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那他总得再忙个一两天吧,于是他又忙到次日下午才想起来。
谢凤歌和谢诚在卫所被关了三天两夜的黑屋子之后,才终于被千户大人想了起来,把他们带过来训斥一番,叫人撵了出去。
这三天两夜,徐三泰就给屋里放了一桶凉水,一只恭桶,也没叫人送饭。这大热的天,等到两人放出来,那情形可想而知了。放人的兵丁捂着鼻子,把两人丢出了卫所大门。
这事情直到徐三泰放人,才被周元明知道。周元明气得埋怨徐三泰,怎么就能活着给放了出去。
反正自从那之后,这姐弟两个确实没再出现过,大概是孝心还不够,也不想法子来救谢宗出去了。周元明之后还跑去查了一下,谢凤歌住的院子锁了门,邻居说貌似搬回白石镇老家去了。
…………
五黄六月的三伏天,陵州局面平稳下来,一切逐渐走上了正轨,叶云岫和谢让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山寨。
不为别的,避暑,天实在太热了,还是山上凉快。
两人先去了一趟野猪岭。从一个半月前三万降兵被叶云岫丢到野猪岭,谢让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他瞧着那些降兵,差点怀疑换了一批人。第一眼看着像满山的野人,哨子一响,野人们疯狂往山下冲,跑动迅速,衣衫褴褛,个个都是黢黑精瘦。
再仔细看,一个个狼崽子一样,目光凶狠,浑身戒备,但哨子一响却又惟命是从。
叶云岫看着队内比武整整比了一个月的降兵,还算满意,一时大发慈悲,决定让他们所有人不用打赢都按时吃饭。
不过这回没人给他们做了,只按照一日两餐的标准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各队自己埋锅做饭。
三万降兵依旧丢在野猪岭没人管,却又换了个法子比武,从队内比改成了百人小队之间比,每日一早随机抽签,抽到哪队是哪队,两队就自己划定章程比上一天。
输了的队要当众认输,总结自己为什么输。赢了的队,每队可以多发一些蔬菜,偶尔还有肉食,输了的队就只配喝粥吃白饭。
于是各队为了赢,不得不从内斗的一盘散沙团结起来,要想吃得好些,就得齐心协力一起拼。
叶云岫美其名曰“重塑集体凝聚力”。
她得意地跟谢让解说她的“熬鹰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四步走:第一步,抢馒头大内斗,灭其斗志,饿其体肤,土崩瓦解;第二步,改编重组,继续比斗,强者为尊,重新建立队内秩序;第三步,也就是眼前开始了,荣辱捆绑,训练配合,培养默契,团结一心的队伍才能有战力。
三步走下来总得要几个月时间,尤其第三步,不着急慢慢比,对抗训练行之有效,全当日常练兵了。这野猪岭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宛如一个天然的训练场,瞧瞧他们一个个是不是更加精干利落了。
他们来的时候是下午,夕阳夕照,马贺站在队列前,开始总结这一日的情况。刚开始队内比斗的时候,每日里一开总结会,总得有几个因为违纪、不服从管教被吊到树上的,如今一个月过去,基本上没有人被吊了。
再刺头的兵也老实了。
叶云岫侧头跟谢让轻声笑道:“第四步得你来了,教化改造,收服人心,这个你拿手,叫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同我们,明白翼王是坏蛋,跟着我们干才是对的、正义的。就是要死心塌地跟我们干。”
她把这一步称为“重塑理想信念”。
“这个我不拿手,就交给你了。后边两步可以同时进行,互相不影响,你随时都可以开始。”叶云岫笑道。
“行。”谢让看着她,目光灼灼,点头而笑。
他有预感,这三万人这么炼下去必将脱胎换骨,可能要成为他们山寨最凶猛、最能打的兵。
两人观看了一会儿降兵营的训练,谢让心中思量有了主意,便吩咐身边亲卫:“传令下去,问一问山寨落户的灾民中,有无家人或者亲友在北方边关当兵从军的,若有就尽快报来给我。”
结果他刚说完,叶云岫身后的木兰营女兵罗燕便说道:“大当家要找这样的人做什么,属下就是啊。”
木兰营中大部分都是去年匈奴入侵,北方边关逃难来的灾民之中的孤女。罗燕说,她家原是北方边关的军户。
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代,她父亲没有兄弟,又只生了两个女儿,父亲战死后也就没人再能承袭军户。去年朝廷和匈奴打仗,母亲便带着她们姐妹逃难,又赶上雪灾,母亲冻死在路上,姐姐嫁了人,她成了孤女被山寨收留,后来才选进了木兰营。
罗燕说:“属下原先家中左邻右舍,基本上都是军户,差不多都是在翼王军中的。不光属下,咱们山寨落户好几万灾民,大都是去年战乱从北方边关逃来的,家中有人从军的必定不少。前阵子还有人来降兵营打听找人呢,想看看自己家人万一在里头。”
“找到了吗?”谢让问。
罗燕摇头:“没找到,人太多了不好找。再说降兵都在山上,管教严格,也不让随便进去找人呀。”
“让找。你就去告诉那些人,但凡家人、亲友在北方边关从军的,都来找找看,不许随意上山找人,就叫马统领安排专人帮他们查找名册。”
“我们优待降兵,但凡找到了的,尽管让他们见面,认亲团聚,虽然降兵不能随意外出,但是外头可以探望,可以送些衣物吃食进去。”谢让笑道。
于是几日之后,降兵营下午列队总结的时候,马贺忽然点了一个降兵的名字:“卫大勇。”
卫大勇应声出列,神情忐忑。
“你叫卫大勇,朔州城外卫家屯的人?”
卫大勇躬身回答是。
马贺说道:“你母亲和妹妹来找你了。大当家和寨主发了话,让你们见上一面、吃顿饭。你收拾一下,她们一会儿就该到了。”
第72章 万众归心,再收一将
那一刻,卫大勇万众瞩目。
何止万众,三万降兵亲耳听见,卫大勇,那个叫卫大勇的兵,他娘和他妹妹来看他了。
那日当着三万降兵的面,卫大勇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十六岁离的家,从军八年,八年没见过家人了。以前还能偶尔有个家信,自从去年匈奴犯边,又赶上雪灾,他托人打听才知道家中无人了。
他还以为他的家人都死了。边民的宿命,匈奴一旦犯边就烧杀抢掠,家破人亡的太多了。
马贺却笃定地告诉他:“你娘和你妹妹都活着呢,你爹也还活着,只是去年雪灾从朔州逃来的路上冻伤了腿,落下残疾如今行走不便,在家中等你。”
“他们逃来山寨落了户,如今就住在鹧鸪岭——”马贺抬手指了下旁边那座山头,十分寻常的语气说道,“你爹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