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
荷一百二十穗玉米全部卖完,李二娘的快餐车也收了。
今天总共卖了八两一,加上昨天的有十两,再来卖两天剩下的留种。
李二娘和赵娟孩子都忘了,一到家两个人就开始数钱,算成本。
豆腐40文,五花肉30文,辣椒和鱼自家的没花钱,一碗饭五文,卖了五六十碗有280文,利钱有100文左右。
“大嫂,今天我们一人先分30文,剩下的月底再算再分。这可是我们两个人自己赚的钱。太好了。”赵娟一边记账,一边笑着说,“等店里装修好,我们都在店里做,倒时候吃的人更多。”
俞荷来看了一眼,觉得还不错,背着背篓去地里收玉米摘棉花。
等洋芋地的青菜一拔,辣椒树霜降前一收,花生红薯一挖,这一亩地全部种冬麦,赶明年五月得盖三间仓房。
俞荷背玉米穗回来收拾,马三面抱着小兰花过来玩。
李二娘赵娟腌制鸡鸭肉,要了心肝肺鸡鸡肠,准备做一道荤菜。
“俞荷,你说炒鸡杂还是卤?”
“卤。鸡杂算一道荤菜,一个红烧鱼块,一个红烧豆腐,已经够三个菜,再做一个青菜汤。”俞荷一边捡玉米,一边给两个大人出主意。
傍晚,带了任务的俞老头提着三条大草鱼,一桶巴掌大的小杂鱼回来。
“俞荷,这是我那老伙计卖剩下送我的,你看能做菜吗?”
“能。油炸以后红烧,一人两条,比鱼块好吃。再有,你就给十文全买了,给他说清楚我们买了也不亏。”
小鱼卖不上价钱,大家嫌腥味重,费油,费调料。刚好,豆瓣酱和酱油调料他们家都不缺。
“俞荷,趁着天色好,我们再做几坛子豆瓣酱吧!”豆瓣酱和花椒粉是红烧豆腐好吃的关键。
“能行。”
俞荷先泡了十斤的胡豆,再院子里看她爹二叔三叔计划小吃店砌灶台的事。
这个她是一点都不懂,就跟着听,听他们说怎么操作。
“要不明天我请赵德营去看看,砌灶台就一次性做结实,多管几年。”俞有钱没自己做的把握,他会搭小土灶,灶台不会砌。
“我明天早上去说一声,你在店里等着。”俞有地笑着说。妻子干劲十足得支持,要是以后没人吃,也不关他的事。
俞有地又问起俞荷的打算,知道她只卖明天一天了,索性三个人趁着夜色将玉米穗都掰回家,倒在正屋里让俞荷选明天卖的,剩下的晒干了,留种。
俞荷挑了三十个好的,五十个次一点的,八十来穗又大又红的玉米。
“阿爷,留种要留这种小粒粒,能长成大玉米,穗子结的大的当粮食吃。”
俞老头笑着点头,小孙女执着于种粮食,他们这地方好,水稻红薯种种就够吃了。
“妹儿,听说你卖玉米一个就得了三两银子。”俞梅搂着俞荷的小肩膀,好奇的问。
“我们也听说了。说一个六岁的小女娃卖自己种的玉米,一穗就得了三两银子!街上都议论呢!”成义抢着说,成文跟着点头。
“哪有那么多。伯伯见我机灵打赏了一两,总共得了二两五白文!”
“最顶级,最上乘的玉米,这些里面就挑出了那一穗!”
见哥哥姐姐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俞荷拼命解释。
“明年大家都种,也就贵这一季而已。”
第69章
“你强!”妹儿这是什么脑袋啊,俞梅感到无力,她就是把手绣断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俞荷把脸转向俞有地,直接问道:“阿爹,哪里有地卖,田也可以,你名下还能挂4亩,都给我呗。我一年给家里每亩地二百斤粮食。”
“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打听。”俞有钱笑着说,一边偷摸顺走了两个自己觉着好看的玉米当收藏。
俞荷发现了也让大家挑两个自己喜欢的拿着玩。
李二娘唐大丫赵娟笑呵呵的挑,马三面俞老头跟着也挑了两个乌黑乌黑,红的发黑的小玉米。
俞老头做主要了几个要给赵芳元,让俞荷想起他买洋芋给的一千五百文,又给了几个小的做种子。
村里陆续有人来买洋芋,卖出去一两百斤,留在地窖的六百斤不动,家里还有一千多斤自己吃,现在卖午饭,洋芋消耗的更快。
玉米洋芋棉花都有去处,花生能做什么?俞荷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俞荷,别赖床,我们该上街了!”早晨,赵娟跑着来叫俞荷一起出摊。
李二娘把蒸好的杂粮饭装在新买的大木桶里,婆媳两个抬到车上放好。
鸡杂卤好的,小河鱼昨晚上炸好,豆腐去了再做,青菜汤也一样。
“出摊出摊!”俞荷最后把大门一关,全家出动。
村里人听说番麦卖了钱,站地头来看稀奇,一看俞荷连玉米杆都收回去了,地里啥都没剩。
“这是真卖到钱了。”俞存山婆娘阴恻恻的一笑,啧啧感叹说。
“那肯定的。要不然,我昨天看都还有一半呢,一晚上就都收回去了。”
“你们说,他们还会像卖洋芋那价给我们卖番麦子吗?不对,人家叫玉米。”
“街上卖的有呢,一穗50文,30文的也有,就是没有俞荷种的红,颜色好。”
俞荷的玉米一上码头就被人抢了,这拨人多是家丁小厮丫鬟,俞荷钱收的理直气壮。
“今天是最后一天,这种大个儿的50文,最好的800文,次一点的便宜50文今天只要450文一穗,卖完为止。”
好眼光,大家选的基本上都是小穗,又小又好看。
“这是450文。”
……
“谢谢惠顾,800文!”俞荷喜滋滋的收钱。
80穗50文的先卖完,50穗也卖完,最后两个好货,俞荷便宜了50文被一个船主给收了。
4两,20两,二两三百文,今天一共卖了二十六两多,加上昨天的十两,三十六两,这钱是需要交税的,大概按照6%交二两多商税。
收摊收摊。
俞荷背着背篓前面走,“保镖”俞有钱揣着钱跟在身边,家里人都等在小吃店。
赵德营也来了,看了地方,商量着怎么盘灶台,“一家盘一个灶台吗?”
“一家盘一个以后都方便。”俞有钱做主笑着说,“二哥,可以在这边蒸热米皮当热就可以卖。我们也是,炒菜,烧汤也方便。”
赵德营把这些都记下,六口锅都做多大,先要做两个样品,用多少土砖黄泥,都要计算。
几个人量了具体的位置,定下尺寸。
前厅和后厨用木板隔断,后厨得留出上二楼的楼梯,门框也要定做,黄泥地面也得铺上青砖,好打扫卫生。
铺地面,刷墙,一堆的事。
商量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