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顾知灼半蹲下身,给他理着膝上的毛毯,口唇微动道:“公子忱的病并无性命之忧。是我给他服了一种药,让他在短时间内吐血昏迷,皇上为免烛影斧声,迫不得已允他出宫。”

她把一切合盘托出。

顾白白的瞳孔渐渐收缩:“你和公子忱?!”

有那么一刹那,顾知灼总觉得他看自己的目光怪怪的,错觉吧?

他的声音渐冷:“这婚事,真是你求来的?”

三叔父怎么能轻易地跳过这么多更关键的问题,光问这个呢。

问问她是不是打算和谢应忱合作也好啊。

“我……”顾知灼想说不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一时有些支支吾吾。

顾白白心口一沉。

废太子容貌不凡,谢应忱应该长得也不会差,小侄女打小就喜欢好看的东西。衣裳要好看的,珠花要好看的,连马鞭也要亮闪闪的,她该不会被谢应忱的外表给迷惑了吧!

顾白白沉吟片刻,突然来了一句:“谢应忱生得很好看?”

顾知灼眼睛一亮,雀跃道:“好看!”

顾白白:“……”

顾知灼:!

不是,三叔父,您要不还是听我狡辩,不对,是解释几句?

“手。”

顾知灼乖乖伸出双手,熟练地把掌心朝上,顾白白“啪啪啪”地连拍了好几下,气道:“谢璟不是良配,谢应忱更不是个好相与的。”

“先帝嫡长孙,诏告过天下的太孙!有这样的身份,又在凉国六年,他还能活到现在,城府、心眼、手段一样都不能少。”

“你怎么就光顾着看他好不好看呢!”

素来脾气很好的顾白白都快被气笑了。

她哪有。明明就是他问的!顾知灼吹了吹红通通的手心,装乖道,“三叔父,其实……”

她想说她的打算。

告诉三叔父,她是想为顾家谋一条生路。

撇开别的不提,谢应忱只要能活下来,对顾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会让皇帝投鼠忌器,给顾家争得更多的时间。

就是吧,这些话一句都没能来得及说出口,顾白白抬了抬手:“让我想想……”

皇帝当初把小侄女赐婚给谢璟时,他不在京城,气归气,可小侄女不乐意解除婚约,他也只得忍下来。好不容易回了京,小侄女也想通了,结果,一个没留神,又粘上来一个!

这个还长得特别好看,把小侄女给迷上了。好气!

顾知灼一脸无辜。

顾白白瞪了她一眼,打发人去把郑戚叫了过来。

在接了圣旨后,顾白白就让郑戚着人去打听了。

郑戚也就刚回来,拱手道:“三老爷,李公公离开咱们府后,就去了重楼巷的……”

如今谢应忱住的宅子连个门头都没有,郑戚迟疑了一下,还是称为了谢府。

“李公公去了谢府传旨。”

“除了赐婚,皇上还赐了公子忱一个亲王爵,封号辰,礼部已经在准备册封礼了。”

“小的还找相熟的太医打听了一下,公子忱的病情很险,脉象将绝,最多也就三五日。”

郑戚真是急死了。

但凡订的不是皇家,哪怕姑爷死了,大姑娘也照样可以打包走人,回来当个千娇万宠的姑奶奶。

可这婚是定给皇家的,也就意味着,就算人还没嫁过去姑爷就咯嘣了,姑奶奶还是得嫁。

他们家好好的大姑娘,怎能嫁一个将死之人!

顾白白听顾知灼说过了这病的“真相”,暂时对谢应忱活不活得下去也不是很着急。

郑戚义愤填膺道:“三老爷,您不知道,礼部除了册封礼,还在准备葬礼!简直太可恶了,这边刚给咱们姑娘赐婚,那边就去准备葬礼。”

皇帝真不是东西!

把他们家姑娘的婚姻大事当作筹码,许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怎么忍得了。

郑戚见顾知灼久久不言,还以为她气懵了,又提醒了一遍:“三老爷,大姑娘,礼部在准备葬礼!亲王规制的葬礼。”

他一个下人本不该在这个时候开口,还是忍不住说道:“三老爷,快想想办法吧。”

顾白白默默地看向顾知灼,想说:能想什么办法,你家姑娘瞧上人家的脸了,心甘情愿的。

顾知灼:“……”

顾白白慢慢摩挲着玉板指,吩咐道:“该盯的,都盯紧了。再把如宵叫去前院,我一会儿见他。”

“是。”

郑戚拱手,还是忍不住问道:“真不干涉吗。 ”

顾白白微微摇头:“暂时不。”

郑戚应命下去了,顾白白这才又看向顾知灼,板着脸道:“我得先看了人再说。”

想单靠一张脸就把夭夭拐走,过气太孙都不行!

“三叔父。”

顾知灼拉住了他衣袖,终于一口气把话说出来了,“其实对于顾家来说,公子忱也是最好的选择。”

顾白白微微颔首:“我知道了。”

但无论是为了顾家,还是为了夭夭,总得见见。

“推我去书房。”

“哦。”

顾知灼一路上与他说了很多,顾白白一改往日待在院子足不出府的作风,一连两天在书房见了不少人。就连顾知灼待在府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传进耳中。

无外乎是皇帝对公子忱的圣眷有多重。

先是赐婚,后是赐爵,紧跟着又是连番数道圣旨,赏赐了千两黄金,万两白银,和不少珍惜之物,最后,礼部还把废太子的私库和太子妃的嫁妆全都送到谢府。

太子妃随太子自戕后,嫁妆统一收归到了内库。

这是当初谢应忱离宫前皇帝答应过的条件,一一兑现。

这些东西足足装了上百车,被禁军护卫着送到谢府的时候,引来了不少百姓观望,人人都称赞皇帝仁善,待废太子之子视若己出。

等到该送的都送了,礼部和宗人府连陵寝的位置都定好了。

礼部纠结上了一道折子,意思是,既然已经赐婚,是不是应该趁着谢应忱还活着,催促镇国公府尽早完婚。当然折子上写的要婉转许多。

折子上归上,礼部尚书也觉得自己挺不是东西的,他甚至可以肯定,要是皇上真允了,镇国公府绝对会把自己套麻袋打上一顿。

礼部是职责所在,而这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在朝中也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不停地有人进宫求见,一道道折子飞到了皇帝的案头。

皇帝只说是冲喜。

说是顾知灼八字极盛,能逢凶化吉。

京中的风声也一下子变了,茶余饭后全是在讨论这件事。

废太子自戕也就六年,百姓们对于这位废太子还是很有印象的,顾知灼去谢府的路上,就听到了不少议论。

甚至还有人说起了当年先帝昭告天地立太孙的盛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