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9


天追悼会,但我的东西还没做完,而且你这个身体,我也不放心出门。所以我和他聊了下,下周日老爷子头七,我正好去一趟。”

“好啊,到时候你带我一起去?”

“可以。”

听到老林的回答,林朝夕松了口气,心口的大石头好像又放下了一块。

她刚想开口说裴之母亲的事情,也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她脑海中闪过一张时间表。

她最近每天都掰着手指过日子,瞬间就反应出下周日究竟是什么时候。

12月21日,老林车祸那天。

宏大的命运在黑夜里从天而降,带着不可违抗的意志。

林朝夕如遭雷击,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她很确定现实世界中老林是在安宁晕倒被送到医院,所以认为他车祸地点理所应当发生在安宁。

但永川

她从未想过,老林会在12.21号计划要去永川。

林朝夕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现实世界中的过去。

好像在她上次高一那年冬天,也同样因为咳嗽过很长一段时间,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记忆犹新。

那么在现实世界中,老林也确实为她的身体原因暂缓去永川,而选择了12.21号这天

思维滑向黑暗的深渊,林朝夕不可遏制地想到另外一个可能性。

车祸本身发生在永川,这就是当年陈竹父亲迟迟没有调查出老林车祸现场的原因?

她感到自己浑身都凉得彻底。

林朝夕很想现在就写下e=mc^2,回去问问草莓世界的老林,12月21号当天你究竟是在哪里出的车祸?

可她又很清楚,当年老林车祸苏醒后,她和负责调查车祸的陈竹父亲都反复问过他车祸细节,可老林根本什么都答不上来。

没有任何关于车祸的信息和细节,这是是她花费所有精力学习python、编写预测程序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她的所有努力都因为这个细节的改变而付诸东流。

她很想像电视剧里的主角那样,向夜空大喊一句:老天爷,你他妈这是玩儿我。

但此时此刻,她只能再度强迫自己冷静。

因为坐在石凳上的人的老林,是那个会在自己罹患阿尔兹海默后笑着说“世上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男人。

没什么大不了的,再难的事情都可以解决,没到绝望的时候。

林朝夕不断在心中重复这句话。

在老林诧异的目光中,她再度坐回石凳,她知道自己的脸色肯定难看极了。

“怎么了,下周日有什么事?”老林很关切地问。

林朝夕强行稳定语速:“前几天花卷给我打电话,他说裴之妈妈的身体已经太行了,住进了临终关怀医院,就在永川。”

“所以你想我们去永川的时候,顺便看看裴之?”

“是的,如果要等到下周末,我怕来不及,所以能不能改天,早一点去永川?”

林朝夕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放在石桌下的拳头却紧紧握在一起,等待老林的回答。

老林沉思了一会儿:“那还是明天追悼会去吧,你请一天假,我们顺便去看裴之。”

林朝夕几乎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走回屋里。

她只感到在门关上的瞬间,她膝盖发软,浑身都在颤抖。

现在,她改变了老林前往永川的时间,但这会改变车祸发生吗?

她不知道答案。

——

12月16日,老林车祸前六天。

林朝夕背着书包,和她的父亲乘上去永川的火车。

高速铁路让原本需要几个小时的车程骤减到一个小时出头。

永川站里挤满提着大包小包的行人。

整个空间都轰轰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说话声,烟味混杂、空气污浊。

林朝夕走下火车,向前走了几步,挽住老林的手。

从火车站到永川市殡仪馆路途遥远。

他们从火车站上202路,到永川大学城下车,穿过大学城,转218路,在郊区换车,转专线,到殡仪馆。

林朝夕仔细记下他们走下的每条路、换乘的每一辆公交和每段路程的所需时间。

如果她没办法更改老林12.21号还会来到永川的事实,那她必须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做一套全新方案。

——

老人追悼会现场并不大,但人非常多。

有些人西装革履,一看就是社会名流人士,也有很普通的工人或者教师。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大的灵堂就是被这些人挤得满满当。

永川大学负责退休员工工作的领导手持稿件,在台上念诵悼词。

他说,张大明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学校工人,退休前一直在永川大学传达室的看门人。

张大明同志在工作时热爱帮助学生,每年都会资助一位贫困大学生,深受广大师生爱戴。

他是在编人员,享受退休金,晚年生活愉快,甚至爱上写毛笔字,曾荣获永川大学退休人员文艺比赛一等奖。

老林算不上老人的亲朋好友,所以校领导念悼词的时候,他们一直默默站在人群最后。

老林的神情一直非常平静,淡然。

透过人群间的缝隙,林朝夕看到那位传达室老爷爷躺在灵柩里的安详面容。

听着悼词,林朝夕在心中默默勾勒出张大爷的人生全貌。

她不知道若干年前老林和这位老人究竟度过了怎样的时光,但让老林也愿意亲自过来送别的老人,一定是个很好的人。

追悼会快要结束的时候,老人的儿子终于有空和他们说几句话。

他们站在灵堂外花圃边,被浓密的香樟树荫罩的满身。

“辛苦你们专程跑一趟了。”

“我爸爸这一年身体不好,所以他像写回忆录一样写了很多信,东西都在车上,等下仪式结束的时候,麻烦你们跟我去一趟停车场。”

当老人儿子提到“很多”的时候,林朝夕以为那指的是信的厚度。但当她和老林在祭奠仪式后向停车场走去时,发现他们身边有很多人同行。

经过追悼仪式,很多人都已相识。善于交际者开始互相交换名片,也有人开始对起彼此的专业和姓名,老林却没有和任何人交谈。

老人的儿子把他们带到停车场一辆白色suv后。

后备箱缓缓打开。

他从里面搬出一只纸箱放在地上,围在suv前的人们发出低声惊呼。

纸箱打开,老人的儿子拿出一封封信件,按照上面的姓名,一个个喊名字。

“王良。”

“许安。”

“刘朋朋。”

被叫到名字的上前接过写给自己的信,像学校老师发作业那样。

那些信件或薄或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