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又翻了几篇别的,也大差不差一个路数,沈持把书放在一边,没家世可夸,那就夸自己好了,于是以他爹沈煌的口气炫了炫儿子,什么未及弱冠状元及第,官至四品少尹……能给脸上贴金的全写上,再夸史小将军“贤淑端庄”,最后来一句“愿结琴瑟之好”,完成《与史家论婚书》,而后读给沈煌听,他爹“嗯”了声,说行。

细帖子写定之后,要与草帖子放在一起,等双方行完纳吉礼后,男女两家各执一份,婚事才最终落定。

第二天,又请姜蘅抱着一只雁去史家行纳吉礼并送婚书。没错,六礼五雁,除了第五道礼“请期”,就是和女方商定过门日期的时候不用送雁,其他都得送。

收到沈家送来的婚书,史老夫人让史玉蛟写一份《答求亲启》:“过了纳吉礼,两家的婚事算正式定下了。”

“对了蛟儿,你在婚书中将史、沈两家当年的婚约之事加上,”她又说道:“不要叫人说,三娘岁数大了,又是出去抛头露面的,史府才将她随便找个人打发出去的,也不要叫人说,沈家小子高攀侯府之类的话。”

世人的嘴毒着呢。

“是,祖母,”史玉蛟花了一个晚上写就他妹子的婚书,尽早送返沈家。

收到史家的婚书,沈持看后说道:“史家想得周全,把当年史老将军许诺两家联姻的旧事写了进去,也好,这样省去诸多闲言碎语。”他和史老夫人想得差不多。

纳吉之后,六礼已成三礼,婚事落定之时,已是九月底了。萧瑟秋风,枯荷听雨。可离史玉皎回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沈持每夜的梦里都是满园春色映桃花,绚烂得不行。

他俩订亲的事一传出去便轰动了整个京城。

“怪不得史二夫人看不上柳四郎,论模样前程,那还是沈少尹更胜。”

“听说这门亲事是武信侯在的时候就定下来的,沈少尹跟史将军,二人算是金玉良缘,命中注定的夫妇……”

“这沈家一攀上史家,门第高了,沈少尹那个妹子说不定也能找个好夫家……”

说什么的都有。

后来传到了皇帝萧敏耳朵里,他把沈持宣到上书房,促狭地说道:“看不出来啊,沈爱卿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敢娶史家三娘,就不怕日后夫纲不振,被夫人打?”

沈持::“臣……臣让着她就是了。”

“她比你年长两岁,”皇帝笑道:“该她让着你才是。”

沈持:“……”

“朕听说你们两家在三十多年前就订了婚约,”皇帝又问:“是真的吗?”

沈持:“回陛下,确有此事。”他把史、沈两家当年的事说了一遍。

皇帝叹道:“真是奇缘。”他顿了片刻:“可是沈爱卿,朕为难呀。”史玉皎一成亲,谁来统领西南戍军坐镇边陲。

沈持听懂了他的意思:“哪怕成亲之后,臣也不介意她领兵在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其实他心里在想:那个破大理国,真不能征服下来成为我朝的州府吗?

皇帝微眯凤目看着他:“娶亲后夫人不在家中,沈爱卿不介意?”

“臣万事以国事为重,”沈持说道:“想来史将军也是如此。”

他心道:成亲后她想留在京城与他朝暮相对,还是继续领兵在外为朝廷镇守疆土,要问过她才行,他不能擅自做她的主。

? 如?您?访?问?的???????发?布????不?是??????????ε?n??????????5?????ō???则?为????寨????点

皇帝:“女子本该宜室宜家,朕想史家不会让她长久在外领兵,朕也有意拔擢别的武将接替她,沈爱卿放心。”

朝廷的难处就在于这么多年来只有史家军打得过大理国,但史家子孙青黄不接,一时除了史玉皎还真挑不出能胜任的武将来。

但只是暂时的,朝廷不会一直让史玉皎戍边。

给他吃定心丸了,沈持听了连忙谢恩。

两日后,十月初四,京城下起了今冬的初雪。算着史玉皎这两日就该进京了,下值后他轻裘缓带去城门口走了一圈,至雪已覆地还等不到她归来,才折回家中。

沈家正在商定如何预备聘礼,择日向史家行纳征之礼,也就是下聘。聘礼的多少无定数,全在于男方家拿得出多少,愿意拿什么下聘。 罓?坁????抪?????????????è?n?????????5?????ō??

但史老夫人叫人捎话给沈家,说他们两家结亲非同寻常,为报沈家当年的救命之恩,史家不要聘礼,只请他们备下一对大雁就好。

沈持回过话去,说他是娶妻不是来讨昔年祖辈间的恩情,既是娶妻便待之以礼,该有的聘礼一定要有。

史老夫人对史二夫人说道:“沈归玉这孩子厚道,三娘遇到了良人。”

这时天将将黑月还未上,婆媳二人正说着话,忽然丫鬟来报说:“老夫人,夫人,将军回来了。”

婆媳俩一起向外张望:“人呢?”

丫鬟:“走到胡同口遇到沈大人,绊住了,正在说话呢。”

……

兵马司胡同口。

沈持下值后在城门口没有等到史玉皎,回到家吃了个饭,又和他爷奶爹娘商量一阵子下聘的事,天黑之后他出门去访友,想寻一份京城士子家婚嫁时下聘的礼单拿来比照着看看,大致知道要置办些什么物件。

谁知走到胡同口,一人迎面打马而来,他挑高风灯一看,咦,这不是史玉皎又是谁?一瞬,沈持觉得自己眼花了。

此时史玉皎也看到了他,她从马上下来,牵着往前走几步来到他面前抬手行礼:“沈大人。”

沈持定了定神还礼:“史将军回来了。”真巧。

礼毕两人对视一眼又飞快偏了偏头,脸都微红。

沈持心想:沈、史两家的婚书都写了,两人算领证了吧,我还对她说这么生疏的话做什么,不行,我得热络些。

他正想着说“我送你回家。”之类的应该不算疏离也不会唐突了佳人,就听史玉皎开口说道:“沈大人,回京之前,我刚在战场上经历了一番厮杀。”

听得沈持紧张,赶紧从头到脚看了看她,清减了:“我知道。”兵部在朝廷上了说这次西南的战事。

史玉皎微垂眸子,而后她挽起袖口,露出一条条暗红的、鲜红的刀箭伤痕,宛如枝蔓缠绕在她清瘦的手背,爬上她的手腕,向袖中的手臂上延伸……

她放下袖子后自嘲道:“我不光妇容不堪,打小没拈过针线,妇功也没有,四德去其二,沈大人,京城闺秀如云……”

史玉皎说到这里,沈持已经听到了她的弦外之音——莫不是要悔婚,他才不会给她机会,不矜持了,一伸手紧握着她微凉的指尖:“三娘,外头天冷,我先送你回府。”说完,他牵着她往胡同里头走去:“我字‘归玉’,你可唤我表字,还有一桩事情你还不知,说起来,你我二人的亲事早在三十多年前便由史老将军和我祖父二人订下,后来世事变化无常两家断了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