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他说: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

圣王之道!】

此言既出,诸子百家

的传人们或蹙眉,或轻笑,或流露好奇,他们不约而同的想:

好狂妄的语气,作者有何本事,敢把他的学说比喻为圣王之学?!

宴明婉道:【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巨匠与教育家,也是华夏科学界的鼻祖,他的科学思想为中华文明点燃了一朵理性之花。

他叫墨翟,不过人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墨子。】

汉初年间,隐于民间的墨家子弟听到祖师爷的名字,脸色又喜又悲。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哽咽道:“老祖宗,您的事迹今日已无人知晓了。”

墨氏之学于秦朝衰微,在汉朝奉行的尊儒政策以后,墨家的生存空间更是被挤压到几近于无,如今听人说起墨子,若非饱读诗书之人,已经无人记得有关他的事迹了。

“科学?”

朱棣竖起耳朵,李世民拿到的秘籍就有“科学”二字,莫非这墨子的事迹中有关于工业革命的奥秘?

念及此处,朱棣立刻提起精神,吩咐一旁的翰林侍读解缙取出纸笔记录,不得遗漏天幕里任何一个字,又看向左手边的姚广孝,说道:

“《文献大成》还是过于简略了,献给天女显得朕诚意不足,这样,你们再拿回去重修一遍,凡是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医、道、僧、卜、技艺全部包罗在内,如此才能彰显我大明的国力。”

姚广孝:“.....”

朱棣眯眼:“姚宰相,朕的话有问题?”

“没、没有,臣保证完成陛下您的任务。”

姚广孝低下头,隐隐觉得肝疼。

他不敢想象,回去要如何面对其它同僚心碎的眼神,礼部尚书郑赐监前些日子开始喝起了中药,脸都虚的凹了下去,听见稿件被打回的消息,怕不是要当着他的面上吊。

【传说墨子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有赤鸟入室,故取名曰翟。

墨子为春秋时期的宋国人,自小家贫,以种田为生,做过牧童,也当过木匠。他自称“鄙人”,表明自己布衣之士的身份。

人穷志不短。

不甘一生平凡的墨子穿着草鞋,走出了家门,他周游列国,拜入儒家的门下。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信奉有教无类,所以后来的儒家学者也不分高低贵贱,广收门徒,墨子在这一时期向儒者求学,学习孔子的学说。

墨子相当聪慧,但在学习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他对《诗》《书》《春秋》等学问并不太感兴趣,反而对制造器械一事有异于常人的喜爱。

他会做家具,会搞建筑,还会造守城武器,可谓一个手工达人。

史书记载,墨子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

在一个没有窗户的黑屋子,墨子首先在面向太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墨子》一书中对该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如下:“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几句的大致意思是说:屋子里墙面上的影子是颠倒的。它的成因是屋外的人反射出来的光线在小孔处相交,因为光从上下直射,人的头部的光线沿着小孔向下射入屋子里,足部的光线沿着小孔向上射入,最终构成人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当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光线会沿着直线传播,穿过小孔的光线会在屏幕或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这个现象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小孔成像的常见例子,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圆形光斑,这是因为太阳的球形形状通过小孔成像后表现为圆形。

时至今日,小孔成像的原理广泛应用于许多光学仪器。】

【比如现代相机。】

天幕里的人拿着一个黑色相机,对准河边,轻轻一按,一片纸张便被相机吐了出来,河边的景色刻印其上,颜色靓丽,光影生动,包括飞燕掠过柳枝的尾羽都清晰可见。

即便画师照着一比一描绘都无法复制出来。

【比如望远镜。】

士兵将望远镜架在鼻梁上,眺望见千里之外的人影。

【比如医学显微镜。】

镜头先是模糊一片,然后慢慢放大,生物细胞逐渐变清晰,人们可以看见细胞壁里有微小的物质在其中游动。

古代的社会发展很畸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很多人看来,手工只是商人用来发财的手段,为金钱的附属品。

除了皇家匠人,从事手工的匠人地位只比商人好一点,同属贱籍,甚至在重视商业发展的宋朝统治者来看,还不如作为纳税大户的商人们。

直到这一刻,天幕告诉他们,匠人所学的知识能制造出这些惊人的器具。

“乖乖,原来能看清人体内虫子的是这种显微镜啊!”

“世上竟有这种能记录所见的宝物。”

刘备脑子晕乎乎,看不懂小孔成像的原理,待望远镜出来,瞬间惊喜,原来这是望远镜的制作原理。

太好了,工匠总是制造望远镜失败,找不到原因,这回总算找到参考了。

刘备赶紧记下来。

要是能批量生产望远镜,他们攻打东吴便如虎添翼。

现代相机也是神物,可惜无法一口气吃成胖子,现下阶段,有成品在手,他们又即将出兵江东,为将士们赶紧多配置几副望远镜方为最优解。

嬴政:“这就是科学?”

“有意思。”

听到嬴政的夸奖,墨书等墨家子弟与有荣焉。

他们墨家可不只是酸儒口中讽刺的低级手工匠人,他们是科学鼻祖的传人!

嬴政:“少府能否做出天上之物。”

墨书:“陛下指哪一物?”

“全部。”

墨书被两个字哐一下砸得呆住,他结巴道:“全、全部?

“这,恐怕有点小困难.....”

“朕加钱。”

嬴政道:“从试炼地带回来的物资,任少府随意取用。”

墨书呼吸一滞。

他语气严肃道:“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墨家为陛下效力的决心!”

“为陛下效力,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巨大的彩虹屁响彻朝堂。

赵高斜眼,想不到看起来老实的墨家钜子讨好上司也很有一套本事。

另一边,春秋年间。

行至鹿邑的孔子与老子坐而论道,宾主双方相谈甚欢。

见到墨子这位后世的儒家弟子研究出如此有意思的光影实验。

孔子捋了捋胡须,有些骄傲:“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