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不下去了。

臣子们纷纷劝慰我:「皇上圣明,当知此等英勇之举,乃国家之瑞气,社稷之祯祥。彼辈以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护我皇图巩固,万民安乐。其功在社稷,其德在人心。」

「皇上仁爱,念及忠魂,或有伤怀之情。然臣以为,皇上宜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勤勉之态,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使天下苍生皆沐皇恩浩荡,方不负此等忠勇之士之牺牲。」

我在群臣的劝慰下,方止住哭泣,又对满身是血的禁卫军统领道:「朕记得,卿之爱子,亦在禁卫军当职,可安全否?」

禁卫军统领虎目含泪:「蒙圣上关怀,微臣膝下三子,长子次子,皆已殒没。」

我身形微晃,眼泪止不住地哗哗往外流。

对方半跪于我面前,正义凛然,语气铿锵。

「为圣上之死,非轻于鸿毛,实重于泰山,死得其所,我儿无憾九泉。请皇上保重龙体,勿为小儿挂念。伏望皇上圣体康泰,龙心大悦,以四海为家,以万民为子,开创太平盛世,垂范百世。臣等忝列朝班,当效犬马之劳,以报皇恩于万一。」

老七带着皇子们,也跟着跪下来,齐声高呼:「伏望父皇圣体康泰,龙心大悦,以四海为家,以万民为子,开创太平盛世,垂范百世。儿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文臣武将齐齐下跪。

看着呼啦啦跪了满地的皇子和臣子们,我眼眶再次湿润。

今文臣武将,个个双目含泪,其宽慰之语,皆发自内心。

张仲景这个一身反骨总爱指责我的老家伙,此时也是老泪纵横,言语恳切。

也就是此时此刻,我才惊觉,吾辈之尊位,并非横行无忌,逞一时之威风,图个人之荣耀。

上位者,当肩荷社稷之重,砥砺而进,勤勉不辍,而非恣意横行于帝王之权柄。

12年帝王生涯,此刻方让我彻底领悟:帝王之道,在乎仁德,而非强权所能及。

第26章

冷静下来后,下达一系列善后工作。

老八因保护我,被一刀砍在背上。太医说,就算保住性命,也得落下后遗症。

「全力医治,务必保住老八。」

其余受伤的将士、军人,我让户部给事中拟旨,召集京城所有大夫。

「将士负伤,哀鸿遍野,朕心甚忧。太医院之人力,虽精且专,然数量有限,难以独支大局。故朕意决,诏令全京之骨伤名医,尽弃私务,共赴国难,全力救治我英勇将士。」

「彼等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今受重创,实乃国家之痛。望诸医士,以仁心仁术,细心诊治,务求其伤愈无痕,勿使英雄留残。朕知此任艰巨,然医者父母心,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勿辞劳苦。」

「至于医药费用,一切开支,皆由户部承担。朕誓以国帑之丰,保障将士之需,不使一人因伤而困,不使一家因医而贫。」

「望诸医士闻诏速行,共襄盛举。朕深信,在诸君之共同努力下,我英勇将士定能早日康复,再振雄风,共御外侮,保我河山无恙。此诏即日下达,诸君勉力行之!」

老七和老十二负责收拾残局,禁卫军、锦衣卫、各司衙门、内务诸司也没闲着,全被派出去清理善后。

我则在养心殿大开杀戒。

此时的我有多难过,面对谋反之人就有多恨。

我甚至都懒得与主谋打嘴仗,直接把老四和其老丈人凌迟处死。

居中串联的赵嫔,老四媳妇,及其四个女儿,一律陪葬。

参与谋反的老六,老九和老十,也被处死,其余从者,一律绞杀。

其余参与造反的武将,及世家大族,也一律抄家处斩。

此次死于护驾的将士,高达一万五千人,受波及的宫人,也高达三千余人。

老四的心果然黑透了,专杀手足兄弟。

要不是老七武艺高强,身边还有两大高手保护,不然也得步上其他皇子后尘。

原主一共 18 个儿子,年长者当数老五鲁王,今年三十有八。年幼者,不过十三岁,死于刀下者,就有八人。

虽然与这些皇子没多少父子情分,但眼睁睁看着他们惨死屠刀下,依然心如刀绞,觉得对不住当年原主的殷殷期许。

第27章

身于高位,责任感太强,也非好事。

如果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自然能享受帝王带来的一切权利风光。

奈何我的责任感不允许我当个只知纵情享乐不顾民生的帝王。

虽说在我的努力下,吏治清明,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国家大事,纷乱繁杂。

西南出现大地动,伤亡无数。

黄河时不时泛滥。

我虽非守财奴,但见国库里的银子又蹭蹭减少,真心肉痛。

幸而老八手底下有一群经商能人,通过商业运作,为国库挣下了不少银子。

不然,把我逼急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稳住道德底线,跑去打劫群臣或周边少数民族。

开年后,海上倭寇横行。

边境也不得安宁,游牧民族时常骚扰边境。

我不是好战分子,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我只能调兵遣将,东打倭寇,北抗蒙古,西击百越。

尽管银子噌噌往外流,但君臣齐心,众志成城,民间百姓齐声助战,将士们补给充足,斗志高昂,不过三年,打残倭寇,赶跑蒙古。

基于倭寇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我主张就地诛杀,不留活口。

蒙古人和百越倒还颇有些家底,把他们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我让老八前往谈判。

这小子深谙扒皮之道,据说,老八在谈判桌上,嚣张跋扈,锱铢必较,随从也是人手一个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寸理必争,寸土不让,条件之苛刻,逼得对方几欲爆起。

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老八带回了丰厚的战利品。

光每年上缴的岁贡,都可以养活一支 10 万人的军队了。

老八的「扒皮阎罗」美誉更是传遍朝野。

相较于老八在银财上的斤斤计较,老七对于断案判案,则有一股难以言语形容的狂热。

其狂热到,我预封他为储君时,都给拒绝了。

「父皇春秋鼎盛,英姿勃发,犹胜往昔,真乃天佑我朝,百姓之幸,万民之福也。故儿臣斗胆上言,恳请父皇暂缓册立储君之事,以全父皇之威名,延我大盛之福祉。」

听听,这是人话吗?

但我还是包容了他的傲语狂言。

有个责任心强的储君,民之幸矣。

第28章

阎王给我的 20 年阳寿,看似长,实则弹指即过。

这日早朝,忽然喉咙发哽,人就倒了下去。

醒来后, 人已经躺在龙床上了,老七等人跪于榻前,眼含担忧。

我很快就想到,阎王给我的 20 年寿命已到。

自知大限将至, 我也不废话,册立老七为储君。老八,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