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方山水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雨珠顺着碧绿的树叶缓缓低落,发出细碎的声响,与不远处的军营中偶尔传来的操练声交织在一起……
沈持看着她,压下耳鬓厮磨的绮念,说道:“我想段世子这次是私下里见我,不大会让别人知道的。”
“怎么说?”史玉皎不解。
“起初唐大人给他写了好几封信,”沈持说道:“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复,他却回复了我,若为公事,与唐大人交谈才是正经,可见,此次他见我,除了盐之外必定有私事。”
“虽说如此,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她说道:“我还是挑几个人跟你一块儿去,以防节外生枝。”
“嗯,”沈持笑道:“谢谢夫人。”又俯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肉麻的话。
史玉皎嫌他贫嘴,不经意掐了他一下,疼得他想喊娘,都差点喊“姐姐饶我”了。
当夜他宿在安仁县的驿站之中,史玉皎二更时来送了份军中的宵夜:“这两天苏将军病了,我夜里无法离开军营,不能陪你了。”
沈持心疼她,却也不能说什么:“嗯,你自己也当心些。”
次日一早,沈持带着黔州府盐务官唐注及两名随从小吏直接去了铜矿上。他们身后,史玉皎挑了几名机灵的将士悄悄在后头跟着。
铜矿横跨在两国间,这头是我朝的铜仁县,那头是大理国昭通郡的兴宁县——在开矿之前,这里几乎没有人烟。
此矿依旧以山命名,叫大万山铜矿,到了后仰头一看,不算高的山间灰尘漫天飞舞,矿工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凿矿,叮叮咚咚的开山声传得很远。
这回在这里主持开矿的是工部工事严诩、吕居二人,听说沈持来了,他们迎出来,二人满脸灰尘,官袍脏得都发僵硬了……这是工部官员的常态,沈持也干过的,见了面露个大牙笑道:“早听说沈大人到黔地来了,下官还没抽出空来去拜见呢。”
沈持笑道:“这么大一座铜矿,二位大人哪里走得开,这铜矿好开采吗?”
吕居:“不大好开采,前期山体塌陷,死了十几名劳力,又跑了好多人,”他叹了口气说道:“但这里的铜矿石比别处纯度高一些。”冶出来的铜品质上乘。
沈持又望了望,只见山野之间有数百名劳力在开采,讶然:“这些人力是从何处征发的?”他记得铜仁朱砂矿开采的时候还为人力不足发愁呢。
“工部从豫州、济南两府要来一些囚犯,另外有一些是从长沙府政发来的,此外还有北地人过不下去了,跑到这儿来入了黔州府的籍,来矿上谋生的,”吕居丧气地说道:“先前来的人是不少,都跑了,要是有人力,出产的铜矿石必然是如今的好几倍。”
人力短缺的很。
沈持又看了看铜矿的四周,只有一排搭起来的简陋棚子给矿工们睡觉,其余商业、娱乐什么的一概没有,他心道: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换他他也跑。
得想法子让人留下来。
“要是这里有商业,有人家,有田地,”沈持说道:“或许那些人来了就不会跑了吧。”
吕居和严诩一块儿说道:“沈大人醒醒,这儿是大理国的治下,咱们只是暂时暂时在这里开矿而已。”
去哪里有商业,有人家,有田地呢。
沈持:“……”是啊,不是我朝的土地。
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人。除了采矿,什么都不让他们干。枯燥得让人绝望。
“那些人都跑哪里去了?”沈持问。
严诩说道:“一拨接一拨,都到金沙水那边捡金子去了。”
沈持:“……”也不赖,反正还在大理国内。
不大一会儿,段清川来了。沈持就在矿山简陋的棚子里与他碰面。 网????發?抪?页?í??????w?ε?n??????????5????????
段清川一见他先送了份贺礼,说是上次在大理国向沈持请教过学问,该称一声“先生”,这是给他的新婚贺礼,待他非常恭敬。
沈持更加笃定他有求于他,不光是盐务上的事情。
落座后寒暄了片刻,段清川说道:“售卖食盐给贵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在下有个条件。”
沈持定定地看着他,说道:“段世子请说。”
段清川:“沈大人,在下想从贵朝采买百余副铁甲。”大理国无人会制甲胄。
沈持吃了一惊,甲胄啊,是挺大的事,怪不得非要见面谈,他笑道:“段世子不会要用这铁甲来对付在下的内人吧?”要是用来跟史玉皎打仗,那他是万万不能应的。
段清川苦笑:“不妨告诉沈大人,在下无意于跟贵朝打仗,唯想自保。”
大理王段思仓有四个儿子,他是长子,这几年弟弟们长大了,一个个的都恨不得吃了他,夺走他的世子之位。
段清川忧心如捣,腹热心煎,相当着急,但他不能含糊,得立即动手防备,要招募兵马,筹备兵器甲胄才行。
沈持猜测十有八九是争储位的事了,于是说道:“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①”
段清川说道:“沈大人听出来了?”
沈持:“在下别无长处,只有一点儿善于倾听弦外之音罢了。”
“不过,这事儿在下做不了主,得上奏我朝的皇帝陛下,还请段世子耐心等等。”
“那是自然。”段清川说道:“先谢过沈大人了。”
沈持:“那,盐的事?”
段清川:“沈大人想要多少石?”
“自然是越多越好。”沈持说道。
“在下此次先许诺沈大人一千石,”段清川想了想说道:“要是沈大人帮在下办成甲胄之事,以后黔州府所需食盐,大可从昭通郡采买,五文一斗,如何?”
一千石。
沈持心道:不少,段清川是有诚意的。
从昭通郡往黔州府运盐,不过一两日功夫,省去的人力自不必说,且只有五文一斗,纵然官府售卖十文都不会亏。
这个利大了。
沈持:“在下当竭力为世子周旋甲胄之事。”
说好之后,沈持命人把唐注叫进来,段清川则把昭通郡守白清庐,此人是他的心腹,召来,命二人商定头一批的一千石食盐如何交货等详细事情。
临道别时候,沈持又笑道:“在下忽然想要是加个条件,不知世子能否答应?”
段清川:“沈大人请讲。”
沈持说道:“此地近千名矿工在此劳作,却没有半分烟火气,在下想请段世子允许我朝商贩来此安家做些小本买卖,让开采矿的人劳作之余有些娱乐。”
不然,先不说征用不到人力,就是来了的,也会跑走,稳定不下来。
给大理国六成,我朝出人力的初衷,就是想让人在这里留住,形成一片有矿,有人家,有商业的生活区域。
段清川瞟了一眼外头,下人把昭通郡守白青庐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