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先行投资会这么大手笔),跟真理医生聊天的时候其实已经怔完了。

(但听到这种建议还是令人心情愉快。)

我现在是公司试图讨好的对象,是业绩,怎么都轮不到我紧张,反而是公司安排两位P47……啧,倒是蛮有意思的。

地位太高,有业务上的冲突,青年面貌。

就是地位太高了,所以才摸不准公司将这两位摆在我面前是个什么意思,要是P45的青年,那就好理解得多,总归逃不过老三样:亲情友情爱情。

有人性的天才,公司自然会利用人性。

我跟公司以海拉身份正儿八经接触的两次,一次为了自己的学生跟着一群学者合作,免不了要跟人争执几句。毕竟那次我在公司的认知中是一个星球上的前无古人的天才,稀奇度有,但也就那样,毕竟博识学会里有很多这样的天才,最多就是随意刮奖突然就在穷乡僻壤里刮出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天才,还提出了一个新奇的理论,那就让附近博识学会的学者去看看好了。

谁成想,理论上的学术援助最后真成了博识学会跟一个人的密切合作,还是以被刮奖出来的那位天才为主导的。

在这个合作周期里,我的态度其实还很好哦,毕竟是老师的身份,这个职业决定了我的耐心很足,是笑眯眯的看着学者们跟自己起的学术上的争执的。

然后学术会议那次,公司已经明白我的「天才」是能追逐天才俱乐部里的天才的「天才」,并肩而行也不为过。

然而我的态度亦是亲和,只是用一那由他的信用点的价值来确定学术会议的内容,算是意思意思收了费,还是对公司而言最容易支付的代价。

两次见面,态度都是平和,意识到了公司弄的小动作,都没有波及太多,就是发了一通绝不符合公司认知里的天才们的脾气,杜绝了公司了对我工作上的想法。

后续,没了。

纵观公司能够观测到的我的工作生涯,发现我在日常生活里完全是个普通人心态,不是什么大事。

就算有违和感,那也是【天才在努力去成为一个普通人】。

重点是【天才不介意分享自己的成果,且基本上等于白送】。

我要是还在市场开拓部工作,看到跟【我】一样的天才,我也会非常高兴,因为很好搞定,有对比才知道一个正常的有人性天才是多么稀缺。

一个天才只在意自己的研究,而不在意其他时,钱都是送不出去的,公司的技术更迭根本跟不上天才们手搓出来的仪器,他们需要的原材料都很难得,在公司内部跟神体琥珀一样,有价无市。

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市场开拓部接触过天才俱乐部的阮·梅,这位生命科学上走的太远的天才还是我负责接洽的。

理由是“阮·梅女士对你比较有兴趣。”

这句话足以让奥斯瓦尔多脸上出现计划被打乱后的烦躁,可见其杀伤力。

接洽后,这位天才,这位看起来气质婉约亲切的天才,并不提及这次合作的事宜,她只是专注的注视着我,“亲爱的,你看起来非常疲惫,要休息一会儿吗?”

我不敢在一个生命科学上的天才面前入睡,她没有强求,也显而易见的不是来跟公司洽谈合作的。

她只是用安静又绝不能让人忽略的目光注视我,如同凝望一个生命领域的难题。

“亲爱的,你能将自己送给我吗?”

“或者,我要同你交换什么,才能得到你?”

这么个谈话氛围,我拿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公司竟然没让我……嗯……出卖一下自己。大抵是危险性太高,我跟她再接触一段时日,可能就不是公司的P45了,而是阮·梅的助手。

阮·梅女士对跟公司合作的意愿不高,能坐下来接触公司,可能仅仅是因为对我感兴趣。

接触过程都称得上克制——她并没有用肢体接触我,没有试图走近我,在一个安全距离内,同我谈论着生命的奥秘——但除此之外,什么收获都没有。

常事。

倒不如说跟这群天才们接触,挫折才是正常的经历。

正因为我本人接触过天才俱乐部的天才,公司这边也有了屡败屡战的经历,综合之下,我知道一点公司会用来绑住我的办法,也不稀奇。

【我】在天才的分类里称不上正常。

只用极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可观的回报,精神上的需求也贴近常人,公司上一次碰到略有些相似的天才是利尓他,比起利尓他,【我】又不算真正的无私。

【我】有需求。

是可以让公司完美贴合上的需求。

那么,这需求,公司自然会想办法提供,好让【我】成为公司的资源。

而需求,无外乎物质上和精神上的。

物质上公司已经给了【我】一颗星球,精神上,自然会有对应的策略。

老三样就是精神上最平滑的一个过渡。

久经考验的。

公司需要先有一个确切的渠道把握【我】的精神需求,才好更好的定制出【我】的精神特攻。

所以我才说P45的青年摆在我面前会比较好理解。

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顶头上还有存在感极强的主管,资本家的气息掩掩还是不太突兀,又是人精,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地位和尊重都有了,还有一丝被同病相怜的可能,最重要的还是物美价廉。

用P45时的我的思维来看,确实是物美价廉,没说错,无论走老三样中的那一条,或者是含混着都行。

利益确实永垂不朽,然而那得是能找到在双方眼中都永垂不朽的利益的情况下。

找不到以及不适配的情况下,用人类的情感来牵绊是惯用的方式。

也有别的方式,可又不是结仇,又不是只要个脑子不要思维,选个稳定的方式构建联系,效用不提,至少不会出错。

基于这种思维,我以为我顶了天会见到几位P45,谁知道是两位P47,这种级别,有必要同我走这老三样的路?

我觉得没必要。

那先看看公司的想法。

旅途的前半段,我跟两位P47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每天最长时间的接触是在同一个餐厅里用餐。

他们的用餐礼仪无可挑剔,第一次的,后面因为我与他们的用餐礼仪不太兼容,他们适时的变通了一下。

大家的画风一下子从指点江山的幕后BOSS,变成了寻常游客出来旅游。

一般情况是,我没吃完的时候,他们已经吃完了,然后一人找了条离对方最远的沙发打开设备远程办公,根本看不出来这两人正在合作改造一颗星球。

气氛勉为其难的不紧绷。

等我吃完了上楼,我拧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