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不想休息休息一会儿,便又继续开干了。

赵丰年瞧了一会儿,这才笑着回去读书了。

等到第二天,赵来贺才想起来给村长家送连枷。

一路上没碰到几个人,最近怕是都在打谷场轮着打豆子。

赵来贺带着赵丰年先去了村长家,听说村长还在打谷场,索性提着东西又去了打谷场,等到打谷场的时候,果然见到不少人。

石滚子费功夫,一般得两个大汉一起合力拉,是以家中男丁少或力气小的,少不得得相互帮忙,有那精明的人家,还要趁着这个机会,看看那家的汉子值得嫁女儿呢,汉子们自然也是卯足了力气展现自己,因此老远就听到打谷场上吆喝声一片。

“大生叔!”

“是来贺啊,咋上这边来了,你家今年不是用不上打谷场嘛?”

自打知道赵四家有了自己的场子打谷晒豆后,众人又是一片羡慕,如今,谁不是拿他当努力的榜样的。

“大生爷爷好。”赵丰年打过招呼,就安静站在一边看人打谷子了。

“诶诶,宝儿也来啦。”

“大生叔,这不是,前些日子,宝儿听我说怎么用石滚子给大豆脱粒,心疼我们辛苦,便想出了个东西,专门用来打大豆,我跟宝儿娘昨日个试过了,省不少力呢,想着您家有十亩地的豆子,就想给您送来也试试。”

“哦?打豆子的?就是你手上拿的这个?”赵大生起了点兴趣。

“可不是,省力又好用,昨儿个我们两个人一天就打了两亩地的大豆呢。”

赵大生忙让递过来给他瞧瞧,然后让两个青年上来。

赵来贺亲自上手演示了一番,两个青年这才慢慢动作起来。

赵来贺演示的时候,众人早就被吸引了,知道这是个好东西,见那两人动作不对,还有嚷着要自己上的。

好在这东西只是刚上手不熟练,等转了几圈,两人这才渐入佳境,见只是这样来回甩几下手,那豆荚纷纷炸开,众人再次火热了。

几个阿婆还趁机上手了一番,发现这东西女人也用的好,更是喜欢了。

赵大生笑得合不拢嘴,“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这都是我们宝儿孝顺,心疼爹娘才想出来的法子!”

“宝儿也是好孩子,有出息!前些日子想出了孵小鸡的法子,这回又想出了这个,以后肯定有大出息呢!”

赵丰年早就知道他爹把他带过来的目的就是炫耀,但是此时听了,还是有些脸热。

众人也才知道,这个叫做“连枷”的工具,居然是赵丰年一个小孩子想出来的,只是想到之前他的孵小鸡法子,越发觉得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番就越发羡慕人家有个好儿子了。

村里有儿子的忽然都觉得手有点痒。

天气凉了,有点想打孩子了。

而还在打谷场疯跑凑热闹的孩子,忽然觉得背后一凉。

第16章

农家日常纳粮税

试了一回后,赵大生直接让儿子赵来元扛上两把连枷,请赵来贺父子家去坐坐。

到了家,又让赵来元喊媳妇做饭,赵来贺推了一番,才说到正事。

“来贺啊,你不藏私,愿意把东西亮出来,这我得感谢你,村里老少爷们都要感谢你,只是你也知道,这东西做起来简单,怕是大家过不了一两天就自己做出来用了,除了族里表彰几句,怕是再多也不能够了,村里就这样,你可别放心上。”

赵来贺笑了笑,看向了儿子,赵丰年于是开口了,“大生爷爷,我们家既然拿出来了,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的,之所以先给爷爷家送过来,也是想着您之前对我们家多有照顾,您一心为村里着想,后面大家想学了,又或者自己做了,都无甚妨事,只是我们又想着,这推广农具,不是也是知县大人的事么?总不好我们私下推广,被知县大人知道了,以为我们赵家村想要一方独大那就不好了。”

赵大生也是个聪明人,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毕竟当了一辈子农民,忽然听到当官的,便有些犹豫了。

赵丰年继续,“我们寻常百姓面见知县大人自是不易的,只是听说彩云婶子娘家大伯在府衙任职,倘若经他之手将我们村的一片心意呈给知县大人案上,倒是方便了,若是在粮税前送到,说不定今年纳粮税也容易些。”

大夏朝收两次两税,夏税在四月到六月,秋税十月到十二月,临县县令姓章,算是个公正的,只刚来一年,他来后,旁的不说,只单上粮税的时候,是比往年是好受一些的,那些衙役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耗米”,只是,该为难的还是要为难,该打点的还是要打点。

一听说涉及到粮税,赵大生立即上了心,左右不是要他亲自去见县令,成了他们赵家村就威望就会超过其他村子,他们宗族就更上一层楼,不成的话,也没什么损失。

“我那媳妇的大伯只是在府衙当个小卒,也不晓得能不能成了。”赵大生也是被带跑偏了,这话说完,居然去看赵丰年的意思。

赵丰年笑了笑,“小卒也比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强,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双赢。”

赵大生念了几句“双赢”,越发觉得可行,当即点头应下了。

从村长家出来,只见一堆人正围着这边,赵大生忙着安抚村民,赵来贺父子则趁机溜走了。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不少人来赵家借连枷,想要借用的也有,想要照着做一个的也有,赵来贺将两把连枷借出去后,刚要关上门,就见赵来元扛着锄头往这边走,一边喊人。

“来贺哥,在家呢?”

“来元啊,吃了么?”

“吃过了,新下的豆子香着呢,打算去翻地呢,我爹让顺道走这边跟你说一声,彩云大伯已经去办这事,不是我说,来贺哥你们这院子盖得真不错!村里可没少羡慕的。”

赵来贺笑,“回头你也搬西头来,地宽着呢。”

赵来元也笑,“那也成,咱们还能做邻居。”

赵来元走后,有陆陆续续来了几波借连枷的,赵来贺只能告诉众人借出去了,其他人倒也不介意,夸了几句就走了,只是王三娘跟随后到的王小红就不舒坦了。

“不是我说,这做儿子的得了趁手的东西,不先孝敬爹娘,倒是赶着送给外人,天底下就没这样的道理,她大伯娘,你们家

今年不也种了三亩地的豆子嘛,这回还是担到打谷场用石滚子呢?”

两人向来不对付,如今倒是能走一道上说话了,几个一起来的媳妇大娘都觉得十分稀奇。

换做是平时,王三娘不会理睬王小红,但是此时她也有一肚子不满想要发出来,“可不是,这老四家可真有意思,上回孵小鸡,谁家都送到了,就没记上爹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