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可怜巴巴地瞧着沈持。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沈持不好再拒绝:“好吧。”
路上有个伴也行。
就这么说定了。
细细地做了各种出行的准备自不必说,临行前,江载雪和裴惟跑来找他,一见面就上拳捶他:“沈持,你运气不好,赶上我们落榜的时候去拜师。”不然他们几个又能一道去江苏府了。
沈持眼皮子酸酸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四月初三,和风拂面,宜出行。
沈持与赵蟾桂一道从禄县雇马车出马,去长州府换水路前往江苏府。途中十分颠簸劳累但遇到极多前往同里访王渊王大儒求学的士子,他们说王大儒收弟子极为苛刻,天子的推荐信都不大管用……他揣着邱长风写的推荐信,心里一点儿底都没了。
沈持心想:推荐信不管用的话得另想办法了。
十一日后,二人抵达江苏府。
停歇半日,又换了马车去往苏州——同里在江苏府辖下苏州府的同里县。
在苏州的码头上岸,没有人认得他是秦州府的秀才,许多人人拉他:“小哥儿外地来的吧?寻活干吗?”
赵蟾桂憨头憨脑傻大个一个:“都有什么活儿啊?”
“小哥儿生的俊美,”来人却眼睛盯着沈持,露出拉皮条的嘴脸:“这里多的是秦楼楚馆。”
沈持想了一会儿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地方——风月场合呀,他笑了笑:“我做的一手好菜,有哪里的酒楼收厨师的吗?”
一下子挤过来好几个人,看着他俏生生水嫩的模样:“小哥儿去做厨师啊,烟熏火燎的,还赚不了多少银子。”
沈持淡定道:“我喜欢这一行,有需要的给我介绍介绍啊。”
“对了,”他又诚恳地说道:“我还喜欢给有学问的主家帮工,说不定人家还能教我识字呢。”
众人哄笑:“小哥儿心气还挺高。”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你别说,咱们苏州还真有这样的好活儿,你知道王渊大儒归隐在咱们州府的同里吗?”
“王大儒……”沈持装着样子摇摇头:“小的没听说过。”
众人又神气起来:“你到同里那边的退思园去看看,保管你长长见识。”
沈持:“……”
他们又说:“哎呀,不知道多少秀才举人挤到同里的退思园想拜师呢,你不识字,靠脸大约是进不去的哟。”
沈持挠挠头,一副很无助凄苦的样子:“……”
第49章
“也未必呢, ”有人嘲笑完之后又想积些德:“你去王大儒府前蹲着,万一他府上有些小活计,比如打水啊, 传个话跑个腿什么的,秀才举人看不上的, 你去顶上也不是不行……”
沈持:“……”不过,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既然举人秀才太多了不稀罕,那么他可以去打杂。
他放得下身段。
沈持在书摊上看了苏州府的地图, 一眼就印在脑海中, 然后随着举人秀才们去同里。
“这位兄弟已经考中秀才了吗?”同行的人看着沈持, 不大确定地问。
沈持:“没有没有,我不认字的, 家里穷, 读不起书,我是想认字, 又出不起束脩银子, 想看看能不能去王大儒的府上谋个差事, 混口饭吃。”
众举人老爷秀才们大笑起来:“新鲜,还是头一遭听人说要去王大儒府上混饭吃的。”这一看不是竞争关系,对他分外热切:“要是咱们得知王大儒府上缺家仆,一定告诉你。”还有人见他少年清俊, 说话稳当:“要不, 你当我的书童怎样?”
这孩子好好培养一番会很管用。
好几个人来了兴致, 话语开始隐隐透出有文化的嘲笑之色,却又有正直的人站出来:“过分了啊。”
可见读书改变得了命运,却改变不了品性。
沈持当耳旁风。到同里的路很近, 不到半天的功夫,他们就上岸了,真如画中一般。“那片海棠林后头,就是退思园了。”当地人告诉他们。
他们一行人立刻噤声,一个个君子端方地往海棠林后头走去。到了王渊的地界,一个个都人模狗样的,就连刚才和沈持说轻佻话的人都狠狠那捏住了书生气质。
沈持:“……”难道你们都学过川剧的变脸吗。
苏州这几日下雨,很是阴冷,连沈持这样年少血热的都被冻得缩起了肩膀。到了退思园近前,被绵延两三里地排队等候的人围着,有人站了三天都挤不进去。
“沈秀才,”赵蟾桂说道:“不如我拿着推荐信先去退思园替你试试,真进不去的话,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他不信来的时候船上的士子说的推荐信没用的鬼话。
沈持寻思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才要将推荐信给赵蟾桂,却见一锦衣玉袍的青年士子从退思园出来,气哼哼地撕烂了推荐信悻悻离去。 罔??????????葉?í?????????n????????????.?c????
沈持微微苦笑:“算了赵大哥,我再看看别的路子吧。”
下着雨,很多人脸上出现沮丧的神色,有些人离开,可是蜂拥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着整个同里都要前来拜师求学的士子们给包场了。
赵蟾桂为他发愁:“要不咱们回禄县吧?”他给沈持算了算,秀才每个月有二两银子领,够吃够喝还有地位,何必来这里受这个冷落。
沈持没有和他多掰扯:“赵大哥,你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逛两日快回家去吧,免得你爹担心。”
催着赵蟾桂回去。
“我等你进到退思园再走,”赵蟾桂是个实心孩子:“不然你要回禄县,咱俩还能一块儿回。”
沈持看着湿冷的雨,不让他在这里淋着:“苏州繁华,赵大哥你去逛逛吧。”
赵蟾桂应了声:“我晚些时候再回来找你。”
……
晌午时分。
“让一让,”一个货郎挑着担子往里面走:“这是王大儒要吃的鲜肉小馄饨,耽搁时间长了可就没那么美味了。”
众人让开一条路,让货郎进到王大儒府中。
沈持觑眼看他顺畅地进入王宅又出来,欢快地走了。他跟上去:“货郎哥,我也想来一碗热腾腾的鲜肉馄饨。”
货郎:“这里给你包不了,你跟我到前头店里面去,新鲜的从锅里捞出来吃。”
“我姓李。”他说道。
沈持跟着他走。
有人说道:“你不是来给王大儒当仆人的吗?”幸好王宅的管家没挑中他,不然啊这回去不得当祖宗。
他们一个个举人秀才的还不舍得说吃就吃一碗小馄饨呢。
沈持跟着他走,货郎说的小店就是水里停着的一条乌篷船,很旧了,家传的或者是人家二手卖给他的,一上去,颤颤巍巍地晃动起来。
沈持弯腰走进去,货郎跟他说道:“我在船上捞鱼,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