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


殿下,”陈世仪说道:“臣这就写信去催他。”

“再送些金银, ”萧承钧说道:“让沈归玉看到本王的诚意。”

陈世仪道了声“是”。

……

皇子之中, 不光他汲汲营营, 七皇子雍王萧承彧也被他娘周淑妃推到了争储的风口上。自从去年她谋害十皇子不成失手后,周家被皇帝敲打跌落云端, 周淑妃哪里甘心, 一直在想翻身之策,大宫女周枚给她出主意:“娘娘, 这个局有一个人可破, 沈持沈大人。”

这阵子京城都在说沈持是如何贤能, 如何得圣心,要是有他辅佐雍王,太子之位必如囊中之物。

“说到他,”周淑妃说道:“我正后悔着呢, 前年给彧儿找启蒙老师, 万岁爷原本选的是沈大人, 我嫌他出身低,央求万岁爷换成了薛大人,白白错失了结交他的机会……”

周枚说道:“娘娘, 眼下还有个机会,咱们周家,可与沈家联姻啊,一旦结成亲家,比师生关系还要牢固呢。”

“可是沈大人已经娶亲,”周淑妃说道:“她的妹子也已经嫁到舒家去了呀,周家总不能把女儿送给他做妾吧?”

“娘娘有所不知,”周枚说道:“奴婢派人去宫外打听过,沈大人还有一个堂妹叫沈知朵,生得娟秀,也曾念过书,不是粗鄙之人,今年才及笄,恰是婚嫁之年,咱们可以从族中挑一位郎君与她婚配。”

周淑妃睇着她才用凤仙花染的红指甲,说道:“她未免出身太低了些,咱们周家的后生可都是正经嫡出的郎君,娶她做正室夫人,委屈了些。”

周枚说道:“娘娘,周家子弟的身份还不是娘娘您给的,这会子娘娘要用人,哪有他们挑三拣四的道理。”

指了谁便是谁。

周淑妃说道:“你说的极是,你这两日给周家透个口信儿,看看本宫的侄子中谁未婚配,挑个人,向沈家提亲吧。”

“他日彧儿有了出息,”她又说道:“再提携他就是。”

“有了出息。”指的是萧承彧当上太子。

几日后,周家挑了一个叫周斐的郎君,年方十九,去年考中了童生,给周淑妃回话,说这个也是她叔伯家的侄儿,为了她们娘俩,莫说娶沈知朵了,就是丑女无盐他也乐意。

周淑妃很满意。

周枚又说道:“虽说沈女郎在京城,可她父母远在秦州府禄县,她是沈家三房的闺女,咱们向她二伯父沈煌提亲,终究是隔了亲生父母,不如到禄县去,亲自跟她爹娘提亲,也叫他们有面子。”

她话里还有一层意思,怕沈煌夫妇推拒。

“还是你想的周全些,”周淑妃说道:“沈家二房沈煌夫妇两人在京城久了,难免过于精明,要考虑这个那个,还要写信去问沈大人,不如三房好说话,对,先不声张叫人到禄县去,只向沈家三房提这门亲事,哄他们先应下再说。”

周家遣了个办事得力的管家婆子黄氏,几名奴仆一道去禄县,到了后又寻到没玉村沈家,听说沈山是个厉害的人,他们不敢直接上门,时不时在沈家附近转悠,一日,沈家三房沈氏去村头的溪水边洗衣服,黄婆子凑过去说道:“沈三夫人,婆子我有件好事要说跟夫人说呢。”

张氏从头到脚打量她一眼,见黄婆子穿金带银,面皮养得细腻,一看就是过富贵日子的,说道:“你认得我?”

黄婆子说道:“我是京城周府的管家婆子,咱家是周淑妃的娘家,雍王殿下的外祖家,这次是来为我家周小郎君向沈小女郎提亲的。”

张氏听到“提亲”二字,立马擦干了手,她惊喜地招呼黄婆子往家里请:“黄嫂子说的既是正经事,快请到家里说吧。”

? 如?您?访?问?的?罔????彂???????不?是?ī?????????n????????????????o???则?为???????佔?点

黄婆子说道:“我想先同夫人说说,若是有意,再去家里说详细不迟。”

张氏说道:“说的也是,黄嫂子,小女在京城,你们小郎君见过她了?”

黄婆子说道:“见过了,沈小女郎生得容貌好,又是个知书达理的,我家小郎君中意的很,只是……没有绕过爹娘直接向女郎提亲的道理。”

张氏想了想,是这个理儿:“这么说,跟我二哥二嫂也见过面打过招呼了?”

黄婆子说道:“我们周府老夫人是个极重规矩的人,这不是想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吗?要是开口向沈小女郎的伯父伯母提亲,到底不是亲爹娘,显得怠慢了咱们这房。”

张氏听她说得句句在理,说道:“不知令府的郎君几岁,是个什么光景?”比不比沈月嫁的舒兰庆差。

“咱府上的周小郎君还未弱冠,十九,”黄婆子说道:“去年考中了童生,还在学堂念书,将来必是要考进士当官的,到时候给沈小女郎挣诰命,人物模样自不必说,也是一等一的,又与沈小女郎年纪相当,真真是天作之合。”

张氏光听这几句已经在心里答应了个七七八八,待要请黄婆子去家中商议,又心想:沈山老两口眼里只有沈持,堂兄弟的婚事先要想着对方是不是个安分的,若是个没出息安分的才点头。不允许他们攀高枝,生怕坏了那个宝贝孙子的事,想到这里她气恼的很,凭什么只管二房富贵,他们就得守着贫贱。

她从来没有甘心过。

她就说嘛,阿朵那么个好容貌又是念过书识字的,怎么会比沈月那个哑巴嫁的差呢,周家听着比舒家来头大多了,这就对了。

黄婆子见她动心,又说道:“夫人要是有这个心呢,你们也去京城见见我家小郎君,到时候看上了再议亲,岂不更妥当。”

张氏听完更满意了,人家这是要正正经经做亲家:“黄嫂子这么说,我的心便放到肚子里去了。正巧我两个侄女都嫁了人,也不知有喜没有,我这个当婶子的合该去瞧瞧她俩,这就叫上我家那口子进京相看你家小郎君。”

黄婆子笑道:“我把话替主家带到了,也该回京去了。”说完,她拿出一根镶嵌红宝石的金簪放到张氏手里:“夫人和三老爷到了京城,可拿着此物去周府找老身。”

“也算是个信物吧。”

张氏一看这根价值不菲的华丽簪子,更信她了:“哟,这……”

黄婆子又笑了:“信物罢了,夫人千万收了。”张氏这才接过去放在袖子里。

与张氏约定好到了京城再成事,黄婆子不多停留,当日即离开禄县返回京城。

张氏心想万不能耽误女儿的这桩富贵婚事,回家跟沈凉说想闺女了,想再到京城去看一看,不知她受了委屈没有。

沈凉不在意地说道:“阿池不在京城,阿月又出嫁了,就我二哥二嫂在家里呢,谁给她委屈受,还能把她当丫头使还是怎么着?”

“就算当丫头使又怎么了?那是她二伯父二伯母,长辈。”

张氏凉笑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