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奇达到了顶峰,放下长辈的态度,以同辈礼仪问他名字。
“曹班。”小郎君即使面对行同辈礼的陌生人,也波澜不惊。
郑玄有一种,果然如此的玄妙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我是北海郡郑玄,此行以治学为目的,听汝父说班正是入学的年龄,若无师长,不如随我同行?”
郑玄的游学队伍,自此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这一路上,郑玄发现曹班果然没让自己失望,不止是古文还是今文,这个孩子对五经的造诣已经不光是用“远超同龄人”可以形容的了。
曹班在加入队伍后,曾建议郑玄将游历写下来,于是郑玄口述,他的门徒在游记的第一页就写下对曹班的大胆评价:“当世之人,无出其右!”
同时,在郑玄非常自得的天文、称谓、气象、历法知识上面,仅仅交流中的只言片语,都能感受到曹班背后,所掌握的知识之渊博。
那是多深厚、庞大又复杂的知识脉络,才能构建出的天衣无缝的逻辑关系?
郑玄也终于在路途上问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何为'岁差'。”
曹班笑道:“'岁差'乃月引力导致地轴做周期性运动,一个周期大约是二万五千八百年,具体表现是春分点会在天球上向西运动。”
郑玄:喵喵喵喵? ? ?
曹班愿意跟随郑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离开谯县。
就算不能出豫州,只要别继续待在刺史部,她就不用那么束手束脚,汝南作为人口大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颍川可以触发荀氏npc ,也很香,若都不行,那跟着郑玄去目的地扶风郡,投马融,也不错,这样也许还能遇上卢植。
话说,如果自己成了卢植的同学,那她岂不就是刘备的师叔了。
曹魏势力她是已经见够了,给她来点新鲜的蜀汉尝尝吧。
曹班还在牛车上乐呵呢,车摇摇晃晃到了汝南,第一站却吃了闭门羹。
袁氏是高门,守门的仆役接过郑玄的请帖后,没过多久出来道:“二公子说了,不见。”
“二公子?”曹班下意识问道:“袁绍?”
仆役却皱眉道:“认得我家二公子的人多了去了,我不管你是从哪里听过二公子的名字,总之我家二公子说了,不能让来路不明的人进府。”
郑玄手下一个脾气比较的急躁的徒弟急道:“班公子是你家二公子蒙学时候的同期呀!”
仆役顺着那徒弟的视线看向曹班,上下扫视了曹班一下,曹班尴尬地脚趾扣地,仆役冷眼道:“借钱财?”
没等曹班反驳,大门嘭地关上,很快又被打开。
一袋五铢钱交到了曹班手中。
郑玄一把夺过曹班手中的钱袋,砸在了已经紧闭的袁府大门上。
“哎,别和钱过不去啊......”曹班在郑玄愤怒的瞪视下声音减弱,“咳,我的意思是,走吧,我们先找地方暂时住下,汝南袁氏不行,颍川还找不到有学问的世家吗?”
却见郑玄脸上的表情风云变幻,半天才支吾道:“可是我们住宿的钱财......也不够了。”
第38章
那你丢钱袋子干嘛啊! ?
曹班心里疯狂吐槽,见郑玄和弟子是拉不下这个脸去捡钱了,给站在郑玄背后的符柯使了个眼色,符柯蟹步挪到门边,慢慢蹲下,飞快将钱袋拾起。
曹班深吸一口气, 安慰郑玄:“先生莫急, 我从家中带了一些钱财,我刚好也有在汝南逗留的打算,我们先去市集看看吧。”
古代人傍水而居,和谯县还有颍川一样,汝南郡内有汝河穿过,汝河、颍水、涡水都是淮河的支流。
汝南袁氏居住在汝南郡的汝阳县,虽然不是郡治所在,但也是位于汝河北面的人口大县,论繁荣程度的话,和谯县比只差一点点。
口袋空空的郑玄,原本是想要住在城外的驿亭的,被曹班制止住了。
她让符柯带着人手,仅仅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城里的二手房市场摸得清清楚楚。
他们在集市的南面,盘下了一间肆舍。和洛阳城金市的肆舍一样, 铺面不大,但是带了一间非常大的院子。
这间肆舍位于集市的入口出, 南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 前往集市进行交易的人通常会把牲畜牵在这里歇脚。这就导致这块空地上留有不少牲畜的粪便, 这个年头是没有环卫工人的,各家自扫门前雪, 因此这肆舍前臭味熏天,价格就相对美好。
曹班让郑玄和弟子们也在肆舍里住下,郑玄有些犹豫:“君实花了多少钱?”
曹班的心理年龄其实已经和郑玄相仿了,她不想让郑玄叫小孩一样叫自己阿班,因此忽悠他自己已经取了字。
曹班犹豫了一下道:“......嗯,还行,八千?”
郑玄时常上扬的眉毛垂了下来,哀叹:“实在是太破费了,是玄无能啊!”
曹班心想幸好自己打了八折说的,连忙安慰对方:“先生腹中知识,价值千金不止!”
郑玄这才感觉好受些。
住宿搞定,曹班按照计划,将肆舍的后院分成两部分,前院留给郑玄和他的弟子们住,后院则让符柯联络上谯县格物院的学子们,开始着手建立新的据点。
符柯带着人,将肆舍前面的空地打扫干净,搭设了草棚,又点了艾草,熏了三天三夜。
“此处留给先生将经。”
郑玄欣然接受。
然而没过几天,曹班发现,和她想象中,人头攒动的求学场面不一样,明明占据了市集入口最有利的位置,但是愿意驻足来听郑玄讲经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和相县的情况可不太一样啊。
曹班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没有世家背书的后果了,没有本地人给郑玄做宣传,就算郡中有想追求学问的人,也不知道郑玄来了呀。
曹班好奇:“但是听说,先生每到一地,都是盛况非凡呀。”
郑玄倒是很淡定:“刚开始几日,是会这样,但只要我坚持讲学,慢慢就会有人来了。”
“这'慢慢'是多'慢'?”
郑玄扇着草编蒲扇悠悠道:“短则四五月,多则半年一年吧。”
曹班无话可说,转头去招呼符柯。
没过多久,汝阳县一家书舍横空出世。
据说,只需要花费5钱,就可以在这家书舍看上一整天的书,还会有一碗清凉解暑的稀豆羹喝!
又听说,这书舍的书,全是用竹纸封装,轻便光滑,按照经书类别码放,种类繁多,不光有经学史册,甚至有不少是遗世孤本!
很快,经过市集的口口相传,不少好学的贫困学子首先来到这家名为“格物堂”的书舍,谁知,一来才知道,著名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