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了两难。
作战会议结束,情报部、武都尉一把手被曹班留下,彭放打量曹班的表情,手挡着嘴,问符柯:“主公是在纠结进还是退?”
符柯也同样抬起手,遮住嘴:“感觉更像是纠结杀还是不杀。”
“你俩再大点声,我差点没听见。”曹班道。
两人偷笑。
曹班无奈地看向符柯:“那是下下策,选择下下策的时候,反而不用纠结了。”
“我所顾虑的,无非是这个'太守'的名头。”她指着案上的一方玉印。
泰山郡太守印明明就在她手里,她却用不了。
这个时代,当官还是要讲究名正言顺。
她能占不其,一方面是她本身就是不其国相,另一方面,她正好赶上了她的上级——青州刺史换届,古代信息交流不发达,这才给了她时间来完成本地势力的重新洗牌。
因此占不其县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泰山郡就差在了人和上。
没有朝廷的任命,她甚至不能像诸葛兄弟的父亲那样,代太守职,人家诸葛珪本来就是泰山郡丞。
曹班当然可以靠武力占据泰山郡,事实上,泰山郡现在就是快烫手山芋,青州的流民起义军已经占领了治所奉高县附近的博县,曹班的人马在梁甫县和这些起义军发生摩擦时,他们还没有成规模,占领博县之后,他们立刻推出了首领,杀了博县县令,并且开始集体佩戴黄色的头巾——完成了普通流民军,向黄巾军的转变。
不要小看乱世之下,信仰的力量啊。
但是那样也只是“占领”,得不到名份,别说琅琊王氏了,等黄巾之乱一平,兖州刺史第一个绕不过她。
原本按照计划,她是打算占据泰山郡之后,在想办法搞定兖州刺史,但是谁能想到,琅琊王氏这时候杀出来呢?
琅琊国是郡国,比不其县国大得多,也富庶得多,但是和亲自“理政”的不其国王不同,琅琊国王几乎完全不管国内事务,甚至国相也不太管事。
原因很简单,琅琊国境内,像王氏这样的累世公卿的大族很多,这些大族把持了国内大小事务,又通过不断联姻,而彼此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伏寿那里缴获了伏氏和王氏的信件后,符柯手下的情报部就渗透进了王氏内部——张寿假扮门客,直接住进了王家。
???址?発???????ǐ???ü?????n?2?????????.???????
如果把琅琊国王比作白色,琅琊国边境的游寇比作黑色,王氏就是中间的灰色,琅琊国王室不需要花一分钱,世家的私兵再加上对游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境内的武备力量就足够了。
谁知这一平衡,被曹班的几次剿匪行动给打破了。
琅琊王氏的私兵部曲不足为惧,得知王氏意图对付自己后,她调兵加强了不其和琅琊王国接壤土地的巡逻,现在看来,还是大意了。
没有谋士的缺点就体现在这里了啊——曹班在心里感叹,从前她可以接触穿越bug看到未来的十步甚至百步,如今汉献帝刘协都给她们姐妹蝴蝶掉了,她只能知道个大概走向,时间预知能力直接归零,生存难度反而比小时候更高了。
学院按照她从现代带来的概念和框架建立起来,但是她来自一个和平的年代,她的理念更能培养出优秀的执行者,也许其中有具有天赋的“决策者”,但是大概率都还没成长起来。
她很快想到了招人,可她现在的名头只是一个小县的国相,没有名声背书,谁会来投靠你呢?要招人,至少也是当了大郡的太守吧。
但她就是因为当不上这个太守才愁啊!
所以症结还是在这个太守上面,解决了一个王氏,还有其他世族,就算这些世族都解决了,还有兖州刺史呢,相当于绕一大圈又回到原点。
? 如?您?访?问?的?网??????????葉?不?是???f?ū???ē?n?????????⑤?????ō???则?为?山?寨????点
太守必须皇帝任命,皇帝现在谁都见不到,政令又是从该死的袁逢那里出,袁逢也是心黑的,还坑过她一回,她不可能让生母这时候暴露。
这么一盘算,她的选择只剩下一个——写信给自己的老师马融,求他举荐自己。
三辅路远,以防万一,到洛阳的信还是要写的,不过不是送进宫……
一人三骑的传令兵接过曹班的密信,从太守府衙疾驰而出。
-------------------------------------
王融忐忑不安地又等了两天,仍然没有等到来自洛阳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当他得知曹班亲自登门,还带了私兵时,他几乎要收拾包袱,从后门跑路了。
事实上,他也这么干了,只不过,包袱收拾到一半,被父亲身边服侍的老管家叫了出去,被迫硬着头皮到正堂见“客”。
见到曹班的第一眼,他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从前喜欢骂曹班“黄口小儿”,而不其的百姓喜欢唤他“曹郎”了。
这个令周边郡县山贼游寇闻风丧胆曹使君,真的太年轻了!
这,这看起来,还不及弱冠啊!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装模做样向父亲执下属礼,亲耳听见父亲称呼他为“曹使君”,他都怀疑这是不是曹班家中小儿,被派来历练了。
虽然私下腹诽,但是面对这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朝廷命官,王融还是保持了良好的礼节,完整行礼后,请他上座,并安排侍女端上茶碗和果盘。
曹班接受了王融的让座,和王仁互相谦让一番,最后坐在了王仁的下首。
她在王氏父子二人间略微打量了一番,便开门见山道:“泰山郡近来黄巾猖獗,朝廷征召各地将帅讨伐黄巾,我与泰山郡代太守,故郡丞诸葛珪交好,诸葛氏托我,向周边郡县求援。”
说完她在父子二人惊诧地目光中起身,双手抱拳,目光炯炯道:“若泰山危则不其危,琅琊与泰山郡亦有沂水相连,故某来此求援,望琅琊王氏以家国安危为重,救泰山郡!”
第92章
王氏父子没有立刻答应曹班的请求, 曹班走后,他们商量了一整夜。
王融是想当场拒绝的,比较纠结的是他的父亲王仁。
“这里面肯定有诈,父亲在犹豫什么呢?”
王仁对儿子恨铁不成钢,他已经不在其位了,长子却还是这样不成器,若是太平年头,他还可以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支撑家族,但现在这世道,能生存下去的都是什么人呢?
看看曹班吧, 人家父亲是九卿, 袭侯爵,他本人弱冠之龄, 不求父辈庇佑,反而是独自到青州,理一县,治一国, 还如此有野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王仁苦笑:“何为阳谋?这便是阳谋!他料定我们知道这里面有诈,我们也一定会去。”
“去?为什么要去?”王融更加不解。
王仁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去:“你,你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