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婆子说道:“这是我们大厨房总管严嬷嬷送给如意姑娘的,说,如意姑娘帮我们做账,却很少来点菜,今天既然开了口,咱们就好好招待着。”
又问:“面条已经擀好了,是现在下,还是等姑娘们喝完这壶黄酒再下面?”
其实如意偶尔来大厨房点菜,也是故意给机会让大厨房还一还人情,要是一直啥都不点,大厨房会以为她所谋甚大,心中自然有揣测,关系就弄僵了。
人情世故,就是如此,所以,如意坦然接受了大厨房的殷勤,说道:“多谢你们送的菜,手擀面等我们喝完酒再下吧,面坨了不好吃。”
婆子应下,回厨房吩咐去了。
这时,胭脂已经提壶给三人都倒好了酒,说道:“一年又一年,我们在颐园已经当差三年,今年算是平安无事的过去了,希望来年也一样,平安无事。”
红霞举杯道:“没错,希望来年咱们也平安无事,来,咱们碰一杯。”
三人碰杯,都一口喝下。
且说颐园大厨房,如意胭脂和红霞三个人觥筹相错,庆祝今年相安无事,平平安安的度过,与此同时,松鹤堂,王嬷嬷、来寿家的,正和老祖宗说话。
老祖宗闭着眼睛,歪在炕上,来寿家的坐在圈椅上,王嬷嬷坐在小杌子上,身边都有一杯茶和一个装着各种茶果的剔红攒盒。
王嬷嬷说道:“老祖宗,大小姐四个陪嫁丫鬟,我拟了四个名单,请老祖宗把把关,看妥不妥当。”
老祖宗扬了扬手,“说吧。”
王嬷嬷说道:“姚黄,赵粉,豆绿,石榴。”
前面三个都是牡丹花,就最后一个是水果,显得不伦不类。
果然,老祖宗睁开了眼睛,“石榴?就是上回周氏要送给夏氏的石榴?会按摩的那个?这个周氏,要我怎么说她呢,就是不知悔改,尽做些讨人嫌的事。”
“正是。”王嬷嬷说道:“她老子娘都在翠微山国公爷长眠之地看管祭屋祭田,是咱们家的家生子,人是可靠的。我跟石榴背地里商量过了,等她陪嫁过去,转过一年,就把她老子娘的身契都送到大小姐手里,要她老子娘管着大小姐的陪嫁铺面或者田庄。以后全家都是大小姐的人。”
大小姐张德华嫁到定国公府,就是年仅十八岁的定国公夫人了,诰命比周夫人还高,定国公府百年国公府,根基深厚,可不像张家一门两侯这种根基尚浅的“暴发户”。
石榴又不傻,当然是跟着年轻的定国公夫人更有前途。
周夫人这回,又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老祖宗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德华房里有个丫头,生的很是标致,性格沉稳,左眼下面有一颗胭脂记,这是福相啊,鸿(红)运当头。这丫头不错。”
王嬷嬷忙道:“她就叫做胭脂。姚黄也说她不错,模样好,性格好,还是咱们的家生子,不过,她还是留在咱们家里吧,不适合当大小姐的陪嫁丫鬟。”
老祖宗问道:“为什么?”
来寿家的连忙说道:“老祖宗贵人多忘事,这不是因为胭脂她娘的出身嘛,怕将来麻烦。”
老祖宗神色茫然,“胭脂她娘怎么了?”
来寿家和王嬷嬷对视一眼,来寿家的从圈椅上站起来,走到炕边,坐了半边屁股,说道:
“胭脂她娘郑姑娘,是以前石家的后人,就是当年一门一公一侯的石家?如今石家虽然抄家灭族了,但亲家武安侯府郑家还在,且看在武安侯的面子上,郑姑娘的后人,咱们张家给一碗安生饭吃,养着就行了,陪嫁出去,会给大小姐添麻烦的。”
“哦,是她呀!”老祖宗猛然想起来了,说道:“瞧我这记性,越来越差,连郑姑娘都忘记了。”
来寿家的说道:“也难怪老祖宗会忘记,这个郑姑娘三年前就死了,那年大旱,闹水痘,东西两府好些孩子过了病气,郑姑娘本来身子就弱,为了照顾一双染病的儿女,她倒下了,我还格外给她家二十两烧埋银子,让九指好好安葬郑姑娘。”
“当时府里还有好些人不服气呢,说其他家都是死了孩子才给二十两烧埋银子,怎么唯独她家死了大人也给?”
“更有离谱的,还编排我看中了九指长得俊!想要把他纳为幕下之宾呢,一把年纪,老妇撩发少年狂了。”
老祖宗笑道:“但凡有点本事的女人,就有人编排泼脏水,最容易泼向女人的脏水,就是男女那点事。”
这一点,王嬷嬷也深有感触,连连点头,“老祖宗说的对。来寿家的受委屈了,郑姑娘的来历不能往外说,有冤无处诉。”
来寿家笑道:“我不委屈,九指狠狠揍了那几个人,就没人再敢胡说八道了。”
老祖宗缓缓坐起来,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说道:“天什么时候黑的?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摆饭?”
一听这话,来寿家和王嬷嬷又对视一眼:老祖宗这是怎么了?记性变得这么差?忘记郑姑娘也就罢了,但才刚刚吃过晚饭,大家喝茶消食呢,怎么又说没吃饭?
第六十五章 悲白发晚饭吃两回,做豆腐三宝齐上阵
王嬷嬷正要解释,来寿家的抢了先,说道:“这不因老祖宗今天午觉睡的长,起的晚,吩咐说迟一点再吃晚饭嘛,所以天黑了还没有摆饭。”
王嬷嬷顿时明白了来寿家的意思,人老了,老祖宗的记性出了问题,但是老人一般是不服老的,来寿家的将错就错,是为了维护老祖宗的脸面。
王嬷嬷也随声附和道:“正是如此,老祖宗既然饿了,就她们摆饭吧。”
幸好,老祖宗虽然忘记了刚刚吃过晚饭,但是肚子饿不饿还是能够感受到的,说道:“奇怪,这么晚了,也不觉得饿,人老了就是这样,吃的少,不想动弹,又睡了一下午,就更不饿了。”
记性不好的老人们大多有个通病,就是你越是纠正说,你明明已经吃过饭了,老人就越跟你犟,说我没吃,你们都骗我,就偏要吃,即使不饿也要吃。
但你要是顺着老人的意思去说,啊对对对,是是是,咱们这就吃饭,老人反而不会跟你硬犟,就像到了逆反时期的小孩子似的,要哄着点。
来寿家的说道:“不饿就简单吃点,天气冷,吃个锅子如何?”
老祖宗点点头,“吃个素锅子吧,晚上吃的清淡些,别睡觉积了食。”
来寿家的继续陪着老祖宗说话,王嬷嬷出去,吩咐芙蓉她们赶紧准备素锅子。
王嬷嬷把老祖宗刚吃晚饭转眼就忘记的事情说了,芙蓉倒是见怪不怪,说道:
“这不是第一次了,今年入冬之后,忘性越来越大,来寿家的说,让我们哄着点老祖宗,别戳破了,免得老祖宗伤心。”
王嬷嬷听了,有些伤感,她近年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