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矛盾频繁,打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土地去到城里打工,所以到了现在甚至不少地方还会给农民们补贴,鼓励他们继续种地,减少城乡差距。毕竟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没有人种地可不行,所以现在实行用工商业补贴农业。”

“虽然现在农民的日子好过上了不少,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还是没得比,特别是像美丽国这样平原众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大农场,不少农民比城市里的白领收入还高,真希望有那么一天。”

诸朝众人虽然与现代隔着百年甚至千年的时光,但他们并不笨,在姜宛并不算特别细致的解释下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秦,嬴政坐在软塌上,手指弯曲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案。

从商鞅变法至今,大秦便一直秉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有着严格的管控。因此商业虽然暴利,但是在整个大秦的经济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后世竟然只靠工、商业便可养活整个国家?一个所谓的“公司”就能养活整个军队?这怎么可能?

不,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从事工、商业的人足够多、规模足够大就行,可那样的话不就没人种地了吗?那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养活那么多的人。

这时嬴政脑海中又冒出了那亩产千斤的神种以及不需人力自己便会在田间耕种的机械,对了,他们那时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如今下天下一统,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打仗了,但农田却没有那么多。或许适当开放手工业、商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黔首们有活干,他们就不会想着造反了。

汉,刘彻经过了短暂的迷惑后便是眼神一亮,他望向桑弘羊,“看来这商业的确暴利,竟然一个行业就能养活整个军队,爱卿,你回去多想想看怎么从那些商人手上多收些税,朕打匈奴的钱就全靠他们了!”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对商贾之事很是熟悉。

他在心中感叹,这后世的商税恐怕也是基于总体的规模大,而不是像陛下想的那般雁过拔毛。

不过死道友不死贫道,既然陛下都吩咐了,他自然要将活干好。

他当即拜道,“陛下,您放心臣一定回去拟定章程,彻查商贾。”

于是轰轰烈烈的盐铁官营、算缗告缗、币制改革等政策直接提前了数年。

宋,赵匡胤算是各个时空中最能理解后世工商业为什么能收上来那么多税的皇帝,他当政以来放宽商业限制、开放夜市,如今他大宋的赋税中商税已经占了不小的部分。

当然这也遭到了不少酸腐文人的反对,但他顶着压力还是继续干了下去,

他笑着看向一旁的弟弟赵光义,“这天幕看来也很是赞同发展商业。”

赵光义也笑着道,“都是大哥你圣明啊!早晚我大宋也能用这商税建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收复燕云十六州!”

……

姜宛解释完,直播间也终于提醒她直播时长已经够了,姜宛顿时如释重负。

这时姜奶奶也收拾好了碗筷,她有午睡的习惯,从厨房出来后便提醒姜宛记得午睡。

姜宛以前工作时中午只有一个小时吃饭的时间,并没有午睡的习惯,然而回到家后,日子变得悠闲了许多,再加上姜奶奶的监督,她也慢慢养成了午睡的习惯。

更何况这是现在现成下播的理由。

于是她当即对着镜头展颜一笑,“今天的直播就先到这了,我要去睡午觉啦,大家也记得多休息,拜拜,明天见。”

姜宛说完告别词后便直接切断了直播,诸朝天幕也瞬间恢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众人都很是舍不得,虽然不过短短两个时辰,但姜宛给他们带来的未来世界的冰山一角却已经足够惊艳,让他们疯狂想知道更多。

但很快他们便没有时间舍不得了,因为装着红薯的箱子突然间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第1414二次带货——烟花……

秦,嬴政向来疑心病颇重,哪怕知道这应当是天幕所为,但也没有自己拆开包裹,而是让身边伺候的赵高拆开。

赵高面上恭敬,但心中却是很不情愿,呵,就他自己的命宝贵,凭什么他要受这样的风险?

但不管怎么不情愿,赵高还是利落地拿起一把短刀拆开了包裹,然后入目的便是之前在天幕上看到土红色块状根茎物。

赵高又伸手碰了碰红薯确认无毒后,然后才对着嬴政禀报,“启禀陛下,并无不妥。”

说着连忙将手中的红薯呈给了嬴政。

而后,大殿中的其他臣子诸如李斯、蒙毅等人才也纷纷拆开了自己面前的包裹。

李斯向来敏锐,很快便发现了包裹着红薯的纸箱很是不同寻常。

他顿时上前道,“陛下,这未来果然非比寻常,这包裹红薯的东西臣看着都很不俗,似乎之前从未见过这种产物,也不知道是何物做的。”

嬴政正在打量手中的红薯,闻言抬起头看了看李斯手中的纸箱。

薄薄的一层,像是丝绢却又不是,真是神奇。

不过天幕的世界实在是有太多他们没见过甚至是未曾想象过的东西,他也不算惊讶,摆了摆手道,“你们都把这纸箱收集起来,让工匠们好好研究,朕有机会问问那姜姑娘这是什么东西。”

说完他又转向站在一旁的大司农,“之前你应当记录下来了天幕中所言红薯的种植方式了吧,你先带着人将这一半的红薯试种,其余的先放进地窖中储存。”

他一向谨慎,自然不会全部播种,按这天幕所说红薯长成需要三个月,放进地窖也能保存三个月,万一第一波试种失败,还能再试种第2回 。

大司农自是连连点头,然后命人将拆开的红薯收集整理起来。

各朝各代此时的情形都与秦朝相似,满朝文武都忙着试着种植这据说亩产千斤的神种。

目光长远的帝王都选择将红薯全部播种,而在他们没察觉时,他们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在直线上升。

当然也有部分帝王贪图享受,得到红薯后并没有完全作为种子使用,比如李隆基。

唐天宝五年,李隆基冷眼看着突然间出现的红薯,非但不觉得兴奋,反倒更加难受。

这隔空传物的神仙手段,想必会有更多的人相信那天幕的胡言乱语了。

不行,他得让李林甫加大控制力度了。

正当他烦扰之时,身旁杨玉环的声音柔柔响起,“陛下,要不然我们尝尝这红薯吧,我看那天幕里姜姑娘吃得可甜了。当然这红薯还是育种最为重要,臣妾只需要吃上一根就行了。”

李隆基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杨玉环的脸,“有这么多呢,哪里能让爱妃只吃这么点?”

当然他也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