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用的药剂做成苏乐达口味的冲动。
好在,实验合作已经结束,观望这次合作的人都可以松口气。
#85并没有被#64胁迫着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产物,也只是进行了一次对博识尊的仿制,未曾丧心病狂到对原始博士的返祖实验进行一个大加强,使整个宇宙沦陷于猴子的国度。
目前,原始博士的主要重心也不是实践自己的返祖实验,而是让仿·博识尊解析两位天才的基因会产生什么的个体,是否能突破二者的极限。
现在,我为什么要提前结束合作的理由就已经很明晰了。
我给了原始博士一个博识尊都尚在求解的问题,真跟这位合作计算这个,基本上我就告别了自由身,要陪着原始博士坐牢了。
「error」产生的原因非常清楚,使「error」在计算中不再出现的条件也非常清楚,只用将我那些被折现的因果取回来就行。
非常的简洁明了,完全送分题。
好,来让我们接着看下一个拔高题:
如何取回这些因果,使我成为完整的“1”。
我跟原始博士告别时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还跟人交换了联系方式,说实验有进展了就告知我一声。
实则准备看他的破防日记,报我吃了那么多天香蕉的仇,人生漫漫,看别人破防也是一种调剂。
第二天,我睡了一个长觉神清气爽的起来,原始博士就给我发来了消息,一堆实验数据压缩着挤进了手机,打开时手机都胆战心惊,就怕它直接爆了内存。
那一堆的「error」看着真是让人赏心悦目,非常有均衡的美感,我欣赏了许久,才慢悠悠回他:
“刚睡醒,你这是整出来个什么,看数据表现怪均衡的?”
“你有基因病。治不了?”
“?”
“基因性状表达一直出现错误,胚胎正常孕育过程中总会在诞生之前死亡。我的基因序列表达没有问题,你的基因检测有时正常,有时候无法得出结果,其相对应的图谱比自灭者还要虚无。”
“有俱乐部券吗,当面谈。”
我甩给他一沓早就准备好的资料,说我没有俱乐部券(也真没有,我的加入流程跟我没有关系),这些资料可能有用。
“你等等,这个课题的潜力比我想象中更大,我和仿·博识尊的算力可能不足。你能接受这个项目后续有新成员加入吗?”
“它现在是你的项目。”
新的一天暂时没有见到原始博士破防,这不影响今天是个好天气。
拉帝奥十分钟前发了一条朋友圈,一盆盆栽沐浴着阳光,从它奇特的造型中,我认出来这是我学习园艺时,拿着剪刀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能施展的目标,从网上买来的那盆。
往下拉,有纯美骑士日常的夸夸,有公司员工的吐槽,继续往下拉,还能看到很多重量级人物,比如奥斯瓦尔多。
这位被战略投资部的消息压得很底下的市场开拓部主管,点开头像,看他的朋友圈,除了市场开拓部的业绩,近段时间基本上就是琥珀王的猫。
看上去很像招魂。
我继续往下刷,消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退出去,看到了一个好友申请,来自于天才俱乐部#76螺丝咕姆。
这位天才是被#64原始博士拉过来的送俱乐部券的工具……智械?多少有些冒犯这位螺丝星的君王,但我以原始博士的道德起誓,他会找到这位智械天才,绝对是因为#76的研究领域很便捷。
无需本人抵达,只需要一个数据传输,就可以将俱乐部券递过来。
他的模因其实也能做到这样的事,但以他目前的情商勉强还是能看得出来,我暂时不想理他。
那么这位#76就很想理他吗?
大概也不是很想。
但他又不在乎#76怎么想,一个模因过去,甩了我的联系方式和一句“她没有俱乐部券,传一下,#76。”
连#85■■的前情提要都没说。
这不是完全没在意俱乐部券能不能送到我手里吗?
辛苦螺丝咕姆了。
螺丝星的君王在我碰见的天才中,要比#64和#81更具有人味儿一些,这与他的爱好是研究有机生命的情感可能有些关系。
总体来说,这位智械的君王无疑是个绅士,说清前因后果后还询问我现在是否方便,得到我肯定的回答,才将俱乐部券传输给我。
我找工作的间隙,可以一心三用。
网上飞速刷过一堆工作信息,手机上跟人插科打诨,脑中还时不时戳一下互,问祂这些工作有没有除祂之外的星神的手笔,将好好一位星神变成了主动出声说工作没问题的复读机。
拉帝奥和波提欧这两位聊天较多的朋友的信息也时不时冒出来。
一位习以为常的为我的工作情况操心,在能满足我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找到对待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好的工作,避开我过劳死的可能。
一位在追杀奥斯瓦尔多的空当里说原始博士这宝了个贝的最近一点动静没有,奥斯瓦尔多那边上门堵人又是赌到了呜呜伯的倒霉蛋,他都P47了抢个周边还这么怕被爱死。
但他们完全迥异的逻辑里,都有一处殊途同归,那就是:
“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了吗?”
“你不会还在找那些被人一枪爱死都不奇怪的工作吧?”
我都是统一回复:“在找。”
还是原始博士,到了九点,一刻都没多等,就给我发消息,说“速来。”
还没起来的我,一个句号过去,那边的消息立马刷新,“九点半?”
“。”
最终确定的时间是下午五点。
等到了下午五点,我准时使用俱乐部券,看见铭刻在俱乐部券里的宴会位面群英荟萃。
原始博士试图证明我的基因病不是无药可医,在证明过程中,因为大脑算力的局限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于是,他将资料通过模因发送到了如今仍旧有活动迹象的天才的面前,并附上使用俱乐部券的时间。
我以为他最多会找到生命研究领域的#81阮·梅,结果他是群发。
群发,这就是智识的选择,还是众人既做智识的枝叶,亦免不了被智识所驱动?
属于博识尊的疑问,祂分出的一部分算力还不够,还要使自己的天才们,投入关于「error」的计算?
可能这就是智识。
世上若有疑问,自有人去为验证它去耗尽一生。
在聚会期间,一堆天才们对着现有资料思考的场景确实罕见,我保留了这一场景,在他们的思考中制作了光锥。
我的问题,因为恒定的不稳定而在最初就拥有较高的难度,在场因为同一个问题而聚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