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多做。
大学生不怕做错事,只怕他们不敢去做。
将错误留在学校期间,总比等到工作后再犯错要好。
俞妙则就被分派去跟着申谰师姐,不过申谰是博三学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就要毕业了;另一位师兄名叫关静,直博的第三年了。
申谰师姐看起来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让俞妙则想起了杨老师。
关师兄倒是长着一张嬉皮笑脸的面孔,如果是不认识的人走在路上遇到,可能会觉得不是什么正经的人。
还有两个师兄,迟海洋和张评,都是六月份刚进组的研一学生。
俞妙则就跟着他们干活,有时候他们也将和其他项目部分的交流工作也交给俞妙则来做。
实验室里的定点下班时间都是下午六点,有时候下班后师兄师姐还会带他们到外面吃饭,这个时候就是一天最轻松的时刻,吃饭的时候说说话聊聊天,好像一天的烦恼都被抛开了。
申师姐跟俞妙则简略说了实验室里的分组工作原理。
因为大部分项目都是很多个导师带着七八个课题组的几十个学生一起干活的,然后再将工作具体分配下来;所以尽管分成不同小组,但平时都是要协作完成工作的。
现在吴教授带的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就是十一个学生。
申师姐和关师兄,还有隔壁的两个师兄,都是博士生。
七月初的时候刚送走了五个学生,然后在四月份新进来四个研一学生,也就包括迟海洋和张评。
到九月份还会过来一个师妹,也就是俞妙则以后的师姐,是从海市那边考过来的,名叫邓青。
再加上俞妙则这个提前被预定进来的小师妹。
听见他们谈论着毕业,谈论着未来,一切都好像很遥远,但又离得很近。
俞妙则都是认真听着,对于他们这个专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不过可能大家设想得再好,未来也会干一行很一行。
吃完晚饭后,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俞妙则步行到地铁站,抬头就看到星星在天上闪烁着。
今年已经是2012年了,世界末日的传言不但在网络上流传着,也在现实生活中大范围传说中。
没有人知道人类文明是否会在2012年12月21日走向终章,但是大家都在焦灼地等待着。
也许这会是命运的宣判。
走进地铁站里面,列车呼啸而来。
回到学校宿舍已经是晚上九点,因为南荣敏和苏晚都回家了,就只有林文盈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兼职,晚上也回宿舍。
学校的饭堂和运动场所在寒暑假也是正常开放,俞妙则回到宿舍时,看见林文盈正在啃着很香的鸡翅。
她被鸡翅的香味勾引得心猿意马,又跑到楼下对面的饭堂买了一只鸡翅回来。
等到洗完澡后,俞妙则便继续看着论文,然后准备着下学期开学后的开题申报。
林文盈觉得她真的太拼了,聪明还特别努力的人,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非人类。
俞妙则也感觉到,自己进到大学后就开启亢奋模式。
大概是因为对未知道路的恐惧,人脑的防范模式会让她想要更努力地给自己增添筹码。
等到八月中旬,她们开始进入大二的学生,而上都大学也即将迎来新的一批学生。
俞妙则没有参加今年的迎新生活动,只是暑假实习生的任务完成后,就在新生开学的前一天到机场去接饶梦君和林淑。
林淑参加了上都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考试,报了今年的机械工程专业。
而饶梦君是通过裸分考上来的,被上都大学新闻系录取了。
当时通电话的时候,得知饶梦君是被新闻系录取,俞妙则觉得好像又都在情理之中。
饶梦君的未来,就和她在漫游未来时看到的发展历程相同,而系统也并没有骗她。
提起选择专业的事,饶梦君就很看得开。
虽然她从小就学数竞,但到高中数竞最好的成绩也就是拿到一个省一,大学肯定也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那么相比起来,选择一个自己还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也挺好的。
俞妙则听着点点头,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如果她可以做选择的话,她大概会选择天文系。
虽然现在的专业其实也挺好的。
第56章 末日告白那你觉得我们会在一起吗?……
开始申报大创选题后,俞妙则每天的生活就是各种的天昏地暗。
找导师通过项目后,写立项书,然后和同伴吵架。
很多时候,讨论课题就是人类矛盾的天然催化剂,现在就连俞妙则和陈锦如的关系都变成只要见面就觉得郁闷,好几次都差点一拍两散了。
南荣敏还火上浇油地跟她说:“所以这就是千万不要跟舍友一起做大创项目的原因。”
???阯????佈?業?ī???????é?n?2?????????﹒??????
俞妙则抬头望向她,就看见南荣敏轻笑着:“我怕会发生宿舍惨案。”
本学期的大创立项开始后,班上参加的学生团队也不少,刚开学的时候还有不少同学问俞妙则要不要组队。
不过俞妙则觉得,像这种本科大创的项目,三个人就是刚刚好了。
两个人太少,很容易一言不合就一拍两散了。
而四个人虽然也不算多,但吵起架来的威力绝对是加倍的。
而且她们三个人的分工也还算有默契,撇开那几次吵架,她们不同专业的优势正好能够互补好。
大创项目从立项到结项是一年,对于俞妙则来说就可以无缝衔接到大三了。
她们做的是创新项目,在立项后的主要任务还是调研。
大二和大三正是课程最多的阶段,有时候还安排到晚课,平时的调研任务都安排在周末。俞妙则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就肩负起推进项目进度以及前期两次答辩的主讲任务。
她们的前面几次矛盾也主要产生在撰写立项报告的时间分歧上。
也许是因为不同专业的忙碌程度不同,有时候她们能连续三天不见人影,俞妙则盯着电脑屏幕的表情也逐渐失去笑容。
系统让她要稍微有点耐心,以前她是习惯当独狼,但以后做科研项目的时候,团队合作就是很重要。
也是系统劝着哄着,俞妙则才没有跑到宿舍楼下蹲人。
但是其实只要陈锦如和童欣说一声忙不过来,她也并不是不理解的人吧。
何况她的课程安排比其他同学都要多,这学期还多了好几门实验课,但她也能完成得很顺利。
不过随着距离中期答辩的时间越来越近,陈锦如和童欣也被催促得有些危机感,倒是比前段时间勤奋起来。
中期答辩的时间是在十二月中旬,答辩结束后,大家也可以暂时稍微放松一下。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