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米浆放陈米。
她和小谭楼上住一间,其余的四间看情况。
“门口也支两张桌子。”
置办家当用了两天,请到一对叫张超的年轻夫妻住在店里做米浆,正好,他们两个十一二岁的儿子小满和小虫当小二,支客。
腊月十五,陆家平价米粉店正式开业。
李二娘俞梅换一身利落衣裳,跟着来帮忙。
“好吃的肉臊子米粉,一碗五文钱,今天开业大酬宾,两碗只要八文钱!”小满和小虫带着附近的小孩沿街叫卖。
“大家快来尝,快来买啦!”
巳时,成文成城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送来由俞有地亲自书写的金字招牌。
“恭喜妹妹,新店开张!”
“大哥,小哥,快屋里请!”带着围裙的俞荷,笑盈盈请大家屋里坐,阿爹这一波操作太给力了。
接着附近的富户乡绅跟着来恭喜,顺便尝尝这所谓的米粉,羊油做的红油辣椒香而不辣,米粉吃起来又辣又麻,爽滑筋道,难得的好味道。
听说了吗?俞知县家的二小姐,在西街开了家米粉店。
走,去尝尝。
只一天,店里座无虚席,不得不再雇人。
安全起见,顾嬷嬷出面,牙行买了两个四十岁的婆子,一个老头带着十二岁的孙子推磨。
顾嬷嬷调味,婆子看着熬汤做羊肉臊子卤肥肠五花肉,张超夫妇只做米粉。
俞荷带着小满和小虫端碗洗碗,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下午店铺关门。
“妹儿,你北地的客栈,也像这人多吗?”
“多,北地我们一碗面卖三十文。”俞荷舒舒服服的泡脚,看着进来的俞梅,道。
“给姐姐说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俞梅一脸好奇的坐在俞荷身边,笑问。
“应该有五千多两。”
“啊,你开店这么赚钱的吗?”俞梅一下坐直了身子,她——
“姐姐也想开店?”
“不不不,我不行。”俞梅连连摆手。
在自己房间,顾嬷嬷乐呵呵和小谭打着算盘,盘账,“在这边开米粉作坊更划算。一斤陈米三文,和北地比真不可思议,街上到处都是粮食店。”
小谭算了算北地一条街最多三间粮食店,卖的多是杂粮,这边的店里米粮应有尽有,粮食价格要便宜一倍多。
“莲藕一斤两文。”小姐见卖藕的大爷一身泥巴,买了五百斤藕,这么多,过年家里也吃不完。
第146章
俞有地下衙回来,看见俞荷在院里喂小旋风,一人一狗静悄悄,眼里带出笑。
“俞荷!”
“阿爹,你回来了?今儿累不累,我给你倒茶。”俞荷去厨房洗手,给阿爹端了一杯清茶,拿了两个竹椅,石桌旁托着下巴,坐好。
俞有地喝口茶,笑问道:“那地,你准备种什么?”
“阿爹,你现在不要问我。我是个急性子,巴不得现在就去看地,在地边安营扎寨。
可我是来找你和阿娘一起过年的,明天你休息,我们一家上街采办年货吧。”
“好。我明天早上没空,下午休息,正月初四开衙。”
俞荷见阿爹很有和她说话的意思,就问起了万县的税收。
“我们有八座茶山,十几处铁矿,银矿,有井盐也有海盐,今年朝廷允许私人开采铁矿。”
“是朝廷要对北面的温岚国,用兵了吗?”
俞有地没想到女儿这般敏锐。
俞荷解释道:“我回来的时候,听师父说,草原的塔塔,铁力,乌云,三个部落首领被左贤王收服,他们现在兵强马壮,对北地是巨大的威胁。皇帝让太子考察了达州,幽州等地,准备迁都北方。”
俞有地震惊的半天没说话,只一口一口喝茶。
俞荷偷笑,好一个沉默是金的阿爹!
“阿爹,我在北地开的店叫陆家平价粮食店,延州各县都有分店。一年盈利是这个数!”
俞有地只是喝茶。
承得住气呀,姜还是老的辣。
俞荷笑着端起阿爹的茶尝了尝,茶放的多了,有点苦。
“阿爹,咱县上有没有惠农政策,比如县衙向农户出租耕牛,发放良种,培育新的多产作物,派各村有经验的老把头,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高产粮等。”
“我想租十头水牛耕地。”然后等二月,直接用简易播种机将香米稻种五行一排种在地里。
“……阿爹,有没有半工半役的政策,就是给参加劳动的人发半天的工钱,半价购买矿山开出来的石料等,帮助百姓修建堤坝,农田灌溉渠,建贫困人口安置房等,一来,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二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合理地利用资源,更快发展。”
俞有地觉得他们父女还是联络感情的好,下衙了他为什么还要讨论公务,又觉得俞荷的点子,简直说到了他心坎儿里。
“阿爹,今天晚上我们吃凉拌藕片,油炸藕夹,糯米藕,还有排骨连藕汤。”
俞荷笑着,给阿爹比了个五,“我买了五百斤莲藕,一斤两文钱,超便宜。”
“你自己玩,我去书房看会儿书。”
俞荷笑,阿爹一定去写明年的工作计划了。
“俞荷,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李二娘俞梅顾嬷嬷小谭从街上回来。
“阿娘,我就想吃你做的莲藕排骨汤。还有麻辣豆腐,香米饭。”
李二娘洗手,赶紧先把米饭做上,顾嬷嬷洗菜,小谭出来看着小旋风吃肉一边发呆。
……
过了年,俞有地前院上衙,李二娘俞梅带着俞荷县里附近转转。
正月初八,俞荷请石匠买石头先把南镇一百五十亩地围起来,又请当地人帮忙做了防洪堤和灌溉渠。
二月十五成城考童生试,过了二月二,李二娘带着俞梅成城一起坐陆家的货船回了白水县。 网?坁?發????葉?ǐ????ǔ???ě?n?②????????﹒???ō??
留下顾嬷嬷在家准备一日三餐,经营米粉店,俞荷带着小谭和买来的胡家祖孙蹲守南镇这一百五十亩地,在地边种上豆角西瓜南瓜和当地的香瓜。
到二月底,俞荷将这一百五十亩地全部整好种上了泡发芽的香米种,三月十五,稻谷发芽荒地变成了青苗田,让胡老头祖孙带着小旋风日夜看守,才从南镇回到县里。
县里的大户和乡绅,都看着知县家二小姐能折腾个什么名堂,所以,她的米粉店先出名了。
“二小姐开的米粉店,米粉不仅味道好,量多,还实惠。”
“大碗六文,小碗五文,卖价也不贵。”
米粉店很忙,但熟人也多了,熟人介绍熟人来做工的人一多,顾嬷嬷就有时间想开米粉作坊的事。
“顾嬷嬷,不仅要米粉作坊,我们还可以收购藕粉,包装一番,通过陆家的船,卖到盛京,或者北地。”俞荷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