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飞檐翘角,雕梁画柱,这里的每一处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也让人脊背发凉的想起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重重威压扑面而来。
以后她能应付的来吗?
一路进了三进的正房,邓王妃安排俞荷在她旁边的房间休息。
在巡抚府办公的赵槿接到信,赶回来了。
“鲲鹏,现在是什么时辰?”
“真是稀奇,这么早能见到你,阿娘还有点不习惯呢。”
邓王妃打趣了儿子两句,把空间留给两个小辈,回房去了。
“我给你带桃来了。”俞荷指了指桌上又红又大的水蜜桃。
“怎么现在才想起我。”赵槿和俞荷同时开口,走过来牵着她的手。
两个人相视一笑,俞荷问道:“巡抚府的房间还给你留着吗?”
“留着。那是我处理公事的地方。这边是我个人的私宅。”
赵槿俞荷和王妃娘娘一起吃过午膳。
赵槿带俞荷前院后院转了一圈,带着她看了花园里现在还空空的一亩三分地。
挥退下人,赵槿背着俞荷,两个人上了观景楼的三楼。
“站在这里,看这一片大湖,是不是心情一下就不一样了。”赵槿搂着人亲,轻吻她的耳朵。
“好风景。”俞荷看着不远处的大湖,蓝天白云,清风拂面,几条打鱼的船从眼前缓缓而过,天地开阔,一切都显得云淡风轻,平常惬意。
“怎么想着给我送桃?”赵槿爱怜的摸摸她的头发,看着她红透了的脸。
“猪圈的桃树没种活,表哥说树挖的太大了,路上又耽搁了几天可能根干了。”俞荷一本正经的解释,就不说想他。
“哦?”
俞荷搂着他的腰,轻声说:“让我靠着你缓一缓,以后我得在这里放一张软榻。”
“有母妃在,我知道你害羞,不好意思,走,跟我去巡抚府先睡一觉,等睡醒了,刚好我有事和你商量。”
赵槿让常瑞和母妃说了一声,带俞荷走后门,去旁边的巡抚府内院。
赵槿看书,俞荷睡他的床。
常青常远互相使眼色走远了,主子对主母疼爱的很,可别让他的对手知道了。
等主子大婚,延州那两个和京城的小王爷们,郡主,公子们等着闹洞房呢。
唉,只怕消息早就已经传遍盛京了。
到时候要
是收管不住——算了,这是主子合该考虑的问题。
——
“我这儿子,跟着俞荷,才有点人气。”邓欢看他们走了,笑着和晴灵说。
“王妃娘娘眼光好,当初一眼就看中了郡王妃。”晴灵附和着说。
邓欢一笑,说:“第一次见俞荷,我就觉得这孩子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眼神干净,不吭不卑,尊贵的很。”
“后来,听说她是俞有地养大的,俞家那样的门第,能养出这样有思想的孩子,我更觉可贵。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寒门出贵子。”
“这孩子,心性脾气教养真好。”尤其是和一母同胞的俞梅一比,就更不一样了,放眼整个北地也没有一个这样大气的姑娘。
“俞荷小姐心地善良,沉稳大气,进退得宜,一定会替小王爷打理好内院,让他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晴灵跟着附和,心道,您口里所谓的听说是派人调查了俞荷小姐从小到大所有的言论举止行事作风和所有的人事关系人情交往。
当时,您还觉得鲲鹏小王爷出现的太晚了,怎么陆家给小姐的帮助都比小王爷大。
这世道,天上哪有什么掉馅饼的美事,若有——都是事在人为。
“晴灵,我有些累了。”
“您睡一会儿,晚上我叫小王爷和俞荷小姐回来陪你用晚膳,您晚膳想吃什么?”
晴灵放好靠枕,取来枕头,放好被子,让王妃娘娘能睡得舒服些。
“吃火辣辣的热锅子,俞荷喜欢。给鲲鹏单独做一碗鸡汤面,也吃点菜。
这小子,别看现在冷冰冰的,他小时候可调皮,身体不好还尽挑食,难养活的很——“邓欢说着说着竟睡着了。
晴灵给她盖好被子,坐在地上的蒲团上靠着床就这样守着。
晚上,晴灵准备了一桌子素菜和鱼牛羊肉片,还有煮好的排骨猪蹄鸡鸭肉丸子海带豆芽粉条,做汤锅子。
“阿娘,北地的锅子更好吃!”俞荷被辣的冒汗,还一口接一口涮肉吃菜吸溜粉条,王妃娘娘看俞荷吃的尽兴,也跟着多进了半碗菜粥。
“……我等下就回三里铺去。”吃过饭,俞荷陪着说了一会儿和邓王妃辞行,说她要去三里铺看看自己的养猪场。其实已经不养猪了。
“去吧。”
邓欢看儿子送俞荷出门,又回来,“怎么?不送送俞荷。”
“儿子还有点公务得处理。”
“去吧,一个个的都忙,忙了好。”邓欢笑着挥挥手。
赵槿将俞荷带的桃让常瑞给随从一人一个。
常瑞非常懂自家主子秀恩爱的心理,当众训话说:“这是俞荷小姐给大家的心意,大家要感念她的好。仔细当差,不得有半分差池。”
“是。”
晴灵听到了,回来笑着说给邓王妃。
“鲲鹏自己喜欢的都宝贝的很。”邓欢笑着说。
“是王妃娘娘眼光好。”
俞荷回万县看了一部分在做的家具嫁妆,给了钱,拉着家里早做好的家具,坐船到白水镇已经七月十五,距离出嫁还有十来天。
第169章
俞荷拉着嫁妆回来,又迎来了村里婶子们的围观,看到这样精美的家具,细细的数了数有三十六件,包括奢华的千工拔步床,衣柜,长条柜,梳妆台,子孙桶等,张杏心里为马三面暗暗的舒了一口气。
有这些家具,加上家里早就准备好的衣服,被子,枕头,布料,粮食,金银首饰,凑够六十八抬没问题。再将男方的聘礼全部陪嫁,大家只会说俞家的好。
“俞荷,这些家具你准备放个屋?”
“暂时放在正房吧。”
马三面领着一家人请人来将家具搬回去,这些都是俞荷为娘家撑场面的,要不然直接从万县运到象郡,省心省力。
“俞荷,这些家具做的真好。”李凤丽跑着来帮忙。
俞荷见大家都等着听,就说:“我阿爹五六年前就给我准备打家具的木头,家具有的也做好的都存着,最近才搬出来刷的红木大漆。”
“有地真有心。”
“对俞荷两姊妹真好。”
“俞荷六七岁了,我看有地还背她去遛弯儿。”
上了年纪的婶子婆婆辈分高,一口一个有地怎么怎么。
年轻的小辈只听着,想着回去对自己的女儿也好一点。
这些家具将正屋的两间空房装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