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的不知哪里的竟然直接宣扬自己是神的使者,还直接建了个什么教控制黔首,最离谱的是他竟然还成功了。”
汉元朔元年,刘彻此时也很是无语,他虽然很信鬼神之说,但本质只是想找到长生不死之法,让他真去信个什么教的他完全做不到。
至于民间,更是神仙众多,拜神也多是祈祷风调雨顺。
宗教的作用真的竟然这般大吗?刘彻突然间背脊有些发凉,他不由想到历史上秦始皇一心寻仙的模样,也想起了天幕口中自己被骗得差点将公主嫁给术士……
刘彻当即拍手,“让各州府严查,将那些术士的名字都登记在册,严加看管。”
……
事实上姜宛也不是很理解,讲完阿拉伯帝国形成的故事后她也忍不住吐槽,“我当时第一次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有些震惊,在我的印象里虽然西方爱搞那些什么君权神授,教皇的权力很多时候比国王还大,但却也没有发生过宗教领袖直接当皇帝的。当然这是阿拉伯地区自己的选择,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国情所在。”
“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帝国进入四大哈利法时代,开启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先后占领叙利亚、波斯等国,建立了横跨亚、欧、非地区的军事帝国。”
“四大哈里发由**公社协商、选举产生,这一时期被成为神权共和时代,直到公元661年,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制,也是这一时期其疆域达到了最大值,面积约为1340万平方公里。这一时期被我国的史书称为白衣大食。”
“公元750年,阿拔斯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因旗帜为黑被大唐称之为黑衣大食,”
“阿拉伯帝国扩张期间还与大唐军队在帕米尔高原西部多次交手。大多数人应当只知道怛罗斯之战,也就是大唐输掉的那场战役,并且以此证明大唐战斗力不如阿拉伯帝国。但实际上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一共交手了九次,之前的八次都是大唐获胜,751年,高仙芝率领的军队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相遇,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战胜谁。然而唐协军葛逻禄突然叛变,导致唐军失利。”
“还有不少所谓的西方学者认为,正式由于这次战争的失利,导致大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种说法无疑有为阿拉伯帝国贴金的嫌疑,且不说大唐军队远远少于阿拉伯军队,其次这场战役实际上对两国都没那么重要。因为此战之后大唐继续在西域扩张,而阿拉伯帝国也不再东进。”
“真正让大唐退出西域的本质原因本质还是安史之乱。怛罗斯之战失败后,高仙芝时刻想着重整军队打回去,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高仙芝被召回朝出兵讨逆。”
“因为敌军实在是太过锐不可挡,而朝廷军队多为新募集到的新兵,因此在接受到封常清的建议后,高仙芝带兵退至潼关,训练士兵修理武器,叛军进攻潼关久攻不破于是退兵。”
“然而高仙芝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谗言之下。此前边令诚有事相求高仙芝,但高仙芝不应。边令诚伺机奏报唐玄宗高仙芝退守潼关不敢进兵、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果这个懂王觉得高仙芝避战拂了他的面子,果然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他们斩首。”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这之后大唐自顾不暇,再也无力插手西域局势。”
“阿拉伯帝国察觉到大唐的衰弱后趁机进入西域,虽然有吐蕃等国依旧在抵抗,但最终西域的千里佛国几乎都**化了。”
唐贞观初,李世民在听到“高仙芝”名字的那一刻便猜到了这应当是个高丽人。他一向胸襟广大,哪怕是异族只要愿意归顺大唐,他也愿意重用。
而高丽人能够如朝做官,还担任要职那证明高句丽肯定是被他大唐给拿下了!
李世民不禁有些兴奋起来,毕竟高句丽依托地利很不好打,如今已经立国好几百年了,他那表叔杨广的江山也算得上是一半因高句丽而亡。
然而他还没兴奋多久,便听到了那唐玄宗逼死忠臣的操作,而那安史之乱还持续了8年!
李世民本来以为自己有了先前的剧透,已经足够淡定,然而此时的他心口仍旧气得发疼,“这个唐玄宗!朕要是有机会碰上他,一定要打死这个不肖子孙!”
而依旧躺在美人怀中的李隆基此时也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急忙坐起身,对着天幕大喊。
“这天幕又在妖言惑众污蔑朕!朕一定要灭了这天幕!”
第22章
竟然是李隆基那小子
李隆基自然知道高仙芝是何人,他虽是高丽人,但在军事上很有天赋,在加上胡人在朝中没有根基,对他的权力造不成威胁,因此他很乐意提拔这些胡人将领。
开元二十九年,他任命高仙芝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之后数次西域战役上的表现都令唐玄宗很是满意。
如今李隆基还没昏庸到看不出高仙芝退守不出是合理操作,并不是贪生怕死亦或是心生反叛之意,但这也意味着若如天幕所讲,那时的他可真是昏了头,竟然大战之前杀将。
他很想否认自己不可能这么干,但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叛军压境,他还被手下将领这般拂了面子,能保持几分理智实在是未可知。
李隆基缓缓抬起头望向天幕,也不知道那高仙芝能不能看到天幕,若他看到且信了这天幕,不知他还会不会忠于自己。
李隆基的手不自觉地握紧,罢了,不管怎样不能让高仙芝继续带兵了。
反正他大唐也不缺带兵打仗的将士,他那胡儿安禄山就很听话嘛!
姜宛说完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后,才恍惚中发现自己跑得有些远了。
自己怎么就没忍住吐槽了那唐玄宗一通!只是都谈到这了,她还是打算快速吐槽完李隆基。
“哈哈哈,刚才说远了,主要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实在是很让人忍不住吐槽,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他这个人太离谱了,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仿佛两个人。”
“大家可不要把他当作单纯的昏君,从历史轮回来讲王朝更替不可避免没,但李隆基造成的后果从整个中华民族来看都算有些严重,有一种观点是安史之乱后中华民族彻底转成了保守,再也不见之前的包容并蓄。当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不得不说李隆基他罪大恶极啊!”
唐贞观初,李世民顿时一拍大腿,“原来那个不孝子叫做李隆基,他是谁家的儿子?!”
只可惜李家不像朱元璋那般早早为子孙后代规定了字辈,听名字就能推出是谁的孩子,李世民只知道个名字也无可奈何。
更何况按照时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