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
今夜有两人要流泪。
继主播后,连榜一都被人包围起来。礼明栎看了看旁边的几位同担,不知道自己拿资源吊上一吊,会不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有些时候,她本人还挺有恶趣味。
不过脑补一会,礼明栎最后还是选择放过大家,做个善良的人:“会发,不着急。”
她一定要让所有人看到主播过得好好的,不过不是现在。
毕竟这条视频露脸,而博士生在第一次学术出道前,必定会把自己的肖像权保护得好好的。礼明栎只能寄希望于闺蜜的科研道路一番坦途,实在不行,自己真能帮对方跑代码,当个学术搭子。
礼明栎对谢为知的未来抱有很大期待,然而她没想过,这个机会来得这么快。
.
谢为知幽魂似的飘回酒店,倒在床上。挽着她手支撑她回来的礼明栎面露担心:“给你搞点药?”
谢为知没有逞强,只说一句“症状是全身散架”,接着便不说话了。
不知道躺了多久,她稍稍恢复了一点精力,便听见手机叮咚一声。
咦,她明明长久静音来着的。谢为知一捞手机,发现是特别设置的邮件提示音,对特定期刊的域名有豁免。
《全环境科学》是一份国际性的跨学科期刊,关注环境科学前沿成果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其权威性、专业性与高影响因子而在国际闻名,属于环境科学领域内顶级期刊之一。在导师的建议下,谢为知投递的方向在此。
谢为知有想过投递方向会不会有点高。毕竟《全环境科学》属于中科院分区的一区期刊,要是投成了,她在学术成果这里不就直接毕业了,哪有那么容易。然而张玉林和蔼一笑,让她尊重一千万。
张玉林又说:“《全环境科学》的审稿周期为两个月,并不长,可以一试。即便被拒稿,也可以得到一区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专业人士的反馈也算是一个收获。”
虽然谢为知心里嘀咕,花钱总是能让一堆专业人士帮她看看的,不过她也放宽心,随手一投。毕竟她才博一,而直博有五年,时间怎么算都非常充裕。
距离投递稿件没到半个月,谢为知查看信箱,发现自己收到了审稿人的回件。
第68章 邮件是一串长文。
玛丽·约翰逊发现了篇奇文。
身为环境科学领域资深研究员, 玛丽在《全环境科学》期刊中担任审稿人一职。早晨九点,回复完科员团队的邮件后,她开始处理一天的首要工作,审阅论文。
对于领域内的前沿问题, 玛丽早已烂熟于心。基本上她初看题目, 就大致明白笔者的研究框架;再粗略扫一遍梗概和数据,对于文章质量也便有所把握;直到最后才是浏览全文, 提出改进建议。
采用上述方法, 玛丽以极高的效率处理着待审稿论文,一篇接着一篇,动作有条不紊。直到她点击鼠标, 审阅一篇新的文章时,她拖动滚轮的动作一顿, 皱起眉头。
最先让玛丽感到不对劲的地方是数据。她对于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极高,或者说, 这在业内是条重要的学术规范。一篇实验性的文章连数据都有问题, 那它就可以直接看作一张废纸。
瞧瞧对方写的是什么?“对地区600多条骨干大河, 2700多条大小河流进行污染物清理”?玛丽通读好几遍, 才确定研究对象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是全部。
——为了研究意义鼓吹的大话, 玛丽给出了评价。
虽不知道对方做了怎样的操作, 但这么大范围的研究目标,有极大概率对方每一项都做不好, 更有可能的是,笔者以其中重点研究的例子替代整体。
到这一步, 文章已经初步打上作假的嫌疑,不过玛丽继续耐心看了下去, 可惜往后就更让人感到一头雾水。组织人工打捞、机械辅助,还往所有河流安装了检测器和传感器?每一条河?每一条河!
“要不就是对方在胡写,要不就是我在做梦。”
玛丽自言自语道。
这下研究内容倒不空泛了,就是有种幻想般的荒谬。
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也没什么问题,要是真能完成,得出的数据就能做各种横向比较,正如文章后续进行的那样——然而这能做出来吗?
譬如一人精通管理五百强公司的经验,对此头头是道,就有这样一家公司让他管理?
玛丽宁愿相信作者只是采样了河水进行模拟,都不敢相信对方进行了实地试验,从头到尾把河水清理了一番。太昂贵了。
大多数研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学者需要进行不断试错,或许最终的方案执行起来无比简单。然而本篇文章,仅是复现就能掏空许多科研经费,最后却没有专利成果,只是一篇纯粹的研究,谁会愿意花钱支持这样的研究?
再返回头细看,玛丽发现笔者对于经费有描述,看来对方也对钱有所概念。只可惜,概念在于千万人民币,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一瞬间,文章内所有的数据都有了真实性,并且真实到可怕。
玛丽得承认,这篇论文并不深奥,课题甚至算得上简单,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做到了极致。
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一个地区三千多条河流的详细数据做分析,好吧,没几个人能做到。研究对象任对方取用,这是一种烧钱就能有结果的研究,并且对方烧得起。
玛丽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反馈,点击发送后,她握住鼠标思考片刻,突然联系起了编辑。
按照惯例,完成审稿后,接下来就是编辑综合汇总各位审稿人的意见,这一步就没有玛丽的事情。然而玛丽朝编辑一提,后者就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啊,那篇文章。”编辑回复:“来自一位新人学者。我和其他几个审稿人正在讨论如何处理它,你要参与吗?”
.
谢为知看到邮箱里的消息后,心跳开始缓慢加速,原本晕晕乎乎的大脑瞬间变得清明。
快得离谱,她想,不会是什么坏消息吧。
虽然按道理来说不该抱有很大期待,毕竟是一区文章,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但是既然已经投递,谢为知总是希望能得到好结果。
谢为知大四提前进组,每周两次组会,虽然很惨,但到底有所收获。这一个月里她又没日没夜地写论文,导师的反馈也不差,她也就对自己抱有一点信心。起码不要被拒,否则花费千万的博士生会很没面子。
总之,比骑马时忐忑。谢为知心跳越来越快,点开了手机。
一串长文。
……
……
“啊啊啊啊礼明栎!!!!”
礼明栎剪视频的手一抖,从没听过谢为知这么大的叫声。她猛地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