面的东西在她看来,着实没什么稀奇。
她两辈子加起来,尤其上辈子,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各种信息大爆炸,让人看的目不暇接,国内国外,海陆空、古今中外、社科娱乐、天文地理……除了鬼神,她还真是差不多啥都看过、听过。
现在的长安城一大半的规模被皇宫和达官显贵的府邸覆盖,百姓被挤在各种角落里,城市规划一点都不科学,路仍然还是那副鬼样子,而且她这种身份出去很麻烦,随侍的仆人和护卫都不能少,若是遇到其他人,还要应酬什么的,不如待在府中,省的操心。
对于刘瑶的这种做派,长安的其他人并不觉得稀奇,一者长公主一向我行我素,深受陛下与皇后宠爱,二者,长公主新婚燕尔,不想出府也正常,说不定再过几月,陛下就能听到长公主的好消息了。
听到这种说法的刘瑶一头黑线,当时抬脚就将曹襄给踹出府了。
她估计,就因为曹襄与她一起宅,才惹得外界乱传的。
曹襄:……
……
刘瑶从宫中回来时,曹襄正在布置牡丹园,就是三个园子中不大不小的那个。
牡丹园中不只有牡丹,还有其他花卉,曹襄按照习性将其布置在院中的各个角落里,刘瑶让人在院中盖了两间书屋,正好曹襄一间、她一间,互不打扰,中间则是用花厅连接,既有私密空间,又能交流,若是后面有了闲空,她可以重操旧业,写一下小说放松一些脑子,说不定千百年后,未来还能变成影视作品。
现今的花卉不如后世那般品种多样,许多上辈子经常见的花卉现在压根没有,比如月季、向日葵、茉莉什么的,这个时候长安常见的也就杜鹃、莲花、菊花,就连石榴花,也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不久。
至于牡丹,之前也在长安不常见,没人培养,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就是一味药或者山间野花,后来刘瑶让人在宫中大规模培植后,在长安也流行起来。
“阿瑶!”曹襄第一时间看到她,走到她跟前,替她摘掉发髻上沾染的绿叶,“ 马上就要下雨了,你过来做什么?”
“当然是找你!”刘瑶闻言,遮着眼帘看了看天空。
此时的天也不太阴沉,太阳公公也没有被乌云完全遮住,只是被“闷”成了淡淡的荷包蛋。
“嗯……我觉得不一定下雨!”刘瑶看着天上还在努力的太阳,觉得要多给他一点信心。
话音刚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