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确定现在这井水是否被污染,不过只要高温加热就能处理,这倒是也简单。
那抗生素他肯定是得不到的,不过不知道姜宛之前介绍的大蒜素能不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算了,总归现在这些重症病人按照如今的方法也难活命,不如赌一把。
这般想着,张仲景当即吩咐身边的仆从们开始行动了起来。
曹魏,曹操也是颇有触动,他叹了口气,“的确这连年战乱让朝廷想管都管不了啊!”
不过曹操显然不愿只当一方枭雄,想要更进一步自然要体现出自己天下共主的胸怀。
他当即道,“传我命令,在全国推广这抗疫之法!”
曹操这般下令,蜀汉、东吴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下令。
而此时明末崇祯却也是精神一震,他听见了什么?明末肺鼠疫?这是什么意思?
第82章
明末大瘟疫
崇祯难得地打起了精神, 他觉得自己仿佛是找到了解决这场疫病的关键所在。
他当即发送弹幕。
【煤山树怪:请问博主,那明末肺鼠疫是怎么一回事?与那腺鼠疫有什么不同吗?难不成是更容易传播了?】
姜宛本就想到了明末瘟疫,毕竟这也是华夏历史上影响颇大的大瘟疫。
而且崇祯皇帝的确是过分倒霉了, 他要是生在太平盛世, 估摸着也能当个普通的平庸帝王。
她想了想回答道,“明末那场大瘟疫据现在的史料推测一开始应该是腺鼠疫, 崇祯六年从山西开始爆发, 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传遍了整个北方, 在传播过程中腺鼠疫转变成了肺鼠疫,开启了人传人的现象。”
“据说高峰时期, 北京城每天城中抬出的棺材有上万副!要知道那时候北京城人口才不足百万, 而那场瘟疫死亡的人数却有二十万人,也就是五个人中就会死亡一个。至于全国,更是死了上千万人。”
“京城的瘟疫最终在京城中人死得差不多了, 老鼠也死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一个福建大夫进了京, 在崇祯16年北京的疫情终于扭转。”
这段话一出,不仅崇祯, 就连朱元璋、朱棣这样的前代皇帝们也是心痛不已。
特别是朱棣, 北京是他从前的封地,是他的发迹之地, 更是他亲自挑选的首都!
他不敢想象北京城每天抬出上万具棺材的样子, 那岂不是如同人间炼狱?
半晌后, 他才红着眼眶道,“咱大明朝的末代何至于这样的惨状,难不成是那上天对咱大明的惩罚?可别的不敢说咱大明比那什么大宋干得好得多了吧!凭什么咱大明这么惨?”
朱高枳也是心痛不已,只能安慰道, “老爷子,消消气,王朝末年的百姓都不好过,别的王朝也有别的祸患。”
朱棣也不愿沉浸在悲伤中,然而他刚打起了些精神,便又被讲完接下来的话狠狠打击到了。
“与此同时瘟疫也传到了大明的军队之中。孙传庭和李自成决战之前,军中爆发了鼠疫,而后他找到了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吴又可来医治军中的瘟疫。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吴又可通过丁达尔效应发现阳光之下的空气中有细小的颗粒,他意识到疫病很有可能能通过空中的气体传播,他将其称之为疠气。”
“于是在诊治病人时,他要求军中的正常人在与病人接触之时,需要戴上面巾防止被疠气感染,这应当算得上是古代版的口罩了。”
“与此同时他还在军营中建立了隔离点,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类隔离治疗,不得随意走动,焚烧士兵的遗体,防止二次传播。”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些方式其实都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军营中却还是不断有人死去。吴又可调查之后才发现士兵们竟然主动去挖了那民间染病的尸体!”
“因为为了安定人心,所以孙传庭下令士兵们染病身亡也按照战死发放抚恤金。于是部分贪心的士兵偷跑去了乱葬岗,挖了去世百姓死亡的尸体充当士兵,骗取抚恤金!”
“吴又可及时禀报了孙传庭,终于渐渐将病情控制下来。然而这时朝廷却是下发了命令,让孙传庭出征开封。”
“彼时明末天灾连绵,朝廷昏庸,四处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便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最终孙传庭无奈,只能开拔带着军队出发。而为了避免健康的士兵被传染,他竟是下令将患病士兵通通一把火烧掉了!”
“吴又可见了悲痛不已,但也从此发现大明气数已尽,于是不告而别离开了孙传庭的军营。”
“而后孙传庭也如他所料那般,带着减员大半、士气大跌的军队穿过潼关兵败李自成,最终孙传庭战死,明末最后一员大将也没了,这之后大明军队更是兵败如山倒。”
“鼠疫摧毁了明朝的边防军队,驻守京师的军队自然也逃不掉,十万人的军队最后只剩下五万人,且几乎都形销骨立,完全没有战斗力,被李自成轻易夺得了北京城。”
“当然李自成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他攻破北京城之后发现大疫之后的北京城仿佛是一座鬼城,而且他的军队也不免感染了鼠疫。”
“而且由于李自成自身的局限性,最终被满清摘了桃子。”
天幕下的朱元璋、朱棣等人这一刻是真的绷不住了。
他们虽然已经料到明末之时,朝廷肯定昏庸无能,但是听到姜宛讲述的具体细节却还是难以接受。
明洪武,朱元璋此时已经心痛到掩面哭泣,“咱当初便是吃不饱饭才造了反,所以登基后咱最恨那些贪官污吏,结果大明* 末年竟然也将农民逼成了这般!”
此时他身边的朱标、马皇后等人也是难过得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没人能听到大明最后的惨状没有触动。
一时间洪武朝都弥漫在悲伤的氛围中,安静得落针可闻。
永乐年间,朱棣则是目眦欲裂。
他自诩战神皇帝,听到明末之时明军竟然溃败成了那样,自是更加不能接受。
“真是废物,为君者不懂军情让将帅强行出征!为将者竟然主动残害自己手下的士兵!难怪大明将亡啊!”
朱棣越说越激动,竟是眼前一黑,整个人直直地往后倒去。
幸好一旁他三个儿子,连忙扶住了他。
朱高枳忙安慰道,“老爷子,您又是何苦这么担忧呢?儿子说句不好听的,哪个王朝末年都一样烂!至少咱大明没那洋人欺负啊!”
坐在椅子上的朱棣此时已经慢慢缓了过来,闻言横了一眼朱高炽,“咱大明被那鞑子夺了天下又好到哪里去了?”
朱高炽一时间无言,他知道他爹的自尊心向来很重,更是看不起鞑子们,满清于他恐怕还不如那些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