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8


说道:“在下自然记得,他日定登门叨扰。”

秦家女郎被婢女簇拥着往花市走去,末了回过眸来对着他一睐,浅浅屈膝施礼。

林瑄的心都快被她勾走了,竟后悔手上没留一支芍药赠佳人。

沈持:“……”这是见证一见钟情一眼万年了吧?他轻咳了声。

林瑄如梦方醒,红着脸说道:“让归玉兄见笑了。”

沈持摇摇头:“挚一兄方才说起婚事还一筹莫展,谁知这就红鸾星动桃花生,可喜可贺呀。”

他心道:哪一日也把孟夫子和裴惟拉来花市逛逛,看能不能催旺一下桃花。桃花到了,哪里还用得着旁人催婚。

林瑄偏过头去不看他:“归玉兄,我记得咱俩方才在说正经事?”

“挚一兄抱怨花市周边没有卖茶水点心的,”沈持说道:“说是京兆府的不作为。”

林瑄呵呵笑道:“归玉兄,你认吗?”

沈持:“是,是京兆府的错,我明日上值就请示温大人,给小商贩发放店簿,让他们来这里摆摊卖茶水点心,怎样?”

他听劝。

想想《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南宋的临安城光卖糖水的就能数出几十样来“甘豆汤、豆儿水、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梅花酒、香薷饮、紫苏饮……” 同样是京城,这里想找碗糖水可就难了,他记得京城的市面上也就干巴巴来不几样,确实要改善。

林瑄:“……”

他心道:沈大人还怪从善如流的呢。

二人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主街上找了一家茶水铺子,进去要了一碟子豌豆黄,一壶清茶,润润喉,又填了填肚子,闲适小半日,到黄昏时分才各自回家。

次日照旧一早前去上朝,散了朝回京兆府上值。

沈持记得昨日林瑄的话,把京兆府放给小商小贩店簿的记录找出来,数了数,仅仅只有不到两百个,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本朝,大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业主叫“贾”,而门面很小,甚至没有门面,挑着挑子走街串巷,或者推着小木车露天经营的小摊子,叫“商”,大概跟后世“大超市”和“小卖部”有异曲同工之区别吧……两百来个“商”,可以说,京城的商业太不活跃了。

等京兆尹温至老大人哼着歌儿转悠过来的时候,沈持把记录在册的店簿拿给他看:“温大人,咱们京兆府,有几年没有向民间新增店簿了,是不是……”

温至皱眉道:“哎呀呀沈大人,本官这里有一桩麻烦事,”他也拿了一沓记录档案给沈持看:“京兆府连续三年增加人口数不多,如之奈何?”

等到了秋季吏部考核时,他们京兆府又得去陪着笑脸认错说情。

沈持:“……”你说巧不巧,巧不巧,昨日他才担忧过此事。

“温大人,”掌柜户籍、人口的司仓参军钱前听了哭丧着脸说道:“下官前日去花市买花,还听见一妙龄女郎对她的婢女发牢骚,说‘……我要是嫁过去,白日里看着他吃不下饭,晚上看着他的尊容睡不着觉,日子该怎么过呀……’,唉,听这话里头的意思,她的这门亲事估计是说不成的……”

大约明晃晃嫌弃家中给她保媒的男子长得丑。

温至一跺脚:“唉,如今的女郎呀……”他家中就有个这样的女儿,媒婆踏破门槛想撮合亲事,奈何看了一圈都没有相中的郎君,十七八岁了还待字闺中,没辙。

沈持:“……”同没辙。

“想辙呀沈大人,”温至又说道:“吏部那姓穆的老头儿难缠着呢。”到考核的时候还不得拿这件事为难京兆府嘛。

沈持:“下官,”他灵机一动又拿起那份店簿说道:“大人,要是咱们多发放一些店簿,让京城的小商小贩多起来,到时候,郎君女郎们多上街逛逛,说不定谁看中谁呢……”

“花市那边少年男女去的最多,”他又说起昨日去花市的见闻:“然周边却没有买口水喝的商贩,他们不停驻,哪有看对眼的机会呢是不是……”

一书吏说道:“下官怎么听说,昨日沈大人与林状元一道游花市,生出一段佳话了呢?”

沈持:“是林状元的佳话。”澄清一下与他无关。

书吏把昨日林瑄与秦家女郎的事说了,温至:“嚯,还有这等事,”他忽然一拍大腿:“沈大人,这么说来,不光要发放店簿让商贩经营,还得开办庙会呀游园会呀,对,本官想起来了,很多年前本官还在户部做官的时候,同僚们说起南省人口数时曾说,南省与北地婚嫁习俗有别,说南省到了春秋日,男女最爱赶庙会啦游园会啦,因此南省的风月话本里头,少年男女常在这些地方相识……”

而京城呢,除了大年初一去庙中上香祈福,没有像南省那样跟赶集似的能逛能卖的庙会,游园会……大约三月三的上巳节算一个,但远远不够,还得给少年男女更多出来游玩的机会,这样才会增加他们遇到良人的机会。

“要是咱们京兆府日后开办庙会,定要把林状元这一佳话传开,让更多少年男女得以这样喜结良缘……”

沈持:“大人,不如将庙会就开在离花市不远的元君庙里头吧?正好元君庙是求姻缘的。”

花市与庙会联动,带动商业,他们京兆府能坐着收钱,还能提高一下京城的结婚率,前景似乎极好。

温至:“有思路了,本官这就去写折子上奏陛下。”

京兆府官吏们起哄:“温大人快写,咱们都等着逛庙会呢。”他们都听说外地有庙会,很热闹。

说到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很容易带动话题的,男人们听了也得婆婆妈妈议论个不停,几乎人人都有话说。

沈持:“……”

他还要写《平西南策》的“论文”呢,怎么好像又揽了别的活儿呢。

几日后,温至将此事上奏给皇帝萧敏。这日在清晨的朝会上,皇帝笑道:“京兆府世家的子女,男子想高娶,女子要高嫁,往往不能如愿,因而不娶的不嫁的一抓一把,朕早知此事。”他微顿了一下:“你们京兆府瞧着办吧。”

男子低娶,女子高嫁才是婚姻的常态,现如今都不肯吃亏,难。

京兆尹温至给沈持使眼色:“是,陛下,臣与沈大人酌情经办此事,望京兆府从此少旷夫怨女,人丁兴旺。”

沈持听得战战兢兢:温老大人啊,这大话可不敢随便吹。催婚可不易,老大难题。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这事儿吧到最后会落他头上。

……

十来天后,京兆府张贴告示,说要向民间发放店簿,如有需要请到衙门登记,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云云。

京城商贾看到告示后沸腾了。不到三日,前来京兆府登记申领店簿的已有三百多号人,民间对流动商业渴盼已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