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
【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天仪。
张衡改进的浑天仪通过精细的机械结构模拟了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驱动的大型天文仪器,比欧洲同类仪器早了约一千八百年。它的结构直接体现了浑天说的宇宙观念,即天体是一个球体,地球在其中漂浮。
接着,张衡又通过观测天地运动,在浑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月食成因的看法:
“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
科技不断发展,令后来的人们对日食和月食现象不再陌生,但对于未曾了解过科学的古代而言,人们看见日食和月食,常常会认为天现异像是因为天子失德,或者朝中出现了奸臣。为了平息议论,有贤德的天子往往会下罪己诏,底线更低一点的,就让自家宰相来背这个黑锅。
其实,日食与月食现象跟天子们有没有治理好国家完全无关,它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现象。同理,大部分其余天灾也是一样。
邓绥临朝期间,国家天灾频繁,民多饥困,当时有人认为灾害太多的原因是阴气过盛,归罪于女君专政。
实际上,这些灾害的发生是陨石撞击地球所致。
张衡的月食理论不仅揭示了月食的真相,还进一步证明了宇宙中的行星都在围绕着太阳运转,他的发现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天文学和宇宙现象的理性认识。】
西汉,落下闳目不转睛的望着天幕上的仪器,喃喃道:“用漏壶滴出的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饶轴旋转,使浑象的转动无限接
近天地运动。”
“这样一来,天象能更准确的显示出来.....妙啊!甚妙!”
刘彻沉默,所以天象有异并不是老天在警告他,而是自然现象,那被道士忽悠过的他算什么,傻吗?
初元十年,刘奭失态到在朝堂上站起来。
刘奭是汉宣帝刘询和原配许平君的嫡子,在刘询的宠爱下八岁便被立为太子。
有一位早逝的白月光母后在,刘询根本不舍得废了他的太子位,刘奭一路顺顺利利的登基,当上了皇帝。
仿佛是前半生过得太顺遂,把他的好运气都用光了,刘奭上位十年,国家天灾不断,第二年水灾、第三年地震、第四年大旱、第五年彗星撞地、第六年饥荒、第七年雪灾、第八年日食、第九年地震、第十年黄河决堤.....倒霉到刘奭都以为他是不是和这个帝位相冲,父皇让他即位是个错误的选择。
天下沸议,刘奭不得不下令修复被他拆毁的寺庙宗祠,向仙佛宽求饶恕。
直到天幕说,天灾与他无关,不是他品德有失,而是自然现象!
“太好了....”刘奭喜极而泣。
丞相轻咳一声,示意陛下不要显得太欣喜,他理解刘奭激动的心情,但天灾接二连三的发生,民生苦不堪言,他这个皇帝总归没有尽好职责。
刘奭立即收敛笑容,正襟危坐,他期翼地看向天幕,想知道邓绥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名声的。
【国家因陨石撞击而爆发天灾,四方外族趁机入侵。
局势危难,邓绥却凭着本人强硬的政治能力硬生生安抚住了民生。
她夙夜勤劳,开仓放粮安置灾民,发放社会福利,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鼓励百姓劳作,救济鳏寡孤独及贫困群体。
对灾害严重的地区减免赋税的同时,大修水利,开通水运,灌溉农田,并带头躬行节俭,通过节衣缩食,尽一切可能解决百姓的饥荒问题。
面对外夷入侵,邓绥也丝毫不惧,她果断提拔名将还击南匈奴、鲜卑、乌桓等国,打得外族请罪投降。
在位期间,剿灭海盗,平定西羌,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羁縻,将高句丽、徼外夜郎纳入版图,扩张领土近两千里。
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对子民又温柔如春风。
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
邓禹恍恍惚惚,文治武功,样样出色,这样英明的女君出自他的后代,莫不是祖坟冒了青烟!
当年邓禹追随刘秀,刘秀问他为什么想追随他。
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
结果他的孙女直接把他的心愿连着带他主公的心愿一起完成了!
邓禹决定,回头他立马就把全洛阳最好的老师请来家里,为家中的小辈们开蒙。
孙女还没出生?没关系,教育先从她的父母抓起,绝不能拖了他家未来女君的后腿。
就在这时,邓禹感到背后传来的异样,扭头看去,刘秀正用一种神奇的目光看着他。
邓禹:“......”
他有点摸不准刘秀的意思,陛下会不会觉得孙女作为外戚,干政太过了?
第58章 墨家与发明篇6三圣同朝,日月生辉……
刘秀在想,邓绥的性格与行事作风,简直像照着他心中的太子模版长出来的,怎么就成了他的重孙媳呢?
不过好在重孙媳也是他刘家的儿媳,无论如何都是烂在他刘家锅里的肉。
“届时将军你的孙女出生,办满月酒一定要请朕过去瞧瞧。”
邓禹迭声应好:“应该的,应该的,一定给陛下您发请帖。”
眼前这位可是孙女最大的学习对象,有刘秀保证,这一世的邓绥才能平安长大。
邓禹是读书人,读书人最明白他们斗起来能有多狠。用屁股想也知道,读书人,尤其是当了官的读书人,哪里会愿意看见国家出现个不知所谓的女君。
享受惯了独属于他们的权力蛋糕,分出去跟要了他们的命差不多。
“兴灭国,继绝世。”
刘邦念着这句汉朝子民给予邓绥的评价,心里有点酸,还有点小嫉妒。
他也是匡扶乱世,救百姓于水火中的起义天子,怎么百姓给他的评价就没这么好听。
余光见吕雉沉默,刘邦这一小股嫉妒很快变成了幸灾乐祸。
嘿,死婆娘的好胜心与他如出一辙,肯定比他还不好受。
吕雉眼角微垂,凭心而论,她无法做到像邓绥这种地步。
人心向服.....呵,刘邦一日不死,天下人心便一日不属她。
即使刘邦死了,有他做对比,她想要摆脱他的政治影响力,让朝中力量如臂指使,也没那么轻易。
遥远的武周时空,武则天也沉默了,她内政处理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