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


世世代代的百姓。】

【二者此消彼长,具体侧重就得看当前局势更需要哪种。】

【谢谢老师,我懂了!】

造反的知识以奇妙的方式进入脑子,就连文盲都知道了口号的重要性。

简牍需要刻字才能长久记录,故而都会尽量寻求简洁。

能不能看懂这些前人留下的简牍,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个人的悟性。

就算是老师,他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然而天幕的教学却是抽丝剥茧,以最易懂的方式剖析造反的“小技巧”。

“这造反教学……竟如此详细?”

萧何决定将这些造反知识记录下来。

他素来谨慎,但着实爱书。

知道如何谋反,才能学会如何反制谋反。

【要会利用信息差!】

【这位同学也加一分!】

【按照秦法失期是不会被处死的,就算无故失期十天以上也就是罚点款。】

【像大泽乡这次因大雨误期,根据《徭律》的“水雨,除兴”,连罚款都不用交。】

【但陈胜利用其他戍卒都是文盲、不了解秦法的信息差,让其他人以为误期就都得死。】

【感觉秦二热衷扫盲就是被陈胜的骚操作秀到了——黔首认字懂律法,才不会随随便便被骗去造反啊!】

【这倒不是,秦二也是利用信息差的高手,李信最初不也以为养济院只是用来照顾鳏寡孤独吗?】

【果然,大道相通。】

原来失期只是罚款、因大雨误期更是不会被处罚吗?

绝大多数秦人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绝大多数秦人都是文盲,也不会有人特意去跟他们讲述秦法。

即便是服役多次的秦卒,许多人也完全不知道这个规定。

他们只知道秦法严苛,动不动就是酷刑车裂夷三族。

哪怕什么都没做错,也有可能因为邻居犯法被无故牵连。

………

“此人该杀。”

错怪了胡亥的嬴政没有丝毫反省,而是对陈胜深恶痛绝。

若非此人不仅在秦二的名单上、还高居地榜,嬴政就该派人去阳县夷其三族!

没错。

在陈胜本人还在茫然“这陈胜到底是不是我”的时候,嬴政就已经知道他是阳县说出“苟富贵,无相忘”的陈胜。

至于秦二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让李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造反。

嬴政认为那只能说明秦二天生聪慧。

嬴云曼也知道祖龙没下令杀人,那这话就只是口头说说。

那自然是捡好听的话附和。

她是巧言令色,但忠言逆耳,巧言才顺耳啊。

………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

这种思想早就为法家所废弃。

秦法早就是成文法。

李斯这才知道即便如此,秦法在推行上依旧有着这么大的隐患——

秦法虽然是公开的成文法,且黔首可以通过与律法相关的官试成为秦吏。

但原六国之地内的多数秦人对秦法严重缺乏了解,才给了陈胜吴广鼓动戍卒造反的机会。

太子以《法律》作为启蒙之书,方能解决这一隐患。

这是他的疏漏。

………

李信作为被利用利用信息差的苦主,却清楚太子不只是利用养济院的信息差。

因为太子说陛下希望她出宫后“不可以随便暴露身份”,他才没有觐见陛下告知太子出宫之事。

以往只知道养济院孤儿常以他陇西侯的名义行善事,李信还以为那是乞儿们知恩图报。

但联系上谋反——

这分明就是借他的名义行事!

养济院的布肆遍布大秦却无人敢觊觎、星火部的商贾没有被额外加以徭役。

这都是借他之势。

李信专程去询问负责征召徭役的官员,才知道他们一直以为布肆行商是他在授意,故而不敢为难。

【利用信息差的时候要注意留有余地。】

【秦二让星火部借李信的名义行事时,不得直接说是李信授意,要说成“得陇西侯怜悯”——这样即便消息传到李信处也有回旋的余地。】

【还有多打着李信的旗号做好事来混淆视听!】

【陈胜同样使用了这个技巧。】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名句的全文,应该能看出陈胜留了什么余地吧?】

【“咱们都误期啦,误期就会被斩首。就算侥幸没死,戍守边塞十之六七的人也会死。”】

【陈胜这话就是防九百戍卒里有人懂秦法拆穿他。】

【哈哈哈哈我要是在现场,一定要杠一句“所以失期到底当不当斩啊”?】

【所以造反先斩杠精!】

【略略略。】

利用信息差,制造信息差。

陈平本就精通此道,但那属于天赋。

他也以为这只能是天赋。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今陈平才知道竟然有“信息差”这样如此精准的描述。

………

星火部高层中不少人神色莫名。

没错,他们就是借着陇西侯的名义做了许多事。

但公主明明说的是李信已经是她的部下,但这件事是最高机密,不得对外透露分毫。

假李信之名行善是累计声望。

借陇西侯之势但不得直言,一则约束星火部不得仗势欺人,二则防有心之人状告陇西侯逾矩。

结果真相居然是李信不知道公主要反?

这就是利用信息差吗?

………

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陇西侯低调做的那么多善事——其实是太子在制造信息差?

不良于行的老妇人坐在小院里望着天幕,她早就从感激陇西侯改为感激太子。

她不管太子是否别有目的。

丈夫和儿子都死于徭役,儿媳闻言悲伤过度难产而亡,她在过度辛劳时摔断了腿。

在她抱着饿到哭都没力气的孙儿等死时,前来收麻布的商人来到她家。

商人自称乞儿出身,是在陇西侯资助的养济院长大。

那商人停留数日,直到她能下地行走。

此后每隔三日都有商人的朋友送来米粮,她和孙儿才能苟活至今。

“大母,你怎么哭了?是腿又疼了吗?”

三四岁的孩童连忙跑来询问。

老妇人擦擦眼泪,摸着孩童的头:“是太子救了我们。”

她怨恨始皇帝的暴政夺走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可她仍会教育孙儿忠于太子。

太子是会成为圣君的人啊。

………

这部分情况,嬴云曼都已经跟祖龙交代过。

如今被天幕提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