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5


是你身体骨儿好,比我少受些罪……”

“你等会儿喝碗鱼汤睡一觉。”早有赵蟾桂媳妇儿端了将将煮好的鱼汤来,等着给史玉皎喝。

乐莲舟见这里没什么事了,说道:“我去和他们说一声,叫散了都回家去吧。”让产妇好生歇着。

沈持起身出去送客,宋稳婆把他闺女塞进他怀里:“去让亲戚们都看看,都盼着呢。”

他接过去僵硬地抱着,走了两步竟说道:“子苓,去抱给旺财,不,去叫人把旺财抱来,让他也远远瞧一眼侄孙女。”那老家伙估计活不了几天了。

几位下人:“……”她们没听错吧。不过还是没敢拂他的意,忙叫赵蟾桂去抱旺财来。

小千金一出现在前院,众人都围拢上来,不敢凑得太近,停在看清楚脸面的咫尺外纷纷笑道:“生得多好啊。”

才落草的小小人儿眉毛是眉毛嘴巴是嘴巴的。

赵蟾桂抱着旺财,也跟着众人看了一眼,他伸出前腿,隔空摸了一下小千金的襁褓。

亲戚们不再驻留:“相爷啊,我们见过小女郎这就家去了,等洗三的那天再来。”沈持点头施礼,送客人出门。

……

转眼到了三日后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小千金洗三的日子。

前一阵子跟沈持有渊源的官吏接二连三失势,许多人对他避之不及,生怕祸事临头,是以这次赶上沈家的弄瓦之喜,来贺喜的官员也只寥寥数人。

但这天晌午,沈持正在招待亲朋好友,宫里头来人了,是临华殿的。

“恭喜沈大人,贺喜沈大人,”小太监丁二喜滋滋地说道:“德妃娘娘亲手给沈小女郎绣了几身衣裳,让奴才给您送来了。”

他将“亲手”二字说得格外清晰。在场的众人听得愣怔一瞬:德妃亲自绣的衣裳……只怕能有此殊荣的只有皇帝和宸王二人,不敢想象,这该有多贵重。

再次,若日后宸王登基,德妃当上太后,沈家小千金这辈子的泼天富贵稳了。

老天奶,这是怎样的好命。

正羡慕不已的时候,又听小太监说道:“这些衣裳啊,万岁爷瞧见都夸咱德妃娘娘手艺好呢。”

这话如惊雷一般炸在众人耳边。

莫非,临华殿给沈家送贺礼,是皇帝授意的?

第254章

他们猜的没错, 临华殿给沈家送贺礼一事,还真是皇帝点头应允的。

甚至是他提点郑德妃的。以郑琼向来淡淡的性子,是绝不会这样大张旗鼓送贺礼的。

大抵是最近右相曹慈风头太盛, 沈持看起来毫无还手之力,皇帝想要给他找补回来一些, 让左右两位丞相之间维持微妙的平分秋色,不至于东风压了西风, 亦或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送来亲自绣的衣裳作为贺礼,却不是皇帝指定的, 她早有预备。本想着等史玉皎产后回宫来授艺的时候赠给她的, 哪知道提前派上用场了。

这么一来, 曹慈心神大乱。

他近来靠着根基翻云覆雨,在对付沈持的时候的确是节节取胜, 左相的大权一点点流向他手中, 沈持看似被他摆平了,但是得不偿失引来的了皇帝的敲打。让他不得不反思:这样嗜权很危险, 尽管皇帝比不得青史留名的贤明皇帝, 但绝不昏庸, 再这样冲下去会很危险。

他要缓上一缓。

于是让人备下厚礼到沈家去贺喜。

旁人一看曹慈都去沈家贺喜了,忙不迭跟风,也纷纷前去道贺,把沈家挤得水泄不通。

幸好沈家的亲家——史家、舒家的史、舒两位夫人能张罗, 这才在频繁的待客中做得滴水不漏, 将上门的每一位贵人都招待得极为周全, 没出任何差错。

一天下来,看着堆了半院子的贺礼,沈持微微蹙眉, 让赵蟾桂一一登记在册,日后都是要还回去的人情。

洗三当日的后半夜,终于送完宾客后,沈持他娘朱氏洗净手抱着小孙女在逗乐,忽然提醒道:“阿池,该给孩子取个名字了。”

沈持这才想起来,他三日龄的闺女还没名儿呢,于是抱着小丫头去问史玉皎:“三娘,想给咱们女儿取个什么样子的名字啊?”

史玉皎在喝红糖益母草水,闻言说道:“你拟几个来,我选选。”

沈持说道:“我早先粗略想过一想,拟了‘若渝’、‘明彰’、‘赤华’,‘平太’……等,你有喜欢的吗?要是没有,我再去翻书想想。”

“‘若渝’,可是出自《道德经》中的‘建得若偷,质真若渝’?”史玉皎问他。

沈持:“三娘博学,正是这句。”

他以为她中意“若渝”这个名字,哪知她却指着“明彰”二字说道:“同是出自《道德经》中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吧?”

此句有戒浮躁,清醒谦逊之意。

沈持:“嗯。”

史玉皎琢磨了一会儿说道:“这两个字大气,期望之意也好,就‘明彰’吧。”

沈明彰。

听着尚可,沈持说道:“若哪天灵感乍现想出更好的来,再改就是,”他看着女儿的目光带着慈祥:“乳名叫‘八宝’怎样?”

史玉皎“噗嗤”一声笑了:“好好的闺女为什么要叫‘八宝’,想喝粥啦?”

沈持嘿笑道:“非也,非也,是八月出生之宝贝的意思。”

史玉皎:“……”行吧。

“还有啊,这时节京中八宝花开得团团簇簇,满目红云,我也希望闺女前程灿烂绚丽……”沈持又解释道。

史玉皎又笑:“干脆叫‘八宝花’,不用省那一个字。”

沈持:“……”“花”字用在名字里很容易显俗气的。

“叫‘娇奴’吧,”史玉皎想了想说道:“到底是个女娃儿,大名大气些就够了,乳名还是要求一个‘娇’字的。”

沈持:“好,好听着呢。”他两个人一起看着襁褓里睡得香甜的闺女,一个喊“沈明彰”,一个喊“娇奴”,乐了好半天。

……

曹慈带头给沈家送了贺礼还不算完,他进而开始约束并收敛门生故旧的行径,让他们把捞权捞财的手收一收,在外也不要太嚣张,生怕被皇帝盯上并揪出来,借机打压他。

但是尝到了作威作福甜头的那些人,又岂是一句劝告能收手的,依旧我行我素,骄横跋扈。

曹慈的亲信萧必鸿坐上吏部左侍郎的位子后,不以才择吏,而是重资质、亲疏,凡是讨好巴结他的人都得到了升迁和重用,而那些刚正清贫的翰林院士子因不愿意逢迎而升迁无望,他们颇为不满,联名上奏皇帝,控诉吏部任人唯亲,有结党营私之嫌。

萧必鸿这个人呢不但和曹慈关系好,早年更是把皇帝哄得舒坦,听闻风声并没有太当回事,不做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