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但只要我们休养生息,强劲军备。突厥军备原地踏步,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一汉敌五胡,屡战屡胜不在话下。”

“商的青铜冶铸技术……”

“春秋战国的块炼铁技术……”

“我们大唐的冶铁技术……”

这些话对当时憋屈的李世民就是一香喷喷的大饼,和相里殷现在所讲合并在,把记忆中的李世民和现在的李世民一起钓成翘嘴。

不是画空饼,而是他李世民的臣子,都贴心!

“木炭夹着铁矿放进高炉点火焙烧,使铁矿成铁。”

相里殷现在给蒙恬、长公子他们这些门外汉介绍冶铁方法也不奢望他们懂。

纯粹是依猫画虎,把当时先生们的话转述一遍罢了。

“弄好的块炼铁放在炽热的木炭中反复加热和锻打,最终成刀剑形状。”相里殷拿起身边的一把断刀,向李世民等人展示。

刀被虽厚但对人眼来说还是薄的,得靠近看才看得清的叠打了几层。

“要叠……”

“七至九层。”

突然冒出来的声音让众人循声看去,然后就看到长公子微微发红的眼眶。

相里殷没转头,听到声音只点头道:“对,长公子说得对,确实是七至九层。”

本以为长公子是瞎蒙的其他人:“??”

看到众人眼中的惊奇,李世民就知道自己情绪又外显了。

但情绪这种东西委实难以掩饰,一想到有一个他的臣子就在

大秦的某一个角落,李世民眼眶里再次泛起些许晶莹。

他头微仰,声音稍显嘶哑道:“一想到大秦的将士在与敌人对战时能够用上更锋利的刀具,保护大秦疆域与自身安危,孤心中就为他们开心。情绪外显,还望诸位见谅。”

蒙恬感动,其他五位将军自愧不如。

秦小政侧目,秦小政自愧不如。

相离殷看向李世民的眼神更爱了,长公子一心为国为民的样子,真像先生说的主上。

心中感叹,相里殷还是继续介绍道:

“秦冶铁法处理出来的铁为白口,质地又脆又硬,而且产量低,还常需要毁炉取铁,损耗巨大。”

蒙恬眼神蹭亮,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确实是这种感觉:“对对对!”

他们恨不得把头点断。

李世民更是把断剑放在中间,用行动表达自己对这句话的肯定:“确实质地较差,容易崩裂。”

至于产量低和毁炉取铁他就不太了解,不过李世民用眼神对相里殷表达信任。

其他将军有样学样,纷纷用眼神和语言对相里殷方才的说辞投以肯定态度。

被鼓励到的相里殷:“=v=”

他按住嘴角上扬的弧度,矜持道:“接下去就是我同你们说的重点了。”

重点来了,众人这下子连呼吸都放轻了,就怕听不清相里殷的话。

相里殷带着他们这一行人往里走,边走边介绍道:“把生铁加热到熔化,去炒炼成钢或熟铁。”

“我们叫做炒钢或者炒铁技术。”

王离茫然道:“这铁还能炒?”

其他副将更是有种认知被掀翻的感觉:“这铁还能真融化?”

蒙恬比他们懂一点点,但这更让他知道相里殷所说的融化铁有多难做到,他惊恐:“这得多猛烈的火才能让铁融化啊!”

秦小政倒是冷静,但从他攥紧李世民手的动作就知道,这冷静是假的。

在场也只有李世民是不迷茫,并且还更加兴奋

是的是的,当初他的亲亲臣子就是这么介绍的,虽然他只知道皮毛,但是他知道能融化铁的原理!

李世民像是学子在验证试卷答案般问道:“火力不足,一是因烧火的炉子问题;二是因风力设备?”

蒙恬他们听得眼珠都要掉出来了。

第一次回答可以说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但这一次可不一样了,在他们的眼中,此刻的李世民仿佛闪耀着智者的光芒。

蒙恬惊呼:“公子,你这个也知道???”

相里殷说出冶铁知识蒙恬他们还能理解,毕竟他是墨者,但长公子能一点就通他们就不能理解了。

相里殷也惊讶:“长公子好悟性。”

他看着李世民的眼神惊疑不定,这人,这人,这人难道就是天生的墨者圣体??要不然怎么能够这么快就领悟他好不容易才领悟的东西?

李世民微笑,其实他也不是那么想懂,可无奈他有一群厉害的臣子,还有一个记性不错的脑子。

他像是卷子被先生们齐齐夸赞完美的学子,矜持:“相里先生说得仔细,孤根据您说的推敲罢了。”

蒙恬他们:“那更厉害了长公子,我们就没听懂,您竟能举一反三!”

李世民眼底明亮,宛若有光,这是看到线索的光,这是看到希望的光。但在相里殷看来,这就是长公子求知的光。

相里殷心怀欣慰,觉得自己把冶铁技术的发展告知长公子可能确实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带着李世民等人走到了一处紧锁的大门面前,相里殷停下脚步,其他人自然不敢随意乱动。

相里殷这宛若呼吸都放轻的样子让众人更加谨慎。

相里殷沉声道:“长公子猜测得对,若想炒铁,只能换炉子和加大火力。”

一边说,相里殷一边推开厚重的大门。

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炉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个冶铁炉和他们以往所见到都不一样。

他们:“哇!”

相里殷脸上是根本控制不住的骄傲笑容:“这就是我们新做出来的炒铁炉!”

相里殷带着李世民等人走上前,蒙恬他们感叹:“这确实和原先看过的高炉不一样。”

“是的。”相里殷肯定他们的说法,“此高炉的一大重要改造就是炉的形状。”

蒙恬疑惑:“如此改动和不一样吗?”

相里殷笑:“影响自然大。”

他向众人介绍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从地面向下挖成缶底状的坑,内边涂一层耐火泥作为炉膛。”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圆形高炉的中心位置出来的铁质量总是最差的,后面才发现是因为风力很难到达高度过三米的高炉中心。”

蒙恬他们好像有点懂了。

秦小政也听懂了,他道:“将圆形变为椭圆形就可以在扁的两侧鼓风,使得风力可以达到高炉中心?”「1」

相里殷向小家伙投来赞赏的目光,赞同道:“是,椭圆形有助于风力传输,因此,我们能冶炼更多的铁,质量更好的铁。”

此话一出,蒙恬他们好像看到了美好的,在高质量刀剑海洋中畅游的未来。

李世民心更是颤动,因为这些更是熟悉得可怕。

他轻声道:“那鼓风技术不知如何精进?”

相里殷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