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才在名录上提笔。

尚书台的官员接过修改后的名录——

袁逢将司隶校尉前面袁术的名字划去,改成了袁绍,又在最后,单独给袁术加了一条——

擢升袁术为后将军。

袁绍收到了董卓的官员任命名录后,问门客:“这名录,太傅可看过?”

门客留着冷汗道:“太傅修改了袁氏的部分。”

袁绍沉默着看完名录,见袁氏门生韩馥,被董卓任命为冀州牧,心里有了计较:“既然他始终都不曾相信我,那我不接下董卓送来的这份礼,岂不是对不起他?”

-------------------------------------

董卓对贾诩拟的名录非常满意,李傕也看了这份名录,有些犯嘀咕。

“这名录上,一多半的人都不曾听过。”

董卓闻言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道:“我师从交州刺史郑玄,老师曾与我讲过朝中人事。”

郑玄是名儒马融的学生,那这么说,贾诩只能算马融弟子的弟子。

隔着一代,都能有如此厉害的传承,难怪先帝在时,畏惧党锢。

董旻问贾诩:“袁太傅修改了司隶校尉的人选,这……”

尽管“士邑”姿态放得很低,但因为董卓的信任和重用,如今整个董卓的智囊团,都隐隐以“士邑”为首的态势,其他人遇事,也习惯性地请教士邑。

贾诩面露迟疑:“这个我也参不透,要看明君的意思。”

董卓不屑道:“也不必事事小心,这是他袁氏自己心不齐。”

“兄长明鉴,用官位挑拨袁氏三兄弟的关系,还能在朝廷上对外表明态度。”

不管袁氏的谁,只要接下这个任职,就说明,袁氏接受了董卓的背叛,连背叛者都能原谅,如此一来,以后谁还会相信袁氏?

如果袁氏不接,那就直接抛出去,司隶校尉可是个香饽饽,换别的人情还不容易吗。

“武烈这名录虽好,但我却觉得不太够。”董卓放下名录,拿起案上的佩剑。

宝剑出鞘,银光夺目,带着摄人的寒意。

董卓轻轻擦拭佩剑,董旻会意:“兄长想杀鸡儆猴?”

贾诩闻言警醒起来,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他端起酒盏,轻轻抿了一口。

“那兄长,想先拿谁开刀?”

董卓笑道:“不如就先从太后下手如何?”

贾诩的手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瞬,听见董旻在一旁问道:“哪位太后?”

他也在瞬间调整好表情,疑惑地看向董卓。

? 如?您?访?问?的??????发????葉?不?是??????μ?????n?2????????????ō???则?为????寨????点

刘辩登基后,现如今,太后共有三位。

除去桓帝的妃子邓太后,剩下两位分别是灵帝的皇后,宋太后,也就是二皇子刘合的生母,以及新皇的生母,灵帝的妃子,何太后。

“要我说,都杀了干净,省得以后惹出麻烦。”

董旻和贾诩同时惊呼:“不可!”

董卓先看向自己的亲弟弟,董旻犹豫道:“兄长拥立新皇,朝中多少双眼睛盯着,若是开杀戒,恐怕……”

董卓却不以为意:“我还怕他们弹劾?”随即又看向贾诩。

“武烈的意思呢?”

贾诩沉思片刻道:“明君确实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施威,不过不是杀人。”

“何解?”

“太后毕竟身份尊贵,与其杀之,不如让新皇下旨,贬其为庶人,濦强王没了母族,宋太后孤身一人,和邓皇太后一样,不会对明君有什么威胁。”

“这样,既会让朝臣忌惮明君的权势,也不会引人非议,就是御史们来,也说不出明君的不是。”

董卓已经将手里的刀擦拭干净,他举起来,天光穿过窗户打在刀刃上,光折射在贾诩的脸上,将他的脸分成了明暗两面。

董卓嗓音粗粝低沉,仿佛野兽已经克制不住自己贪婪的食欲:“可是刀不出鞘,别人就不知道它的锋利。”

贾诩道:“刀不出鞘,人们不知其深浅,才会有所忌惮,出鞘的刀刃,对于那些想要博取'忠义'名声的人,怎么会惧怕呢?”

一开始,董卓确实按照贾诩的意思,没有开杀戒,取而代之的是,纵容手下的士兵,进入洛阳城,大肆搜刮财物和粮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京城百姓遭此劫难,却投诉无门,原因无他,掌管京城治安的执金吾也是由董卓任命的,看不过眼的官员们于是决定弹劾董卓。

第一份弹劾的奏章,当然出自御史之手,孔融身为侍御史,虽然也在董卓提拔的名录之中,但他属于不接受董卓提任的“忠义之士”,因此也在这份联名上奏的文书中署了名。

奏章由一位年轻的议郎,在新皇初次举行朝会时宣读。

伴随着议郎的激昂陈词,所有人都看向了董相国——是的,在提拔了一拨朝臣之后,董卓便不满足于自己太尉的官职,又给自己升官了。

既然袁逢是太傅,他就要当太傅之上,可太傅已经是三公,再上面可就是皇帝了。

于是董卓就把相国这几百年没用过的官帽,从典籍里翻出来,给自己戴上。

相国的礼仪和天子一样,因此他便获得了“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vip”待遇,大大咧咧地持刃上殿。

这时,朝中众臣,都还不知道,这个“ vip”意味着什么。

被御史们推出来的议郎生平第一次念奏章,前天晚上还在家中演练了一遍,因此情绪饱满,语气慷慨激昂,听得座下几个大臣们都不由地攥紧了拳头。

董卓一直笑着听他念完,从头到尾都没打断他。

因此当议郎终于念完多达两千字的弹劾奏章后,他松了口气,抖了抖已经被汗水打湿透的衣袖,轻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罓?阯??????????ī????μ???é?n?2?????????﹒???ō?m

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道穿透骨髓的痛意从背后传来,董卓的剑刃穿过了议郎的心脏,动脉破裂后,鲜血瞬间从议郎的胸膛喷射而出,带着温度的血液,直直地浇在了新皇刘辩的脸上。

小皇帝当场就吓哭了。

董卓握剑站在大殿中央,听见哭声,看向刘辩。

“教导皇帝是太傅的职责,陛下殿前失仪,就是太傅失职,太傅人呢?”

有人瑟缩在案后,小声道:“太傅称病,在家中休养。”

董卓怒道:“岂有此理,陛下年幼,正是需要诸位大臣辅佐的时候,还有什么,是比教导陛下更重要的呢?”

于是董卓以相国的身份下令,命令那些避辞不就、还有称病在家的朝臣,都来上朝,不愿意来的,就由禁军请他们来,生病卧床的,就让家人抬上朝廷,那些不愿意赴任的也一样,人间地府官职,二选一。

大汉朝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朝会,出现了。

堂堂太傅,被董卓的人抢行抬到了德阳殿,董卓还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