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
先锋!”
袁绍没有将孔伷身亡的消息告诉辛评和曹班,只说他的军队就在路上了,他们会在小平津会师。
过了沇水,只需要不到两日,先锋就可以抵达小平津,曹班在白日告诉辛评,董卓得知袁绍拥刘虞为帝,怒于袁绍的不自量力,将朝政交于王允和士邑两位尚书后,亲自领兵出城,屯兵河南,一旦袁绍大军渡江,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血战。
辛评既紧张又兴奋,可这两天他们几乎是沿着河水走,都没看见豫州方面的援兵,他内心便有了再拖一拖的想法,人多力量大嘛,于是他将自己想打一张木榻的主意告诉了曹班。
曹班还以为自己睡迷糊听错了,辛评虽然是来监视自己的,但大家讨董的目的是一致的,只要他不误事,曹班暂时不会动他。
打一张床这种事听起来离谱,但这两天观察辛评言行,又觉得没那么意外。
不过马车是用来拉军需物资的,不可能腾一辆出来给这位少爷拉床,曹班想了想,眼睛都不眨道:“我这张营帐睡得还算安稳,鉴之的营帐可能正对着河水,风水上说,山南水北为阳,我们行军打战如遇大阳那便是大凶,不如我们换一换?”
果然,辛评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立刻点头,而后又有些犹豫道:“何必调换呢,这大凶的帐篷怎么好让君实来睡,不如就换给士兵去……”
曹班看了看夜色,摇头打断他:“我专克阳人。”
辛评于是和曹班换了帐篷,两个都是主帐,布局上都是一样的,换换倒没什么,可是辛评发现,他换了帐篷,还是睡不着。
他不好意思再把曹班叫起来,只能自己出了帐篷,想到水边走一走。
平静无波的水面就在这时突然泛起涟漪,风声也变得怪异起来,隐约有号角声从营帐前方的黑暗中传来。
“敌袭!敌袭!出帐,列阵!”
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见巡逻的士兵高呼“敌袭”,霎时间,同样的号角声在整个营地响起,林中惊起飞鸟,营地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如沉睡的猛兽睁开眼,从清醒后锁定猎物,再到追捕猎物,只需几息时间。
不需要主将调度,各队队长迅速在营地前清点人数,士兵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列阵出营。
辛评在听见有敌袭的时候便慌了神,再听见偷袭的军队正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兵,恐惧的情绪不受控制地蔓延上来。
慌乱之间他也不知如何安放自己,便想到去找曹班,但曹班的营帐不知何时已经空了,整个营地的帐篷是曹班的副将带人布置的,他也不知道曹班现在会在哪儿,只能往人多的地方走。
五千人的军队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营地前响起整齐的口号声,辛评晕头转向的,不知怎么走到了停放马车和辎重的地方,辎重兵牵着马车,没注意到旁边有人,转弯时车架撞到了辛评,辛评没有站稳,一头扎进了一团热乎柔软,又带着臭气的东西上。
意识到是什么之后,他连忙站起来,用袖子抹脸,可是越抹身上越邋遢,他不敢再去见人,好在他的副将这时找到了他,拉着他去河边清洗。
出乎意料的是,当他清洗完毕后,这场意外的遭遇战已经结束了。
原来他们遇到的,是郭汜手下一名叫李密的将领所率领的一支不到一千人的军队。
他们从俘虏那里得知,由于袁绍迟迟不出兵,郭汜憋不住了,就和董卓提出,渡河探探路,将战线尽量往北延一点。
他们出现在沇水河边也不是为了偷袭,而是为了补给,没想到探路的哨骑被步卒发现了踪迹,毫无准备的李密军反而被他们杀了个措手不及。
“受伤四十二人,两人伤情较重,简单处理后需要立刻送回怀县,暂无死亡报告,此战歼敌三百五十人,俘虏八百二十人,其余人随李密逃跑,渡河去了对岸。”
听完战报的辛评暗暗心惊。
董卓的西凉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第138章
袁绍得知战报后,第二次驳回了曹班换将的建议,但是同意将先锋军增兵到八千人。
逃跑的西凉将领李密渡江后,快马只需要一日,就能将沇水的战况汇报给董卓。
为了抢占先机,曹班下令急行军, 这也符合辛评急于立功的心情, 因此他对曹班的军令没有提出异议。
为了准备这场渡河战役,曹班从去岁开始,就加急训练部曲们,江芜带着还不会水的士兵——主要是黑山军张燕和他的手下们,趁着濮水还没冻上,临时加练。
即墨军事学院毕业的院生则着重增加体能方面的训练,长跑练肺活量,俯卧撑练上肢和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 还有一项特殊的训练,是曹班和段宁的部曲都要进行的——夜间进攻。
黄河是董卓军队防守的天然屏障,河面视野开阔,乘船渡江的士兵对于河对岸的守军来说,就是不会移动的靶子。
为了保证在尽量隐蔽的条件下发起进攻,她们只能选择夜间渡江。
这就对军队的士兵素质要求非常高了,夜间打仗, 靠的就是听力和视力,安静的情况下, 一点微小的声音都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因此整支队伍在行军过程中不能有一点异响。
同时, 由于黑暗情况下和开阔水域条件下对目视距离都有影响,往常练习的距离也不能使用了, 不做针对性训练的话,射箭的精度就很难保证。
而渡江主动进攻,后勤补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跟上,每一发箭矢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因为视力的问题,曹班确实不适合作为渡河进攻的先锋,她不得不再次向袁绍提出,以吕布为先锋,并做好了两套应对方案。
果然,袁绍再次反驳了曹班的建议,曹班因此采用了戏志才提出的方案二。
曹班是先锋军的主帅,她下令急行军,军队只用了一天便抵达了小平津下游的孟津。
大军到了渡口北岸,辛评终于换上了那套他从颍川家中带来的铁制甲胄,兴奋的他又是一整晚没睡。
可到了第二天,天光都大亮了,士兵们有的在营地外操练,有的在附近的林地砍伐树木建造木帆船和简易的浮桥,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却没有人有渡河的意思。
不急着渡河,那为何要急着行军?
他以为曹班临阵畏战了,想去找他理论,可是找遍了整个营地,都没见他。
曹班难道还能跑了不成! ?
辛评在找到曹班之前,恨不得立刻率领军队直接渡江打董卓,可发现曹班不在,他心里又开始发怵。
犹豫了几个时辰,等到日上高头了,在外操练的士兵们都回来用饭了,他才得到消息,说曹班回了营帐。
他连忙丢下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