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也是阿妩最期盼的环节——用膳!
这用膳是在丽景殿,分内外殿,阿妩是帝王的小贵人,虽然份位低,但依然被安排在内殿,只是这样的话,她就不和惠嫔挨着了。
她偷偷瞄了一下四周围,左边是一个颇为清丽的娘娘,不知道是什么份位,她只能看对方衣裙,估计是个昭仪?反正比她份位高。
那位昭仪一抬眼,逮住了阿妩打量的眼神,阿妩脸都要红了,只能尴尬地冲人家点头示意。
对方这才缓慢地收回眼。
——后来阿妩知道这是孟昭仪,挺好一姐姐,只是性子略有些清冷,偶尔说出话来能噎死人,你都不知道她怎么在宫中混到昭仪的。
阿妩不敢再乱看了,乖乖地坐在自己座位上,目不斜视。
整个宴席,阿妩都格外守规矩,小心翼翼的,不敢行差踏错。
其实这个过程中她也隐约感觉,有人不着痕迹地在看她,估计知道她就是那个昔日太子的侍妾,不过这种目光非常小心谨慎,阿妩也就不在意了。
反正早晚会被人看到的,看就看吧。
一定都会觉得她美吧!
宴席过半,这时候钟鼓司官上前,钟鼓司开始表演戏目,却见那些小娘子小郎君一个个水灵俊俏,表演的戏目果然是阿妩喜欢的,有滑稽戏,傀儡戏,七圣法,也有踢弄,一个比一个逗趣。
最喜欢的是那个滑稽戏,太后以及诸位娘娘都哄堂大笑,阿妩也不用憋着,跟着笑起来。
她也喜欢那个七圣法,其实就是一个装扮着猴子的人变戏法,一会一变,竟还攀上竹竿往上爬,变出新鲜的果子来,那果子鲜润得很,让人惊叹不已。
阿妩都要以为这就是神仙了!
不过这些有趣的看完,就是略显老套的戏曲了,太后娘娘先点了一个,之后便是景熙帝点。
景熙帝没点,却命人递给皇后,要皇后等女眷先点,这算是做人夫婿和父亲的,对女眷的礼让和照料。
阿妩发现,景熙帝在这种公开场合,总是对妇孺照应有加,并不会逞一家之主或者君王的派头。
比如上次,他要赏给自己菜,也是先给所有妃嫔都赏了,既给了大家脸面,又不至于让众妃嫔太过眼红。
皇后显然习惯了,她先谢恩,自己点了一出,又传给德宁公主和太子妃等人点,这两位各自点了,于是又给几位皇室亲眷并公府夫人点。
点过后,钟鼓司官便要将戏目呈送给景熙帝,不过在送之前,他自己先扫了一眼,一眼之后,脸色微变,竟有些惨白,脚步也顿了下。
阿妩开始没注意到,后来也看出来了,略有些奇怪。
后来那戏目呈送给太后,太后只看了一眼,神情就不太好的样子。
景熙帝也看了,倒是若无其事,随手放在一旁。
这时候景熙帝也要点戏,他虽贵为帝王,但是为人父为人子,特意留在最后点。
他抬起眼,落在阿妩位置。
帝王本就是全场瞩目,他这么一看,不少人都望向阿妩方向。
谁不知道呢,这容貌惊人的女子便是昔日太子的侍妾。
景熙帝笑着吩咐内侍:“朕素来不爱看这些,去问问宁贵人想看哪出,由宁贵人代朕点吧。”
只是这一句,全场皆惊。
第51章 她的及笄礼
一旁德宁公主脸上的笑凝住, 不敢置信的看过来。
她是皇室公主,是金枝玉叶,是父皇唯一的女儿, 这是她的大日子, 是及笄之礼, 可是现在,在她的及笄之礼上, 她的父皇竟要为那小贵人点戏。
虽只是寻常事, 但皇家事无大小, 特别是当着这么多命妇的面,她觉得自己颜面无存。
康妃更是瞪大眼睛,尴尬而愤怒地望着景熙帝,但又不敢说, 只能憋着, 她的表情几乎要哭了。
阿妩其实也是惊到了, 她, 她怎么突然被提溜出来了???
然而此时内监已经走到她跟前, 把戏目呈送给她。
当着那么多人的目光, 她脸上火辣辣的, 便随便指了一出《鸣凤记》, 想着这个名字好兆头。
这么指过后, 她突然看到旁边戏目上的痕迹,显然那个被勾选过了。
她一下子明白了。
被勾选的剧目竟然是《一缕烟》!
她知道啊, 那是讲郢惠宗和他家贵妃的, 据说这位惠宗皇帝在儿媳跪拜时,俯视,见儿媳腰细, 便说如此细腰,可堪一握?
之后这位皇帝父夺子妻,将儿媳变贵妃,终于握住了这细腰,从此恩宠有加。
再之后太子继位——这位太子是贵妃前夫的兄长,此时贵妃变太妃,明面上新帝对太妃恭敬孝顺,其实暗地里霸占了太妃,总之乱作一团。
最荒谬的是太妃还为新帝生了皇子,皇子还继位了,这位太妃之子执掌大权后,为了替自己母亲正名,各种粉饰,还让人编了一出戏,就是这个《一缕烟》。
显然,在这种场合上演这出戏,居心叵测,那不是暗暗讽刺景熙帝和自己嘛,怪不得太后脸色那么难看。
阿妩便有些幸灾乐祸,也有些唯恐天下不乱,不知道是谁点的,反正谁点谁傻?
皇后肯定不敢,她太能装,兢兢业业的。
如果是太子妃点的就好了,那景熙帝肯定视儿媳妇为眼中钉……阿妩可以看热闹了。
德宁公主点的?可还没出嫁的女儿,她竟然这么大胆?
阿妩这么想着,一眼扫到康妃那愤恨羞耻尴尬的样子,突然明白了。
这个大傻子!!
这可是她亲闺女的及笄礼,你闹谁的场呢?
阿妩突然有些同情德宁公主了……
很快戏曲开始上演了,先是太后点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接着是《女状元辞凰得凤》,然后是很无趣的《狂鼓史渔阳三弄》。
第四出就是阿妩点的《鸣凤记》,倒是没看到那出《一缕烟》,估计被砍了。
——公主敢点,他们估计也不敢演,敢给帝王找不自在呢。
阿妩暗暗觑过去,似乎有人特意劝慰过,德宁公主脸色慢慢缓过来了。
这《鸣凤记》表演过后,景熙帝特意道:“这出《鸣凤记》中忠臣义士可敬可嘉,借凤凰于高冈吟唱来寓意盛世来临,河清海晏,今日这出戏,点得好,演得也好。”
说完,便命人赏了那伶人,伶人大喜过望,上前谢恩领赏。
景熙帝又命人将自己案前的几样小点送到阿妩面前,算是赏阿妩的。
虽只是点心,但在场都是精明人,帝王意图众人自然都明白,人家就是要这种不着痕迹但是又光明正大的方式敲打内外命妇皇亲国戚。
别整什么幺蛾子,宁贵人虽只是一个从六品贵人,但那是帝王宠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