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错过了灌浆期,粮食即便长出,也是空壳,这样一来,粮草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从各地粮仓筹措,也只能解一时之困,后继乏力,此时贸然出兵,不仅北地生灵涂炭,怕是其他地方也有饥荒。”
“这些方才李大人已经提过,各地也早就统计预测过今年秋收,西南北方是有所减产,只是江南粮仓是不受影响的,即便需要赈济西南,也有江南顶着。”
赵丰年看了他一眼,“是,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倘若这天一直不下雨呢?”
那人皱了眉头。
“秋收后,南边的冬小麦就要播种了,可是倘若继续不下雨,秋播势必会受影响,不知各位大人是否发现了,三月前,不下雨的只有北地,两个月前,西南也开始不下雨,钦天监应该有记录,这一个月来,江南已经有多地半月余未曾下雨了。”
天元帝一个眼神,身边立马有人去取钦天监的记录了。
赵丰年也是前几日整理到江南的文卷,想起这事问了祖籍江南的苏景章才知道江南部分地方也旱了半个多月。
“再者,大旱总是伴着蝗灾......”
这话一出,惊得人头皮发麻。
“臣近日整理近十年的卷宗,发现八年前,西北大旱五月,有蝗灾,粮食十不存一,六年前,江北府大旱六月,有蝗灾,致春播颗粒无收;次年,江南府大旱五月,有蝗灾,官府开仓放粮,几乎耗尽所有陈粮。”
天元帝闭了闭眼,赵丰年拿不住是不是该继续,而这时候,钦天监监正也被带到了,看着屋里的架势,顿时慌乱下跪。
待天元帝问起江南雨水情况。
“这,陛下,上一次消息是在一月前,那时还是正常下雨的。”
赵丰年也不知道竟然还没记到,察觉到上方的视线,连忙解释,“回陛下,翰林院编修苏大人乃是江南人士,近几日收到家中来信,说是江南多地已有半月未曾下雨。”
“从江南到京城,最快也要一月有余,信中的半月,岂不是已经一个半月了?”有大臣发现了盲点。
天元帝看了眼赵丰年,“赵丰年,你继续。”
“是,陛下,方才所说粮草一事只是其一,其二,是在北地百姓。”
“北地百姓因打仗生灵涂炭,这个方才已经说过了。”
一大臣插道。
赵丰年点点头,“起初,三分天下,外族霸占豫城三十余年,至太祖陛下攻下豫城,特留下人马建设豫州。”
“太祖不忍生灵涂炭,可恨那前朝逼人太甚,太祖这才不得已。”有大臣开口,但大多都若有所思。
“确实,只是,卷宗记载,太祖在豫州设学堂,量田地,分牛牲,令百姓与豫州百姓同吃住,同时鼓励通婚。”
“太祖是不忍豫州百姓此前被外族压迫,难以生计。”
两次打断自己的都是一人,赵丰年便多看了两眼,“是仁慈,也是计策,是被迫,也是同化。陛下,豫州当时已经被前朝割给外族三十年 ,生活方式依旧保留着中原的习惯,可是太祖依旧坚持要同化,因为三十年,足以让一些人习惯了外族,习惯当外族人,一旦动摇,则人心不稳,城邦不稳。而如今的北地,恰如当年的豫州,五十年,足够一代人长大,那么,这出生后就是外族的北地人,是否还承认自己就是大夏人呢?”
从御书房出来,回翰林院的路上,常学士一脸复杂地看着赵丰年。
“依你之才,即便在翰林院,也能平步青云,你又何必——你可知,北地那地方,两年前刚抢回来,朝廷便立了州府,派遣了官员前去,只是短短两年,已经没了五任知府,不是哭着回来,就是下落不明。”
“学士好意下官铭记于心,只是,学生曾听闻‘达则兼济天下’,下官在诸位大人面前自不算什么,就是提到的那些,诸位上官已经想到了,只是,倘若因为下官的些许言语,能为诸位上官提供一些思路,北地百姓生活能因此改善一二,下官以为,已经不愧于心了。”
常学士脸色越发复杂。
“你这样倒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同样提出‘同化’之人。”
赵丰年抬眼,“不知是哪大人?”
常学士却笑了,“傅青云。”
两年前,傅青云辞去太子太傅一职位,去了怀江府,两年后,他的弟子出现在了朝堂,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引起了皇帝的关注,然后提出了傅青云一样的想法。
常学士不禁感慨。
而赵丰年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傅青云要辞去台太子太傅了。
有些路很艰难,注定要有人蹚过浑浊的河水,但是提出渡河的人又如何不知那些去蹚水的人面临何等的危险?
近来朝廷里的氛围确实比较沉重,赵丰年回到家里,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顾子升调至京城,任吏部郎中。
“这样好,往后你跟小顾都在朝廷里做事,彼此都有个照应。”赵来贺十分开心。
之前他跟巧娘回临县的时候,回来的时候经过怀江府,还给顾子升送了一些山上的干货。
巧娘跟赵来贺三月底回的临县,住了一个月,回来已经七月头上了,如今快十月了,傅家傅时瑾的婚礼就在十月底,因此,巧娘也一直没去傅家,生怕扰了人家筹办婚事,直到昨日收到了傅府的请帖。
这会儿正好回来,听到这话顿觉惊喜,“小顾要来京城啦?哎呦,还真好些时日没见了。”
“今日回来的这样早?”
“傅家还要忙着准备婚礼的事,总不好多打扰了人家。”
巧娘只笑了笑便止住了话茬。
只是到了晚上,才拉住了赵来贺。
“我总觉得,傅夫人好像是误会了咱们。”
“什么误会?”
“傅家今天不是请了不少官夫人嘛,又有人问起咱儿子的婚事,我本想把话岔开过去,谁知道傅夫人说我们家有了上好的选择,还能亲上加亲什么的……”
赵来贺一脸莫名其妙,“选谁了?”
巧娘嗔了他一眼,“谁选了?是你做了主还是我做的主?我的意思是,她好像误会,咱们想把青青跟宝儿配成一对儿了!”
“这哪成!他们可是是亲堂兄妹!”赵来贺大惊失色。
“我说你,是好日子过久了吃多了猪油蒙了心不成?怎么越发说糊涂话了?我们知道他们是亲兄妹,旁人不知道啊!这不是,都以为青青翠翠是我远房亲戚外甥女么!”
赵来贺思索片刻,“这也不对啊,傅家老夫人跟傅老先生是知道的。”
“傅老夫人跟傅先生都是知情人不假,只是他们也知道当时的事,所以替我们隐瞒也不是没可能。”
“这叫个什么事?”
“可不是,我还想替青青找个好人家呢,可不能