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到了兼职,如果有人问,就说老家有事,我回老家了。圣诞节之前我会回来的。”
瓦西里震惊过后,认真的点头,他以为母亲要走了。走吧,母亲已经够累了。
~
伊万诺夫娜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家乡熟悉的一切,踏上了前往华夏的路途。
柴洛夫斯基找了二三十人,苏红联盟别的不说,重工业的工程师专家可多了。
只有十个人下定决心出去一博,只为能够让家人们又一个好生活。
伊万诺夫娜和弗拉基米尔同样认识,都是同一领域的专家,肯定在某些时候碰过面了,没想到再见面时,竟然是如此场景,大家只能装作不熟了。
柴洛夫斯基则是拍着胸脯说道:“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去吧,绝对不会扣你们的工资,但是你们要给我10%的工资。
我也不能白忙活,颜承是百亿美金富翁,那可是股神一样的存在。在西方各国中名声顶呱呱!被誉为当代股神,受众人的膜拜。
别的不敢说,吃饱穿暖没有问题。到那里你们别说话,让我直接跟老板谈。我一定让你们的工资达到行内最高!我还要收钞票呢,我只收美金哦。”
柴洛夫斯基现在都已经觉得这种生意很好做,是长久的拿10%的工资,只要这些人一直在颜承的工厂干活,自己就有每月细水长流的收益。
不要跟他谈什么国家道德之类的事情,他饿肚子的时候,怎么不见那些有钱人伸援手。
伊万诺夫娜等人不说话,只是等待着命运的抉择,他们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
长汽工厂,李厂长接到老板的电话,说可能会有一批来自于苏红联盟的专家,就是为了能够达成李厂长的心愿。
李厂长准备一批生产汽车,汽车拖拉机三轮车三崩子都生产,甚至还想生产大型收割机。
人人都去争的汽车行业,李厂长直接弯道超车,去做农机,去做老百姓需要的东西。
‘顶端市场有多大,还是低端市场大?!’
‘我李大明白,领先诸位好几步。’
李厂长当年也和苏红联盟专家们沟通过,他可是会说俄语的人,以前北三省这边可都是会说俄语的人。
“老板你放心将这些人交给我,不把他们喝懵了,算我说大话了。”
“老板你都给他们开美金了,每月2000块钱的美金工资,是不是太高了?”
李厂长有点不平衡,但是他想想长汽工厂毕竟是私人工厂,目前还没有工程师和专家研究团队。
电话另一头的颜承则是含笑的表示:“所有的员工的薪资待遇都会每年递增,按照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制定最新的工资标准,
同时如果有重大发现以及重大研究成果也有奖金,要想挣高工资,就拿出本事来,而且你一定要给我严格把控,禁止浑水摸鱼的人出现!
可以挣高工资,我甚至可以出比丑国工程师都要高的价格,但是要给我相应的结果,要做农机,就把农机做到世界顶流!要不然你就是在吹牛。”
李厂长则是恨不得对天发誓:“有全世界一流的生产线,还有一群工程师,还有最牛的工人!老板你就放心吧,如果这种配置我还做不到世界第一,我就把脑袋掐下来当球踢。”
李厂长外号又要变了,变成李‘世界第一球’。
~
通过重重难关,伊万诺夫娜等人终于来到了长春,华夏北三省,10个工程师中有人真的是来过了,当年就是过来帮盟友了。
弗拉基米尔就是当年过来援助的工程师,此时的他已经退休,日子照样过得很难,他就想过万一自己出了事,正好也给孩子们减轻负担了。
长汽工厂,新装修的工厂看着很是高端上档次。
柴洛夫斯基也是第一次过来,看到这个工厂也是颜承的控股企业之一。
据说人家还有很多很多工厂,在华夏有很多,在丑国也有很多,甚至在西方联盟国家也准备扩充。
伊万诺夫娜和弗拉基米尔等人被李厂长热情款待,吃好喝好。很久没吃过荤腥的众人,看看满满一大桌子的铁锅炖,又是鸡又是鸭,筷子都飞舞起来了。
而且还有大家最喜欢喝的伏特加,连吃带喝,终于吃饱了,大家就觉得就为了这顿饭过来都不亏了。
李厂长先礼后兵,直截了当的说道:“大家都不容易,我们老板说了,只要求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实习工资三个月每月1000美金,转正之后每月2000美金。
大家放心,我们做农机还有汽车,两个都研究,只不过现阶段我们着重是发展农业机器。绝不会让大家有任何心理负担。
全世界都在紧盯着高端市场,我们就要把农机的大价格打下来,就要做下沉企业。
如果大家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可以为你们申请专利,再以公司的名义买下来。放心,我们老板不差钱!
吃完饭大家愿意留下的,我们就可以直接上岗,不愿意留下的人,我们就当吃个饭交个朋友。以前我们可都是老哥们了。”
李厂长流利的俄语,明确的表达了对于工程师的要求以及工资待遇。
伊万诺夫娜等人倒是不意外,毕竟人家外聘工程师可不是为了让大家来混日子的。
提前将所有的问题说清楚,工资待遇讲清楚,大家也不会特别的生气,直来直往符合对方的性格特点。
十个工程师没有一个人离开,所有人都想,哪怕是靠也要靠一个月的时间,拿上1000美金回家!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过圣诞节了,他们说什么也要让家人们过一个有肉有面包的圣诞节。
~
工程师都是干实事儿的技术性人才,伊万诺夫娜等人看到那崭新的流水线,当知道连运费什么的花了一个亿美金才搞到的流水线,他们才知道幕后老板是真正有实力的人!
倒是也相信了他们的工资待遇,伊万诺夫娜本身就是做汽车工程师,而弗拉基米尔更是研究大型收割机的专家。
机械方面都是一通百通,李厂长还派了懂俄语的老工人帮忙,还有一些年轻工人也努力的学习俄语,听懂对方说话。
李厂长已经下达命令:这些外国人能拿到的专家待遇,只要自家工人也能达到专家价格,或者是工程师级别,都将拿同样的工资待遇!
长汽工厂的工人们干劲十足,偷师学艺不在话下,连语言能力都特别的强。
可能是北三省这边的人就没有不敞亮的人,说话方面都不用别人催促,很快就和这些工程师们混熟了。
~
伊万诺夫娜觉得很开心,吃饱穿暖,住的地方很好,工作环境也非常的舒服。
除了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出去逛街以外,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