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不多,就晓得起帖之人背地里下过功夫的——最起码,此人在短短的时间里知道了大小姐房里领用了什么东西,以及数量,就比照着写了来要。
如意登记到台账上,痛快的批了个准字,盖了章,给了对牌,“嬷嬷拿好,去东府仓库里支,颐园是没有库房的。”
赖嬷嬷还以为会来回扯皮呢,没想到如此顺利,都有些不敢相信了,问:“拿着对牌就能去东府领东西?”
如意说道:“那当然,颐园的对牌,东府不可能不认,即使有东西不够用,宁可自己俭省些,也要紧着咱们颐园,这才是孝顺嘛。”
“那可是,老祖宗的面子谁敢不给。”赖嬷嬷拿了对牌和帖子要走,如意问道:“这帖子是谁起的?”
赖嬷嬷说道:“是朱砂,我识得几个字,但不会写字,朱砂在小姐小时候开蒙读书的时候,当过陪读丫鬟,能写会算。”
如意点头,“原来如此,帖子上的字写的怪好看的。”
不像我的字,王嬷嬷说是蚂蚁爬的,魏紫姐姐说是鸡爪子爬过似的。
不仅字好看,帖子内容也用了心,都在小姐们的份例之内,看这颐园搬进来三位小姐的贴身大丫鬟,大小姐的姚黄、二小姐的红桃、三小姐的朱砂,各个都能独当一面。
我要随时自省,不能升了二等就忘乎所以,比我强的人多着呢……
下午的时候,又解决了几件事,比如梅园喂仙鹤的来支银子买泥鳅,白鹿岛上的喂养人说鹿吃的苜蓿草蒿草等在草棚里冻坏了,鹿吃了怕是要生病,需要再买新的,还说要在白鹿岛挖个地窖,要不青饲料运过去,还得再冻坏。
如意说道:“大冬天的,地都冻住了,怎么挖地窖?等开了春再说吧。青饲料不要再堆草棚里,放到墙壁厚实的屋子里去,里头升个炉子,只要炭火不熄,就冻不坏饲料。”
白鹿是皇帝御赐的祥瑞之物,可不能马虎了。
喂养人不会写字,如意动手起了个帖子,准了炉子、烟囱和炭,要喂养人去东府领东西。
例如种种,如意几乎一刻不得歇的忙到天黑。
众人都散了,如意依然不得闲,她得把今天的台账拿到东府给王嬷嬷过目啊。
刚刚整理好账目,上夜的女人来回话了,依然是那个高高的颧骨、红黑的脸盘子,穿一身绿的女人。
女人说道:“今天下午,来福管家派了二十几个年轻家奴,把十里画廊的冰雪都铲干净了。”
腊梅姐姐说话做事都靠谱,如意点点头,“那就好,以后你们要保持好,及时扫雪,别又积了雪化冰。还有,洒扫上十几个人的空缺,王嬷嬷已经再从东西两府补人进去了,最晚过小年的时候补齐。”
女人说道:“劳烦如意姑娘费心,一下午都解决了。”
如意问道:“应该的,对了,还不知如何称呼你?”
女人说道:“我夫家姓潘,叫潘达,是东府的马夫,都叫我潘婆子,或者潘达家的,如意姑娘就叫我潘婆子吧。”
如意说道:“我看你还挺年轻,婆子把你叫都老了,我就叫你潘婶子吧。”
潘婶子咧嘴笑了,她脸黑,显得牙齿白,说道:“如意姑娘说话真好听,跟你娘很像,都待人和和气气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如意问道:“潘婶子认识我娘?”
怎么从未听过我娘提起东府里还有潘婶子这个旧相识呢?
潘婶子说道:“这都是十三年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和你娘,还有一些年轻姑娘被薛四姑卖到张家配小厮,我配到东府,跟了一个马夫,你娘配到了西府。”
“这些年,我们各忙各的,很少聚,不过见面了,还是认识的,前天你们西府管事曹鼎搬新家请客,我去坐席,就遇到了你娘,哎哟哟,她和鹅姐穿着一样的兰州羊绒袄,好看又体面,这么多年过去,我老了,她还和以前差不多模样。”
第四十四章 磨龟壳曹鼎献祥瑞,写帖子嬷嬷招新人
这是如意第一次从陌生人嘴里听到母亲的过去。
没想到,把母亲卖到西府的人居然也是薛四姑!
如意对母亲的过去依然好奇,但是,她早就决定不触碰母亲的旧伤疤,以免母亲再次受到伤害。
往后的日子,母亲都要好好的。
于是,如意又把好奇心压了下去,心想,我娘和鹅姨都穿着我送的羊绒袄去吃席,看来很喜欢这份礼物嘛,说道:
“原来你和我母亲还是旧相识,这就更应该叫你潘婶子了。曹管事又搬新家了啊,看来曹家最近发财了。”
各位看官,西府曹管事曹鼎还记得吗?就是出钱给颐园长寿湖里龟壳上刻着字的大老鳖“赎身”的那个仓库曹管事?
他的秋胡戏曹嫂子当年还和鹅姐、如意娘一起竞选三少爷奶娘、因贪嘴早上吃了糖蒜、口气臭,惨遭来寿家的淘汰的那个?
各位看官,终于想起这对夫妻了吧,曹家要发达了。
潘婶子说道:“如意姑娘说的正是,曹家最近发大财了,西府的侯爷把通州张家湾好大一个塌房交给他,要他当掌柜,据说那个塌房有四百多间库房呢,每天赚的银子就像张家湾的流水似的。”
塌房,就是建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用来存放各地运过来的货物的库房。
一个塌房有几十、几百不等的库房,类似五百年后在中华大地到处都有的“物流中心”。
通州张家湾,是京城漕运集散地,往南,靠近京杭大运河,往东走运河,可以直通去天津的出海口,走海运。
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张家湾到处都是塌房。
如意纳闷了,“我是西府的人,什么时候西府在张家湾有这么大一个的塌房?我都不知道。”
潘婶子说道:“就是腊月里刚刚有的,如意姑娘在颐园当差,不清楚外头的事情。据说是皇上给的恩典,把张家湾两个官店分别
赐给了咱们东西两府,西府是宝源店,东府是宝庆店,都是有四百多间仓库的大塌房。”
“曹鼎得了这么个肥差,举家要搬到通州张家湾,我家汉子跟曹鼎熟,一来二去的我就结识了他的秋胡戏曹嫂子,曹家要搬去通州,我们就去送行,庆贺乔迁新居,没想到在吃席的时候遇到如意娘,真是巧了。”
如意听了,越发不解,“这个曹鼎以前在我们西府就是个普通管事,修建颐园的时候,他还在没有多大油水的仓库里当管事,怎么官店塌房这种肥差没给西府大管事来喜的人,却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曹鼎?”
潘婶子笑道:“我们也纳闷呢,吃席的时候,我们轮番给曹嫂子敬酒,曹嫂子喝多了,酒后吐真言,席间说了实话,说曹鼎在颐园当仓库管事的时候,某天去长寿湖洗毛笔,捉到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