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有第一代领导人们,他们是真的有信仰,将一生奉献给了共和国事业,无儿无女……”

“当然指望着官员的良心这是不现实的,但如今最重要的是公民们有了主权意识后,人们不再惧怕官员,开始行使监督的权力。再加上国家一系列的监督政策,这些汹涌的民意就如同达摩斯之剑一般盘旋在他们的脑袋上,让他们不得不收敛起来。”

第78章

官员们的惊惧

姜宛讲述完, 再一次看向了不远处飘荡着的红旗以及城楼上的那副画像,在心中道了声“再见”后,便转身出了天安门广场。

因着今天直播的时间太早, 所以直播时间便已经达标。

况且现在还要回酒店着急忙慌收拾行李, 姜宛当即决定下播,对着镜头道, “今天的直播结束啦, 一会儿我要赶飞机, 所以今天就这样啦。明天见哟~”

旋即天幕再次回到煞白一片,而天幕下的众人们却是依旧处在刚才所见所闻的震撼之中, 特别是“民意”、“监督”这几个词更是狠狠敲击着古人们的心脏。

的确, 浑浑噩噩的民众与开启明智,有着公民意识的民众对于当政者来讲可谓是两个概念。

相较于之前大多是帝王担心天幕所传思想威胁自己的皇权,这一次大臣们都不免脸色沉了下来。

帝王尚且还在皇宫之中百姓们无法轻易得见, 但他们中的不少人特别是那地方官们却是要常与百姓们打交道。

要是那些百姓都把自己当成了“主人”, 他们岂不是不再对他们恭敬, 甚至还要时不时地挑刺,那他们可该怎么办?

要是碰上刁民, 时不时进京告御状那他们还要时不时担心下自己脑袋上的乌纱帽了!

于是这一次骂得最为厉害的竟是变成了大臣们。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这不就是把那些百姓变成了刁民?!还说得那般冠冕堂皇!”

“陛下, 万万不可让那些百姓真信了这些言论啊!”

“对啊!陛下,请陛下处理这天幕的言论, 避免妖言惑众啊!”

……

此时之前心情慌张的皇帝们此刻却是逐渐淡定了下来, 特别是看着眼前慌张不已的大臣们更是忽觉神清气爽。

果然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这话放在哪里都适用。

秦, 欣赏完殿中臣子们的窘态,嬴政才摆手道,“够了,闹成这样真是成何体统!不过是天幕的几句话你们就怕成了那样?”

“民智不是一天就能开启的, 也不是每个黔首都那般大胆,能够豁出性命反抗朝廷。你们之后注意些,别将黔首们逼得太狠。”

嬴政的威压无人可抵抗,更何况他的话本就极有道理,大臣们瞬间不再敢言语,沉默低下头。

只是那垂着的脸上表情依旧不怎么好,显然对这天幕的影响很是忌惮。

嬴政自然知道这些臣子不可能真的放心下来,但只要他们现在不碍着他的眼,他也懒得再管。

随即他再次望向天幕,心情却是越来越沉重。

纵使那些黔首们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时间长了,等这些思想一代代人传播开,黔首之中难免会有人心野了。

还有天幕所说的那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不是意味着发展技术提高生产力注定会瓦解掉皇权变成那后世的体制?

不!嬴政是绝对不愿看见这一幕的发生。

在他心中这天下要属于他们大秦,那才是他想要的天下!

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难不成要阻止这天幕的传播,停止那些技术的研究,让大秦回到从前?

这一刻嬴政突然间有些明白那清朝皇帝为何明知世界巨变,却还是固执地闭关锁国。

因为他们在华夏和大清之中选择了大清,华夏落后与否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大清能尽可能地存续更长的时间。

所以他也要像清朝皇帝那般做吗?嬴政很快在心中拒绝了这个想法。

且不论那大清最终还是因为落后被西方撞开了国门,反倒还引发了更悲惨的结局被后世唾弃,就以嬴政的自尊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大秦比其他国家差!

他望向天空,罢了,他如今能做的就是问心无愧。

至于未来大秦还能传几代也不是他如今能担心的,至少应当比那原本的历史里二代而亡要好得多吧!

西汉,刘彻对此倒还算豁达。

总归如今才刚开始发展,这些都还不会发生在他当政的时期。

经过天幕他早已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左右也算是活得够久,再加上这一世他决定不吃仙丹了,说不准还能活得更长些,他已算满意。

至于他死后,他才懒得管那洪水滔天呢,让他的后代去操心吧。

朝廷之上除了卫青等几个官员相对淡定,其余官员俱是激动万分。

“陛下,如今的百姓全都是愚昧不堪的,他们如何有能力推举官吏、监督官吏?”

“对啊,百姓只会好吃懒做,甚至是偷逃税赋,咱们若是不用强力,只会让他们逃了过去。但强力必然就会让他们不满,陛下可不能信了那些刁民的话!”

“陛下,若是让那些无知百姓掌握了过大的权力,长期以往肯定会动摇国之根本。”

……

看着这些官员们义正言辞的样子,刘彻心中有些想笑,真是当他不知道他们心中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如今大汉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员考察人才然后推荐给上级或者是皇帝,而后经过试用考核后任命官职。

刘彻是个聪明人,自然十分清楚这其中的隐患。

官员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私心,只会推荐那些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若是某些人才与地方官员关系不好,又或者根本不认识官员们,那任凭他有天大的才华也是不可能被皇帝知道,更别提被皇帝任用成为官员。

只是以之前大汉的生产力,刘彻暂时也只能想到这个互相推举的办法。

天幕出现后,他知晓了后世“科举制”选拔人才后,心中便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在大汉也搞一个科举出来。

不过他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只跟几个最亲近的官员商量具体的细节,因为他知道如今朝中的官员是绝不愿意科举制出现分掉他们手中的权力,肯定要想办法破坏。

他可从之前买到的关于唐的小说里看到了那些世家大族们是如何跟科举制对抗的。

刘彻并不惧怕那些官员、世家,但也想尽可能的避免麻烦,打算等商定完具体章程后直接公布让他们措手不及。

只是科举制他们尚且不想接受,又何况如今天幕放出的惊天巨雷?!

那些官员倒是会扯大旗,还拿国之根本说事,虽然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