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
史玉皎给了他一个“闭嘴,别问,别说。”的眼神:“我没事。”大概她乍然从军营回到闺阁之内,时日短,还没太习惯,对初孕之事,再不肯多说一个字。
沈持也不敢再多问:“……”
这时候一大早出去陪左当归的史玉华、史玉莲回来了,她们听说史玉皎有喜,回屋忙换了身衣裳来道贺:“阿皎姐姐,大夫说没说几个月了?”
沈持见史玉皎脸上有些不自在,连忙岔开话题:“二位小姨跟左土司出去玩的好吗?”
史玉华:“一开始还挺好的,后来她碰到她堂姐了……”
沈持夫妇齐声问:“什么堂姐?”
“我们也没太听清楚,”史玉莲说道:“好像是拐子把她堂姐拐到京城,卖给人家当婢女使唤……”
“拐子把她堂姐从昆明府拐到京城,卖给人家当丫鬟?”史玉皎微愕。
史家两位女郎齐齐点头:“嗯,卖进了鸿胪寺卿李大人家。”
沈持脑海中此时浮现出一句话: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①……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便是用了拐子拐卖年幼英莲的事件为开端的,对此他不算头一次听说,唏嘘道:“太阳底下果然没有新鲜事。”
旁人听了十分不懂:“……”
史玉华说道:“相爷姐夫,你在说什么啊?唉,左土司的堂姐还算好了,多年前京城上官家的女郎若卿五岁时被人拐到扬州,卖给青楼,长大后作了娼妓卖笑……上官家从此也败落了。”那才叫一个惨。
史玉皎:“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年,一个女拐子假扮婢女进了上官府上,趁着家里人不留神,把时年五岁的上官若卿拐走了,要是还活着,跟她差不多年岁。
沈持:“堂堂京师地界,竟有这等事发生。”
“还不少呢。”史玉莲说道:“拐子一年从外地拐来多少女子,只怕数都数不清楚。”
被拐子拐出去的女娃儿,长大后或是被卖进大户人家为奴,或是给光棍当婆娘,更有姿色的就卖入烟花柳巷,沦为娼妓,无外乎这三种命运。
史玉华笑着安慰他:“没事的相爷姐夫,要是阿皎姐姐生个小闺女,我们从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四岁上就教她习武,保管拐子来一个揍一个……”
沈持笑着看了看史玉皎:“好。”
两位史小女郎还在叽叽喳喳畅想怎么教小外甥女习武,史玉皎听得头大,她给沈持使了个眼色,他立刻会意:“三娘,明儿阿朵出阁,咱们回去给她准备添妆?”
其实该送的都送过去了。
史玉皎借着这个由头叫来云苓、子苓:“去跟老夫人,夫人,各方伯母婶娘姊妹说一声,我回啦。”
沈家有事,史家长辈不好再留人,每房都送了好些滋补品,又千叮咛万嘱咐一顿才放他们回去。
回到沈家,沈持欢喜得不行——要当爹了,他要当爹了。他激动地把旺财抱过来,悄声问:“都说阿狗阿猫都有灵性,你怎么都看不出咱们家要添丁进口了?”
老狗瞪圆双眼瞅了瞅他,而后翻了个白眼,好像在说:这事儿不应该你自己心里最有数嘛。别找补些有的没的,照顾好你媳妇儿才是正经。
沈持:“……”
对,要照顾好夫人。
他抬眼看着云苓、子苓忙来忙去,心道:家里人手本就不多,娃儿出生后就更短缺了,要趁早再添两个婢女,还要找个乳母……
想到这里,沈持叫来赵蟾桂:“年后你去打听打听,给家里买两个丫头,再物色个乳娘。”
“这个好办,”赵蟾桂说道:“京城里人牙子多的是,相爷说要什么样儿的,今儿告诉他们,明儿就能给送来。”
沈持:“嗯。”
说到买婢女,他又想到了拐子的事,回到书房给黔州知府俞驯写信:吾听闻黔州、成都两府拐子甚多,他们往往嘱托黔州流棍,流棍又复勾串诸县或土司部,俾捆掠人口,互相授受。属实否?……
史玉皎看到了笑道:“相爷又给自己找了个事儿忙活?”
沈持摇头:“不,这次我不打算自己干了,给别人个施展才干的机会。”
第221章
窗外风吹雪片似落花。
“你想用冯遂?”史玉皎问他:“可是你都没见过此人一面呢。”这不是赌吗?会不会有些轻率。
沈持沉思道:“除去吏部每年的考核可以得知他在会宁的政绩之外, 明年开春又是三年一度的大比之前,会宁县的学子涌入京城,我自然能打听得到他这二十多年是如何治理当地的, 人品如何,有无德行。”
史玉皎笑道:“倒也是个法子。”
“不说这些事了, ”沈持小心翼翼地让她坐着说话:“这阵子我休沐在家,给你做饭, 想吃什么?”
他打算重拾荒废多年的厨艺。
史玉皎不信他有这个时间,随口笑道:“好啊, 等我想好了告诉你。”说完, 她拿帕子捂着嘴干呕了下。
沈持搓搓手, 紧张地说道:“赵大哥,快去请大夫。”
“别去, ”史玉皎拉住他, 语调微僵:“我没事。”
她的贴身婢女云苓听见了连忙进来单手叉腰说道:“相爷就别添乱了,出去歇着吧。”哪个大夫能治妇人孕吐?她在心里嘀咕:沈相爷好一个书呆子。
说完要撵他出去。
这婢女一身好功夫, 沈持敢怒不敢言:“三娘, 有事叫我啊。”
出来一看, 咦,那是他的书房,他为什么要出来。
沈持不放心地在书房外头的廊檐下踱步,一会儿去窗户边探下头, 哎, 头一次当爹, 慌啊。
“阿池……”薄暮时分,沈煌夫妇满脸带笑从孟家回来了,看到儿子做贼一般, 不禁问道:“怎么了?”
沈持瞬息迈四方步走过去迎他们:“没什么,爹,娘,阿朵妹子那边都好吗?”
“都好,”他娘朱氏笑着说道:“孟夫子家给你阿朵妹子的陪嫁真多,叫我开眼见到了京城人说的那个‘十里红妆’,还有啊,沐家下聘的礼也多,谁瞧见不说一句风光,阿朵这下真是掉进福窝里去喽。”
虽说沈知朵嫁的沐家旁支的子弟,但迎娶的排面全是比照着大户人家来的,一点儿都不小家子气。
沈持:“那就好,我明儿去送她出门。”
“就是没让你三叔三婶看见,”沈煌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阿秋也不懂事,出去这么久也不说回个家,连他亲妹子出门都不见人影。
上个月他们写信回禄县给沈山老两口,沈凉夫妇,告知了沈知朵出阁的日子,请他们来京送嫁。
谁知道早在信寄到家里之前,沈凉突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