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女子了,她的大名如今在关西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的祖父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段纪明,她跟随祖父自小征战沙场,以女子的身份得先帝亲封为君不说,其后又投了袁氏门下,成为了并州牧。

她是追随袁绍一起参与讨董的,如今她的主公袁绍成了逃兵,她却依然率领士兵,联手曹班击杀了董卓的部将郭汜,还一直追着董卓到了渑池。

说起来,姑臧君段宁他是见过的,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竟觉得她与堂内这名女子的外貌有些相像?

皇甫嵩还在犹豫,又听那女子道:“虎符就在城西军营,要去取,班绝不阻拦,诸位可以回去慢慢考虑,只是这处别院狭小,诸位要想歇息,还得尽快到城东的工程处报名才行。”

——自己住的房子,当然要自己去盖,曹班主打一个公平。

皇甫嵩不解这女子是何意,一直到了晚上,众人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安排住的地方,才明白过来。

这是百废待兴到连房子都需要自己动手盖的地步啊!

***

曹班提前抵达长安,除了控制皇帝和武将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整合兵力。

她连夜召集右扶风的武科学子以及凉州田庄的一万人,来到长安。

而和姐妹一样,同样在筹兵的,还有董卓。

董卓现在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四面楚歌。

他手下的西凉军,由凉州人、湟中义从和西羌组成。

而段宁作为凉州的长期经营者,同时身兼并州之主,她手下除了有和董卓构成几乎一模一样的西凉军外,还有并州人、匈奴胡人和屠各胡人,各个都是经过挑选的天生的战斗好手。

为了笼络人心,董卓不得不在渑池紧急封赏他的手下和亲戚,弟弟董旻被他封为左将军,侄子董璜被他封为中军校尉,这两人领禁军。

而女婿牛辅、部将李傕、段煨等,则率领西凉军。

四顾之下,他的北面是曹段联军,南边被袁术和孙坚堵着,东面则是袁绍这个死敌,还有征兵回到豫州的曹操。

他能指望的,只有西面了——长安和益州!

于是他连夜写信,给跟随士邑迁都长安的武将们还有益州牧刘焉,要求他们派兵派粮来援。

可他一等再等,被曹段联军逼得一退再退,都没等来回信!

洛阳百姓所剩无几,董卓一气之下,命留在洛阳的王允,将刘焉扣在洛阳的三个儿子都杀了。

然而,若说董卓现在的目标,就是尽快解决追击他的联军,王允现在的目标就是阻止董卓。

王允虽然是得到了董卓的重用,才能做到尚书一职,而后晋升为司徒,统揽洛阳朝政。

但他内心,还是想杀了董卓。

他出身太原王氏,这时的王氏不像晋朝那样繁华,但也是世家,他的文人传承让他从根子上就看不起董卓,他也完全不认可董卓在朝廷中的胡作非为。

可这不代表他认可,同样出身边远交州的士邑。

一开始,王允只是将士邑单纯的看做董卓的走狗,靠着溜须拍马上位。

? 如?您?访?问?的?网????彂?布????不?是?ǐ???????é?n????????5?????????则?为????砦????点

可后来,尤其是董卓离开洛阳后,他渐渐地发现,士邑并不忠心与董卓。

他将士邑组织迁都一事提前告知董卓,并不是因为他忠心与董卓。

他只是想看董卓手下内讧,至于因此得到董卓信任,升任司徒,那完全是意外之喜。

所以他收到了董卓要求杀死刘焉之子的传令后,并没有完全执行,只是将刘焉的长子和次子下狱,单独放走了刘焉的幼子刘璋。

并且给刘璋带了一句话:“告诉你的父亲,让他安心率军北上,讨董,我会在洛阳和你的兄长们一起迎接他的军队。”

董卓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却拿王允没有办法,他被曹段的联军困在渑池,长安情况不明,洛阳是他最后的依仗了。

所谓困兽之斗不外乎此,因此董卓一面向联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一面再次书信给王允。

这次他不罚人,而是命王允任命青州、兖州、冀州三地刺史。

——并州凉州的段宁他动不了,青州有港口的曹班、正在东郡的曹操,还有在冀州的袁绍,他难道还无能为力吗?

第144章

“将军,那可是蔡参军的父亲,我们就这样不管他吗?”

张辽望着那架驶出城外的马车,有些担忧地问段宁。

段宁追着董卓,从渑池一路到了弘农,董卓率军进入弘农县城后,坚壁清野,又派士兵抓捕城内的百姓,阻止他们逃出城。

段宁的军队在距离弘农县不足百里的陕县驻扎下来,从此地骑马到弘农县,只需不到半日, 可她却无法再往前了。

根据弘农县方向传来的消息,董卓在城内搜刮出了大量的粮食,又派人加紧修筑城墙,显然是想将弘农当做堡垒固守。

弘农这个位置掐在从长安东出的咽喉处,对姐妹来说是必克的,段宁紧急增调凉州田庄的部曲,可是天子刚刚在长安安顿下来,贾诩是把武将带走了大半,但她们也因此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确保长安方向的稳固。

况且弘农是座大城,想要硬攻, 即使姐妹兵力尽出,胜率也在五五之数, 实在不是上策。

但若是拖下去不攻, 如今各方都在划地盘, 妹妹手中有天子,要是等那些军阀回过神来, 自己这边还没在长安扎下根基,局势就太被动了!

这样下去,恐怕只能和董卓去争益州牧刘焉的援兵了……

大战在即,段宁的军中难得氛围有些压抑,可就在昨夜,营地里,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尚书蔡邕。

“谁说我没管他?我可是把宝贵的军粮都分给他了。”

蔡邕孤身前来,自称替王司徒前来劝降董卓,请求段宁放他前往弘农。

段宁对蔡邕的口才不甚了解,但是她了解董卓。

董卓要是能降于*她,就不会被她一路追着跑了。

都这么狼狈了也没派个使者来探口风,要让他投降自己,恐怕比杀了他还难受吧。

硬攻弘农代价太大,她正盼望着有点变数呢。

而她的军营里,不正好有个了解蔡邕的吗?

“你的父亲……口齿伶俐否?”

蔡琰也得知了父亲到来的消息,听姑臧君这么问,猜到了父亲此行的来意,叹气道:“若是父亲口齿伶俐,我也无法来将军营中了。”

段宁和蔡琰同时沉默。

段宁问道:“那……文姬要去见见他吗?”

董卓性格暴虐又多疑,蔡邕能被段宁放行去见他,难保董卓不会对他产生怀疑,若是……这恐怕就是父女的最后一面了。

蔡琰却摇头,神情淡淡地:“我曾劝他不要为董贼谋,他不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