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家村本村人,附近其他几个村子看得眼热,但是没办法,人赵四说了,只招本村的,往后他们卖出去的油,叫赵家村丰收油。

赵丰年亲自参与了招聘面试,确保都是身家清白人品可靠的才收进来,又签了契书,通过了数日的培训,这才正式能用起来。

而大尺小尺,也成了管事了。

本来两人还要推脱,只是赵丰年跟他们聊过后,他们立马接受了。

就在大尺小尺磨刀霍霍下定决心务必要提姑母管好制油厂之时,赵丰年找到了村长赵大生,谈了一笔生意。

“说是咱们以后的大豆,都优先买给赵四家,照比市场价低一文钱,三文钱的收。”

“那还是县城的价格好,能收到四文钱一斤呢,我情愿卖给县城哩。”

“卖去县城要自己雇车运过去,费时费力不提,再说那些粮铺老爷们还要压咱们的称,卖给来贺家,都是一个村里的,大家都看着,称是不会少咱的,又不用自个儿跑大老远,省事多了,我肯定要卖给来贺家。”

“你儿子就在制油厂干活,一个月拿一钱银子,你自然愿意卖了!”

“村长可是说了,还要盖第二个制油厂的,这就又要招人了,来贺说了往后都优先自己村里的人,卖出去的油就叫赵家村丰收油,往后外头提起丰收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赵家村,大家都有机会进厂拿一钱银子的工钱,你现在搂紧了,往后你家里人就要排在其他人后头了,你自己想想能不能每个月都多卖出一钱银子吧。”

“就是,人宝儿可说了,对厂里贡献大的,年尾上还能拿分红呢!最少也有一两!”

大家都在算着账,嘴上说着不合算,但是一想到以后种的大豆坐在家里就能卖出去,自家人还能去制油厂干活,每个月多拿一钱银子,顿时心里一片火热,有那心急的,当天晚上大半夜就敲开了赵大生家的门,嚷着要签卖豆子的契,还问能不能将自家排在头一个进去干活的。

赵大生哭笑不得送走了同村的,第二天一早就通知大家来签契,同时宣布招人建新厂房。

同时,赵家也在县城买下了一个铺子,往后的油都会先运到县城的铺子,然后分销到各个粮铺酒楼,赵丰年亲自写的招牌——赵家村丰收油油铺。

长是长了点,好歹招牌是打出去了。

不过说是铺子,其类别应该归属于仓库。

眼看着赵家村上下干劲十足,家里的制油厂也逐渐走上了轨道,赵丰年开始专心读书了。

他已经决定要参加今年八月的院试,拿到秀才功名。

巧娘得知了这事后,第一反应就是鸡卖早了。

第二天一早,在桌上看到鸡汤的赵丰年瞬间想起了前两年的惨案。

“娘,其实,骨头汤也挺好喝的,而且我听人讲家吃什么补什么,刚好我补补骨头,也好长高一点。”

赵丰年这两年身高已经逐渐追上了同龄人,只是谁会拒绝再高一点呢,巧娘自然也是不拒绝的,非但买了大骨头,还让卖肉的明日给她留一份猪脑,好给赵丰年补补脑。

幸好赵丰年还不知道他娘给他买了猪脑补脑子,否则定是要哭笑不得了。

得知赵丰年要考秀才,村里的人这回都不约而同送了东西上门,赵大生更是拉着赵来贺不松手。

“宝儿考秀才,肯定要费精神,叔家里那头大花猪也差不多可以宰了,给你们送半扇,给孩子好好补补身体!”

自从上回赵丰年跟赵大生提出自己想要打出赵家村的品牌,拉着全村一同致富后,赵大生看着赵丰年比看自己孙子都稀罕。

八月的时候,赵记的丰收油已经传遍了整个临县,不仅如此,更是忽然出现了很多外地的人前来买油。

顾子升找到赵丰年,告诉了他二月陛下千秋之时,怀江府送上了丰收油,皇帝龙颜大悦。

......

时间拨回二月,陛下寿宴之上。

怀江府献礼,其中有一样东西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就在满朝文武以为怀江府是不是没东西送了,才会送两罐油来,送礼的官员就将丰收油的来历解释了一遍。

天元帝起了兴致,便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油是临县一个叫“赵丰年”的少年发明的,这个少年不仅发明了制油之法,更是八岁便考上了童生,从小便是个神童,顿时满意不已。

“临县,朕听着倒是有些耳熟,罢了,此物于民生有利,大善,既是百姓献礼,照规矩赏下去。”

......

赵丰年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从皇帝的嘴里过了一遍,他只关心自己的赏赐什么时候下来。

顾子升:“......”

“我前面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看中身外之物的?”

赵丰年微笑,“顾大人,我这为了建厂造福乡里,为您添实绩,几乎散尽了家财,你就是这样对你的子民的?”

顾子升无奈。

“得了吧,你后头肯定能千倍百倍赚回来,不过,我说是说让你给我当幕僚,但是也没让你做到这个程度,其实,我对升官真的没什么特别执着——”

“顾子升,”

顾子升惊讶,这还是赵丰年头一回这样连名带姓叫自己,事实上,自从来了临县,他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连名带姓地叫。

“你一直说你想当一个好官,但是什么是好官?无为而治?殚精竭虑?宵衣旰食?”

八月很快就到了,赵丰年本想一个人去府城考试,巧娘跟赵来贺不放心,想要陪着一起去,只是如今家里的制油厂正是忙的时候,近来又添了两台榨油机,厂里上下三四十余人,才磨合了几个月,没个主心骨肯定是不成的。

最后是赵老头提出来,说要送赵丰年去府城。

赵老头五十还不到,身体也算硬朗,但是到底不比壮年,加上对府城也不熟悉,赵来贺还在犹豫,赵大胖却站了出来拍了拍胸口说愿意陪着一起去。

“去年卖粮的时候我跟着来元叔去过府城,也认得路,四叔您就放心好了,我保证照顾好宝儿跟我爷。”

要搁在以往,王三娘铁定不乐意,可是如今赵家四房是他们拍马都赶不上的,可以说,赵家村乃至附近几个村里,就没比得上赵老四的,就连她,因为有一手腌酸菜的好手艺,制油厂食从她这里订了不少酸菜,让她都小赚了一笔。

是以,虽然仍对赵老四此前不让大胖进厂子干活耿耿于怀,到底没说什么阻拦的话。

大胖这两年确实沉稳了许多,赵来贺思考再三,同意了。

巧娘提前一天晚上做了三人的干粮,没做包子,怕吃坏肚子误事,又给了赵老头五十两银子,只让别亏了吃住。

“有志哥五月考上了童生,我还以为这回他要接着一道考秀才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