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她五岁以后就没吃过。
第二天清晨,俞荷带顾嬷嬷和小谭去北市,这里摆摊的人都是城外的百姓,她们买到了萝卜胡萝卜白菜豆腐和一块肥瘦相间五花肉,又买了两捆干柴十文。
回来,前头门房说一个叫张玉林的老头找,要放进来吗?
俞荷出去见了人。
他们约好两天碰头,今天早上就有消息了?
俞荷请张玉林小吃摊喝一碗羊杂汤,吃一块饼。
边吃早饭边聊。
城外二十里,有个宋家庄,当地的一个员外想出手一个三十人佃户的二十亩山地,十亩平地的小庄子,要价三百两。
“他的意思是必须带着佃户。”
“地是佃户赖以生存的,您买地也需要人手帮忙。我就没说死,这事还有商量。地方好,进城非常方便,路也是官道。带着房子。”
也就是说,三十亩地要三百两。
“地里种的什么?”
“冬麦,要到五月才收。这季粮食,他不愿意卖。”
这就说明地是好地,“旁边有河吗?”
“有河,取水非常近。”好聪明啊!
“山地种的什么?”
“高粱那些。旁边还有一片荒坡,也是他的,佃户们打柴用,一起卖。”
“走吧,去买来。”
张玉林一碗羊肉汤吃完,俞荷已经做好决定。
两个人约好城门口汇合,俞荷回来赶上驴车,叫上小谭和小旋风这两个保镖,直奔城门。
这块地,在北城门外二十里,驴车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
宋家庄的地势很好,后有靠山,旁边有河,宋员外要卖的庄子在宋家大庄往里走两里路,路很大很平,可见顺着这条河,往里走还有几个大村落。
村里人的房子是泥草房,石头房盖石板,看着挺结实,青砖瓦房很少。
“小姐,我家在张家庄,还要往里走一个时辰才到,方圆有三个大镇,再往外走几百里地就是草原。”
“能买羊吗?”
“能是能,但数量要少。他们羊皮多的很,春天有商人收。”张玉林不自觉的放低了声音。
“好。我知道了。今天先看地。”俞荷也谨慎的看着周围。
“这地就是,麦子就是宋员外种的。”
地势非常平坦,旁边修有灌溉渠,可见主人是非常爱护也是懂种地的。
“这一片都是。后面这山地也是他要卖的,那边现在佃户住的房子,是他爹手里好木头修的。”
远远的看到地中间的院子,路边还有挑水洗衣服的老人和妇女。
“张全知,今天怎么有空?”一个三十多岁的端着衣服家去的女人,笑问道。
“这是谁家女娃,长得真俊,说人家了吗?”
张玉林笑着向俞荷介绍道:“这是宋家庄的媒婆,大家都叫喜梅嫂子,小姐也入乡随俗。”
又向喜梅介绍了俞荷,略微提了提宋员外。
“这小妹子不得了。是买来当嫁妆的吧!”见俞荷洋装咳嗽,直接道:“别害羞,这是好事啊。”
? 如?您?访?问?的???????発?抪????不?是?i????ù???e?n???????2?5??????????则?为??????????点
“等以后喜梅嫂子家里来玩。”俞荷大方道,“我喜欢你这样直爽大方的性子。”
俞荷送给她一个暗红绣花荷包。
到了地方,宋员外正在院子里等,也许是说了要卖庄子的事,大家一听有人来,六户人家急匆匆家里赶来看。
见是张全知领的人,放心了一点,这老头有本事 ,人品差的不待见,人也本分,方圆里有口皆碑。
“张大哥,你说的买主,就是这位小姐吗?”宋员外把失望写在脸上,他等着用钱。
“是啊。我刚刚带俞荷小姐大致看了你的地,价钱能不能再降一点。”
“老哥哥,我也没办法。要不然谁大过年的卖地。这样,这十亩麦子折价卖给这位小姐。麦子一斤八文,一亩地算二百斤,你看——”
“衙门里换红契的税你交。”俞荷不愿意和他讲价了。
“行,现在就去办吧?”
宋员外抢了张玉林赶车的鞭子。
俞荷从衙门里出来,顾嬷嬷名下多了一个三百两的小庄子,小心翼翼收好户籍,回去要还给顾嬷嬷。
小谭羡慕的看了半天地契。
“小姐,你下次置产,可以挂在我名下。”
“行啊。”
俞荷回来,宝贝的给邓郎中夫妻看她的地契房契。
“俞荷,拿好了顾嬷嬷的卖身契,即使你闯了祸,也没人会联想到俞家村。”邓三婶笑着再三叮嘱,明后天马上过年了。
“师父师娘,我想明天就搬过去住。”
“去吧。”
“谢谢师娘。”
“别忘了背书。”邓郎中笑着说。
“是,师父。”
俞荷笑着麻利的走了。
这孩子真果断,性子也不知道像谁。
“王妃传话,说明天还想见见俞荷呢?你怎么回话。”邓钰笑着打趣。
“小孩子贪玩,跑出城了。”
鲲鹏不在家,王妃哪有心思惦记俞荷一个小小人儿。
“明天,我带着易湘母女,去见王妃。”
“去吧。湘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仔细些规矩。小心隔墙有耳,有话回来再说。”
“嗯。”
俞荷起了个大早,来陪着邓郎中吃早饭,正好易方也在,她大方辞行,对方一脸的不快。
“师父,等我收拾好住处,就来接你。”
易方气得不轻,派了一队兵,送他们几个坐马车去的宋家庄。
眼尖的村民看到了易家的标志,立刻退避三舍,各回各家了。
“师兄真是个大善人,师父名声在外。”俞荷笑着顾嬷嬷小谭说。
进了院子,佃户们帮忙张罗了热水热饭,这队人马吃了饭回去复命了。
俞荷看着勤快收拾厨房,屋子,顾嬷嬷小谭杜婆子一家人,进了屋恨不得仰天大笑,老天爷啊,姑奶奶总算是有了自己的房子。
“小姐,六家佃户来认人。”顾嬷嬷门口唤道。
“稍等,请他们大厅里用茶。”俞荷七手八脚穿好自己的羊皮袄,这东西真保暖,难看就难看点吧。
俞荷简单的认了人,庄头还是宋大河,任命顾嬷嬷为庄里的管事,约好二十八早上大家一起吃个便饭。
宋大河领着人就回去了。
顾嬷嬷每人给了两个白面馒头,每人二十文钱的见面礼。
等张玉林要走,俞荷给装了十六个馒头,送了两斤砖茶,包了一个二两银子的封红。
“张叔回去,好好物色几个恋家,性格好,有本事的好汉,大概给说说组建马帮的事。不爱家人,不尊老爱幼的人,本事天大,我这里一概不要。”
张玉林觉得小掌柜意气用事,出门在外本事要紧,保命第一。
“行。我回去都照你说的找人。”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