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虚弱,怕是连下床的力气都没了,劳烦皇帝,赐哀家一杯毒药酒吧。」
不愧是宫斗王者,这段位果然高明。以退为进,以弱攻强,不但占据道德制高点,还反攻为主,倒打一耙。
言官们原先凌人的气势,也随之一滞。
我暗暗吸气,成败就此一举,绝不能让她有容身之地。
于是,我重新跪于太后榻前,拼命磕头,哽咽道:「母后这么说,让儿子情何以堪?母后这是要逼朕去死呀?」
我继续用眼泪攻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母后,朕自即位以来,孝敬母后,满宫皆知。然每及许氏之事,母后则不顾一切,强朕所难。封爵许氏,赐女县主之尊,许子弟以要职于朝。然许氏不念皇恩,屡犯众怒,违犯国法。朕念母后之面,每从轻处。然许氏恃母后之余威,益肆其恶,胡作妄为。母后,朕虽贵为天子,亦无奈何,况许氏之欲,日益膨胀,朕实难以满足。乞母后勿再逼朕,朕已不胜其苦矣。」
我越哭越委屈,最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差点晕厥。
皇后也跪在我身边,拼命劝谏我,要我保重龙体。
「皇上,自古忠孝难两全,母后怪罪您,不过是气急之言,当不得真。等母后消气后,一定会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
不少官员,为了博取孝名,无所不用其极,有的甚至用亲生骨肉的性命去填补。
一些无知或心理变态的老人,也是抓准子女心思,作天作地,一言不合就以孝道压之。
为人子者,虽痛苦不堪,但顾及名声,也不得不用无数怨气和委屈,成全这份令人瞠目的孝道。
原主说起「孝道」二字时,一张脸都扭曲了。
他特别反感那些官员为了孝道,为博取名美,愚孝至极。
可是,他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我熟读历史,也清楚古人那变态的孝道有多折磨人。
我同样无力改变,但我绝不容许,堂堂帝王之尊,也被区区一个「孝」字压在头上。
长辈利用孝道打压子女,不外乎卖惨、诅咒威胁、一哭二闹三上吊等三部曲。
太后段位颇高,这三部曲早被她使得炉火纯青。
先是道德绑架,再利用外界的舆论,言官们的逼迫,真真是十面埋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原主每每被拿捏得抓心挠肝,憋屈到哭,也无力反抗。
我则不同,非当局者的我,属于旁观者清。
太后会哭,我比她更能哭。
她善用苦肉计,我也会。
我一边扇自己的耳光,一边磕头,哭天抢地。
她喜欢利用舆论来制裁我,我也有样儿学样儿。
「朕也不想对许氏赶尽杀绝,也就降爵罚俸。但左都御史李进,却主张抄家流放。李进此人,母后应该有所耳闻。母后之前还夸过此人,铁骨铮铮,不畏强权,乃大盛皇帝第一耳目吗?」
太后双眸发直。
她总喜欢利用李进等言官对我围追堵截,我就让她尝一下,被自己养的狗反咬一口的滋味。
阁老们也替我说话。
「太后,对许氏抄家流放,非皇上本意。而是李进此人,在朝堂上,陈烈许氏足足三十八条罪状。为平息众怒,皇上这才不得不罚,并非与太后作对。」
太后勃然大怒:「李进?竖子,我许氏哪里就得罪他了,居然下如此狠手。」
我唯唯诺诺。
心中却冷笑:舆论的回旋镖刺在自己身上,肯定很酸爽吧!
我又哭道:「母后,朕求求您了,给朕一条活路吧!朕不单单是您的儿子,还是一国之君呀!儿子真的不能事事都听您的,儿子要为天下百姓,万千黎民负责啊!文武百官,都看着朕呀!难道母亲想让百官知道,他们侍奉的皇帝,是个只能在太后面前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软弱君王吗?」
我这番唱念做打,给自己打 9.9 分。
剩下的 0.1 分则是告诫自己不能太过得意。
太后脸色铁青,指着我,气得说不出话来。
言官们彻底怒了。
「上行下效,母慈,才有子孝。母不慈,何来的子孝?」
「皇上事太后至孝,天地可表,然非太后干预朝政之由也。」
「太后乃皇上嫡母,理应温柔慈爱。今在臣子面前,视皇上如三岁小儿般,任意训斥打骂,上违国法,下违三纲五常。」
文华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陈阁老,骂得更狠,指着太后鼻子愤然道:「圣祖有言在先,后宫挟孝道逼迫天子,干涉国政,乃死罪。百官和宗人府有权行圣祖之责,将其贬黜至冷宫,废为庶人。」
另外三位阁老也是群起激愤。
「叱司鸡晨,倒行逆施,对一国之君多打骂,少慈爱,既无妇德,更无嫡母风范,德不配位,上辱国本,下违祖训。臣等建议皇上立即昭告天下,祭告太庙,废黜冷宫思过。」
太后又惊又怒,老眼一翻,这回是彻底晕过去了。
我继续扑在太后身上痛哭流涕,这回再也没有官员指责我半句,还反过来宽慰我。
第10章
我罢朝三日。
对外的理由是太后病重,没心思打理朝政。
一切事宜,交由阁老们处理。
这回阁老们没来烦我。
言官们也没再瞎逼逼了。
亲眼见识过胡搅蛮缠的太后,这帮家伙总算明白了我的不易。
不但帮着弹压其他反对的声音,还替我说了不少好话。
「太后虽为皇上嫡母,实在是德不配位。」
「皇上也不容易呀!」
太医说,太后连续多次急怒攻心,已伤了根本,加上年事已高,要是再被气上几回,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看着醒来后就歪嘴斜眼,口水横流,身子动弹不得的太后,我伤心得直掉眼泪。
皇后以及一群妃嫔们,自然是一番劝慰。
心直口快的宁妃忽然说:「都要怪贤妃,要不是她在太后面前多嘴提及荣成大长公主,太后就不会受此大罪了。」
贤妃花容失色,立即跪下请罪。
贤妃所出的四皇子是太子之下,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
老四还拥有贤王之美誉。
贤妃本人出身高贵,又生了两个皇子,巴结太后,又与荣成交好,哪会没点想法?
如今撞上枪口上,倒也省了我不少事。
「贤妃干涉国政在先,忤逆犯上在后,德不配位,降为嫔,移至永巷。无朕命令,不得踏出永巷半步。违者,严惩不贷。」
第11章
压在原主身上几座大山,轻易被我搬走,使得我志得意满,自我感觉良好,信心爆表。
原主有九个儿子,十一个公主,帝王中算是高产了。
无子嗣压力的我再也不用强迫自己去后宫提枪上马。
唯一不好的就是没钱。
中秋佳节,我不得不借口太后病重,取消一应娱乐活动,只在坤宁宫设了家宴。
家宴热闹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