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娘回老宅,我去拜访一位故人,晚些时候再回去。”

“是,老爷。”

得了信的管家来到了队伍中间的一架稍小一些的马车,隔着车窗传话。

“老夫人,姑娘,老爷叫我跟夫人姑娘说一声,一会儿老爷要去拜访故人,叫咱们先回老宅修整。”

“这会子还没到家呢就想着访友了。”一道妇人声音传出。

随机便是一道悦耳的少女笑声,“知道了,林爷爷,烦您替我跟祖父说一声,少饮酒。”

那林管家笑着应了。

其他等着排队入城的人也留意到了这一行人,虽然府城里每天都人来人往,这样一看就知道大户人家出行的还是少见。

柳小尺带领着的运输队刚好就排在傅家的队伍后面。

“嚯,老大,这家人肯定贼有钱,你看他们的马车,一看就很贵!后面那车上的行李肯定有不少好东西呢!”

这话一出,傅家的家丁侍卫立马纷纷转头警惕地盯着他们。

说话的运输队成员挠挠头,“咋了,他们怎么跟防贼似的盯着咱们?”

柳小尺无奈,自然是方才那话听着就不对劲啊。

出门在外,尽量少惹是生非,尤其是前面看起来非富即贵的,别到时候找他们麻烦耽误了生意就不好了。

见状,柳小尺走上前,跟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侍卫抱拳道歉,“抱歉,我这兄弟口没遮拦,还望见谅,我们并无坏心,只是去府城送货的村民。”

那侍卫看了眼他身后的身材魁梧的柳大尺,面露怀疑。

“这是我哥哥,他自小就比别人壮,我们是赵家村的运输队,这一带都知道,兄台不放心也可以问问其他人。”

这时旁边看热闹的人立马就替他们说话了。

那侍卫又瞪了眼刚才说话的人,这才作罢,前去跟管事回话。

“......送货的村民,说是赵家村运输队的。”

傅青云正在车厢中假寐,闻言便问,“哪个赵家村?”

“回老爷的话,是临县底下的一个村子,据说每隔几日都会往返府城送货。”

傅青云没想到竟然这就遇到了,笑着摇摇头,“去问问,他们东家是不是叫赵丰年赵秀才,送的可是丰收油。”

那侍卫有些惊讶,当即又朝队伍后方走去。

不多时侍卫回到前头,手上还提了一个大瓦罐,“回老爷,他们东家正是叫那个名儿,见我问起丰收油,说既然是他们东家认识的人,便送一罐油给老爷尝尝鲜。”

傅青云再次笑了,“真不愧是他。”

侍卫看了看林管家,正要问这油怎么处理,便听马车里的人说道,“把油留下吧,回头送到厨房里,咱们也尝尝这寓意丰收的好油。”

林管家笑了,“是。”

这边小插曲过去。

上河村跟下河村终于下定了决心再次找到了赵丰年。

“两村本来就出自同宗,如今愿意摒弃前嫌,将来才能越来越好,两位王叔能想通并劝动村民,实在是大义。”

两边村长本来还有些别扭,听完赵丰年的话,瞬间就觉得自己是村里的大功臣了。

“我想说的办法,是养鱼。”

“养鱼?”两村村长对视一眼,都是一脸茫然。

“上河村跟下河村本就就位置优越,河水落差小,河面宽阔平坦,水量充沛,只要下河村愿意把此前围的田地恢复回去,那一片就是个天然的渔场,两村合力发展鱼业,大有可为。”

两位王村长都有些为难。

“小赵秀才怕是不知,那鱼生长都在水里,自生自灭的东西,抓多了就没了,又不是养多少就有多少,如何能长久做下去呢?”

“这就涉及到休养生息了,我们都知道,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这个时节我们就要休渔,鱼也可以养殖,并非是自生自灭,制作鱼粮,撒网,喂鱼,都是有讲究的,你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河边,相信比我更懂这些。”

上河村村长思考了一番,忽然说道,“村里的老人以前是做渔船上河面捞鱼的,只是倒未想过可以自己做鱼粮喂鱼。”

“倘若将那边一块河面用网围起来,那鱼就在里面,是不是就跟抓回来养在家里水盆里一样了。”下河村村长也补充了一句。

所以说,赵丰年从来不小看古人的头脑。

两村村长越发觉得可行,当即拜谢过赵丰年要回村讨论,只说等弄好了章程再请他掌眼过目。

赵丰年自是答应下来。

很快,上河村跟下河村重归于好还打算一起养鱼的事就传遍了。

大家一打听,发现这些日子两村村长经常来回赵家村,顿时就明白了,好嘛,赵秀才又当了一回点金手,这回一下子就帮了两个村子,还叫两村回归同一个祖宗了,实在是功德无量。

这下子更多的人想找赵丰年出主意了。

只不过这些人也注定扑个空了,因为赵丰年准备上府城读书去了。

赵丰年去府城读书,赵来贺跟巧娘肯定是要一起去的,就是赵丰年想要一个人去,赵来贺巧娘也是不放心的,因此,赵丰年前段日子就让柳小尺替他在府学附近置办了一座宅子,只等收拾收拾就能住了。

赵丰年原本交代柳小尺找人帮他们提前打扫好,却被巧娘拦下来了。

“不就是几间房子嘛,不是什么重活,我跟你爹去了打扫就成了,别花那冤枉钱!”

巧娘习惯了节俭,赵丰年没有再坚持,只想着等到了地方看看,倘若要修补的,还是要请了人来。

走之前,赵丰年给制油厂跟纺织厂都做好了安排,制油

厂的厂长如今是赵来贵,十分感激赵丰年,当初得知要让他做厂长,赵来贵一个大男人,险些感动得哭了,当场就指天发誓一定会替赵丰年好好经营制油厂。

赵丰年给两边都留下了府城的地址,让他们有什么事只管去府城找他。

家里的地则是交给了赵老头赵来金,农忙的时候赵来贺巧娘再请人帮忙,地里的收成给赵来金家一成,王三娘听了脸都笑开花了。

然后,赵家一家还有大胖就前往府城了。

大胖是他娘硬塞过来的,王三娘自然是为给儿子某个前程,生怕赵丰年去了府城,时间久了就把大胖忘了,谁不知道,跟着赵丰年才是前程无量,村里其他人只说王三红心眼子多,但是赵大胖确实能干,赵丰年便也没说什么。 ??????彂????页?í????ū?????n?????②?5?????????

顾子升原本想跟他们一起走,奈何府城同知的位置空了快一年有余,张通判也已经赶赴京城了,刘知府又是个不管事的性格,正有一堆的公务堆着,便来信催顾子升赶紧上任。

刚巧临县新来的县令也到了,交代完该交代的,顾子升跟赵丰年约好府城见,就先走一步了。

“家里的地倒不用着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